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盼著回程的路上打個飽嗝都是香的

又到了五一小長假的時間, 在城裡待得久了, 免不了在節假日都想出去轉一轉。 而三天的時間, 更適合來一次短途的旅行。

其實,

無論是週末還是小長假, 去哪兒並不太重要。 到古鎮體驗下傳統的生活?洛帶、安仁、黃龍溪, 哪個方向都不缺古鎮;去泡一泡溫泉?峨眉山、西嶺雪山、海螺溝, 可選範圍也很多。 只是, 很多地方去過已經不止一次了。

身處在有山有水的天府之國, 對不少成都人來說, 去哪兒區別並不大, 有沒有好吃的反而更重要。 如果這條線上有不錯的美食, 那麼就更能加分, 一趟有美食相伴的旅行, 讓我們對假期有了更多期待。

只要有好吃的

一切就都好說

【一魚十吃】

回鍋魚、涼拌魚、宮保魚、香酥魚、雙椒魚……一條魚可以做出十種花樣, 把川菜的麻、辣、鮮等特色分別融入進去, 在其他地方還不容易找到。

記得前年五一, 幾個朋友討論去哪裡玩兒,

有的說海螺溝, 冰山、雪山加紅石, 還能泡溫泉, 但這條線太容易堵車;有的覺得乾脆以古鎮為主題, 去一下鐵佛、羅泉等轉一轉, 但四川的古鎮並不大, 逛了之後又幹嘛?還有建議去甘南紮尕那的, 但那麼遠的距離, 三天假期兩天都在車上, 誰受得了?

輪到我了, 我說, 大家平時上班這麼忙, 好不容易休息一下, 行程儘量輕鬆一點, 就去綿竹耍耍, 要泡溫泉那邊也有, 九龍山還可以帶娃娃滑草。 我接著補充, “上次我說的那個一魚十吃, 你們想不想嘗一嘗嘛?我都沒吃全過。 而且九龍山下有家燒烤也巴適得很……”

這麼一說, 就沒有人再反對了, 大家馬上露出了對美食充滿了期待的神色。 其實對我來說, 又何嘗不是呢?我說的那個“一魚十吃”是廣漢到什邡之間的一處地圖上都沒得標示的魚塘,

是個如果沒有人帶路, 靠導航都找不到的地方。

我第一次被帶著去, 就被這種吃魚的方式震驚了, 一條魚, 可以做成回鍋魚、涼拌魚、宮保魚、香酥魚、雙椒魚……一條魚可以做出十種花樣, 我吞著口水說那就做個“十吃”, 結果老闆還不幹, “你們才六個人, 要不到那麼大的魚, 最多只能做六吃!”即或如此, 那次的全魚宴, 吃得頗驚豔, 這些吃法中, 我最喜歡回鍋魚, 菜是回鍋肉的基調, 但魚肉又讓菜多了鮮美, 而且肉更細膩化渣, 這種跨界讓人難以忘懷。

當時還有“四吃”沒吃到, 就把這魚一直放在心上了。 能趁著五一“忽悠”朋友, 一起去綿竹遊玩, 順便把魚也吃了, 真是不要太巴適。 說句實話,

那一年的五一, 我們也滑了草、泡了溫泉、欣賞了年畫, 但這一趟回來, 大家印象最深的還是“一魚十吃”, 雖然吃的地方沒啥風景可言, 但一條魚做出這麼多道菜, 又把川菜的麻、辣、鮮等特色分別融入進去, 在其他地方還不容易找到。 (花椒)

無論到哪裡 吃都是第一位

【肥腸魚】

魚、肥腸, 眉山特有的泡菜, 再加點青筍一起煮, 白中泛出絲絲綠意, 不僅顏色好看, 味道也相當巴適, 又嫩又麻又辣, 但又很溫和, 而且帶點鮮味。

去年國慶, 我們和朋友一共三家去了眉山。

家有學童, 所有的假期就自動縮水。 上一天課外班, 再做兩天作業, 剩下的時間也就只夠到附近玩玩。 之所以選擇眉山, 一是因為它離成都不遠, 二是因為那兒是蘇東坡的故鄉,

有文化有看頭。 當然最重要的是很少聽到有人主動說起去眉山玩, 覺得是個冷僻之地。 “管它的, 至少人不會太多, 而且離成都近, 萬一不好耍隨時可以換一個地方。 ”作為學生家長, 我們要求不高。

到了眉山, 停車後的第一頓飯就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驚喜。 是的, 作為一個成都人, 無論到哪裡, 吃都是第一位的。 我們在網上搜到一家叫劉殼子鮮椒肥腸魚的店, 貌似評價不錯, 而且恰好順路, 一行十人便帶著試試看的心情走了進去。

天哪, 不吃不知道, 一吃就被征服。 真的, 那個魚之嫩, 絕對的入口化渣;肥腸, 也很嫩, 而且沒有一點怪味。 魚、肥腸, 眉山特有的泡菜, 再加點青筍一起煮, 白中泛出絲絲綠意, 不僅顏色好看, 而且味道也相當巴適, 又嫩又麻又辣,但這個麻和辣又很溫和,而且帶點鮮味,吃起來一點都不難受,總之吃到後面我們把鍋底的湯都喝完了。

這頓不期而遇的午飯,奠定了我們對眉山的好感。傍晚去東坡城市濕地公園,又是人少景美,大片的蘆花,大片的濕地,配上蒼茫的暮色,讓你完全忘卻了自己身在大假期間。耍完將就在酒店附近找了家館子吃晚飯。因為去得有點晚,好不好吃,人氣旺不旺,已無從談起,只是覺得近,而且是中餐,符合孩子們的要求。

然而,吃到的又是滿滿一桌驚喜!按我們幾個女人加小朋友的話,就是“每一個菜都好吃”,幾乎來一個消滅一個,土豆絲和番茄炒蛋更是追著盤子拈。事後我們總結過,覺得都是因為眉山的泡菜好,他們的菜大部分都會加點泡菜。眉山的泡菜不鹹,但嫩、脆,還有點回甜,加在菜裡面,特別提味。而且量足、便宜,我們十個人只吃了不到兩百元。

第二天的九九豆腐腦也確實沒讓我們失望,但印象最深的還是九九豆腐腦的紅糖冰粉。吃完帶著這份食欲上的滿足感,雨中游中岩寺、遊漢陽古城,雖然道路濕滑,但對於已經自帶濾鏡的我們,那就是一種別樣的美。在濕漉漉的空氣中看刻在石頭上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都有了一種特別的纏綿和憂傷。

如今,我逢人就推薦眉山,第一反應都是把“好吃”放在第一位,可見吃對一個地方是多麼加分的項目。而眉山,是真的好吃。(週一菲)

有吃有耍

一日游超圓滿

【葉兒粑】

到了崇州不買葉兒粑簡直是不甘心,先吃1個嘗味道,又打包了20個回家。

小長假,久未遠行,尋思只要離開城市就好。在網上看到崇州有個碧落書舍,覺得挺有意思,就去轉了轉。

導航帶著我們往崇州白塔湖走,鄉村小道車不多,路邊是呼嘯而過的梧桐。濃密的枝葉交織,把整條路裹成了翠綠濃郁的隧道,只投下零星的光斑。穿行其中,打開窗,風不燥,清爽。

沿著白塔湖旁的盤山路,獨路往上,走到頂就到了白塔寺。進院門,一眼就能看到一個四方四正的青磚房。碧落書舍依山順勢而建,“碧落”,取自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一段:“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我站在黃桷蘭旁,花香、微風,一切都放空了。

下了山,去喝碗崇州石冰粉。要了2碗烏梅冰粉,一端上來就正中我懷,有醪糟!醪糟是世上除了紅糖以外和冰粉最配的食物,烏梅酸爽清冽,紅糖的醇厚,醪糟的甜香,吃完額頭滲出一層細密的汗。

文廟街有個名字很是好聽的公園——罨畫池公園,順路逛了逛。園中大多都是退休的老頭老太太,打著扇子納涼聊天,突然就感覺自己也過上了退休的日子,超棒。

到了崇州不買葉兒粑簡直是不甘心,被朋友安利了辰居路的一家小店,叫彭平安懷遠三絕,先吃1個嘗味道,又打包了20個回家。在街對面,發現一家人暴多的小館子,就進去湊了下熱鬧,吃了碗幹拌抄手加了份兒拌雞,崇州一日游算是圓滿了。(土豆兒)

鄰居街坊光顧的店

才出真味道

【爆炸土豆】

兩大鍋油把土豆炸出劈哩嘩啦的聲音,家常的不銹鋼小盆端上來,耳邊還有微弱的嗞嗞聲。取兩個蘸碟,一濕一干,濕的甜辣,幹的香辣,清口水頓時在口中充盈。

都江堰、青城山,是每年總要去好幾次的地方。最近幾次我往都江堰跑,全靠對一家小巷子油炸洋芋的心心念念。

在都江堰城門斜對面的狹窄小巷子裡,老小區和紅牆石棉的瓦房並存,陳記爆炸土豆兩大鍋油炸出劈哩嘩啦的聲音,家常的不銹鋼小盆端上來,不管是土豆坨坨還是土豆片,小氣泡清晰可見,耳邊還有微弱的嗞嗞聲。取兩個蘸碟,一濕一干,濕的甜辣,幹的香辣,紅火的辣椒面,清口水頓時在口中充盈。再猛吸一口北冰洋,爽啊。

自家的小樓,臨街一側開為鋪面,巷子盡頭出乎意料還有一叢竹子。黃色的坐椅就擺在街邊、巷裡,紅色的廣告傘看著破舊,大叔不緊不慢地招呼客人,客人呢?沐浴在陽光中,有在度假的感覺。

中年男人默不作聲地翻著油鍋裡的肉啊菜啊。時不時有當地口音的人落座,對著朋友,開頭第一句便是“我小時候經常來吃的就是這家。”在美食上,我一直堅信一個樸素的道理,鄰居街坊都隔三差五光顧的店,才出真味道。這些隨口的讚美,才是小城應有的味道和情誼。

最近一次去的時候,爆炸土豆店周圍已經準備拆遷了。打聽來的消息,老闆還會在這附近找家鋪面繼續開。未來還有美味土豆可吃,就像還有都江堰的小街小巷可逛一般讓人愉快。吃過土豆,沿著城門繞到廊橋,再坐在河邊梧桐樹下喝杯清茶,曬足太陽再走書院街去文廟、川農都江堰校區逛逛,一天緩慢的放鬆。在都江堰,就該像一個都江堰人一樣悠閒地遊玩著。(列島)

慌裡慌張攆到自貢

傻吃傻漲一堆東西

【涼皮卷】

每個人的胃裡都塞不下東西了。但……居然還有人提議“能不能再去吃一個涼皮卷”?而餘下的人居然都不開腔,沉默著就往那個方向走去了……

去年五一,外地朋友又要來成都耍,然而曾讓她魂牽夢縈的鍋盔、冒菜、火鍋和串串,已經不能滿足她的胃口了。還能怎麼辦?走出去唄。

一位好心的自貢同事向我提供了一份絕密美食清單,於是我們選定去自貢,去吃,去耍。下了高速,三車人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雖然恐龍博物館已在目之所及的地方了,但還是無情駛過而不入,直奔午飯去——目的地是同事極力推薦的蒼蠅館子,名字忘了——因為吃了閉門羹。不死心地照著門牌下的電話打過去,老闆用自貢話跟我講道理:我們從來就沒賣過中午飯。你們晚上再來嘛,5點鐘差不多,先來占位置……

摸出同事給的清單,又對照手機地圖,發現最近的彩燈公園還有一家被他力薦的餐館。謹慎地查了電話打過去問人家中午營不營業,還是親切的自貢話:你問得好奇怪哦,我們開門做生意,你來肯定有吃的撒……

好,要的就是老闆這一句!這家館子的特色是一蛙多吃,可以吃傳統的仔薑味、香辣味,還有油酥的和熱鹵的可以選。最精彩的就是油酥茄貓兒,椒麻味,非常香,蛙腿的脆皮剛碰到牙齒就發出酥脆的聲音,包間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讚歎。大家在這家吃到什麼程度呢?辣到頭皮腫脹,還是堅持著用最辣的湯湯,一人泡了一碗白米飯,吸吸呼呼地吃下去。

吃完去逛了鹽業博物館和恐龍博物館,也是沒有料到可以玩得那麼開心。那麼大十幾個人,也都算是見過一些世面了,但還是在恐龍博物館巨大的骨架前,仰著頭張著嘴“哇哇哇”地叫了好幾聲。

出了博物館,“老年人”找地方喝茶歇腳,年輕人又跑去燊海井參觀,約好晚餐到壹窩兔碰面。晚飯前,喝茶組經過了美食清單上標了星號的“父子涼皮卷”,隨便打包了一點涼皮卷、涼粉和涼麵作了開胃菜。等我們把外賣和鮮鍋兔都吃完,每個人的胃裡都塞不下東西了。但……居然還有人提議“能不能再去吃一個涼皮卷”?而餘下的人居然都不開腔,沉默著就往那個方向走去了……

涼皮卷真的太好吃了!餡兒是現拌的,旋點涼粉、配點豆芽、放一撮涼麵,往乳白透明的涼皮卷裡一裹,我又吃了一個,現做的比打包的更好吃,人間美味!因為覺得辣,我還要了一碗隔壁賣的冰粉。

吃完就想哭,我們真是貪得無厭,又要吃又要耍還只有一天時間,是絕不可能完成使命的。我們慌裡慌張從成都跑到自貢來,我們傻吃傻漲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打著飽嗝、拍著肚皮,志得意滿地拐上了高速,風塵僕僕地趕回了成都——啊,對麼愉快又有意義的一天啊!

(李小姐)

又嫩又麻又辣,但這個麻和辣又很溫和,而且帶點鮮味,吃起來一點都不難受,總之吃到後面我們把鍋底的湯都喝完了。

這頓不期而遇的午飯,奠定了我們對眉山的好感。傍晚去東坡城市濕地公園,又是人少景美,大片的蘆花,大片的濕地,配上蒼茫的暮色,讓你完全忘卻了自己身在大假期間。耍完將就在酒店附近找了家館子吃晚飯。因為去得有點晚,好不好吃,人氣旺不旺,已無從談起,只是覺得近,而且是中餐,符合孩子們的要求。

然而,吃到的又是滿滿一桌驚喜!按我們幾個女人加小朋友的話,就是“每一個菜都好吃”,幾乎來一個消滅一個,土豆絲和番茄炒蛋更是追著盤子拈。事後我們總結過,覺得都是因為眉山的泡菜好,他們的菜大部分都會加點泡菜。眉山的泡菜不鹹,但嫩、脆,還有點回甜,加在菜裡面,特別提味。而且量足、便宜,我們十個人只吃了不到兩百元。

第二天的九九豆腐腦也確實沒讓我們失望,但印象最深的還是九九豆腐腦的紅糖冰粉。吃完帶著這份食欲上的滿足感,雨中游中岩寺、遊漢陽古城,雖然道路濕滑,但對於已經自帶濾鏡的我們,那就是一種別樣的美。在濕漉漉的空氣中看刻在石頭上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都有了一種特別的纏綿和憂傷。

如今,我逢人就推薦眉山,第一反應都是把“好吃”放在第一位,可見吃對一個地方是多麼加分的項目。而眉山,是真的好吃。(週一菲)

有吃有耍

一日游超圓滿

【葉兒粑】

到了崇州不買葉兒粑簡直是不甘心,先吃1個嘗味道,又打包了20個回家。

小長假,久未遠行,尋思只要離開城市就好。在網上看到崇州有個碧落書舍,覺得挺有意思,就去轉了轉。

導航帶著我們往崇州白塔湖走,鄉村小道車不多,路邊是呼嘯而過的梧桐。濃密的枝葉交織,把整條路裹成了翠綠濃郁的隧道,只投下零星的光斑。穿行其中,打開窗,風不燥,清爽。

沿著白塔湖旁的盤山路,獨路往上,走到頂就到了白塔寺。進院門,一眼就能看到一個四方四正的青磚房。碧落書舍依山順勢而建,“碧落”,取自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一段:“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我站在黃桷蘭旁,花香、微風,一切都放空了。

下了山,去喝碗崇州石冰粉。要了2碗烏梅冰粉,一端上來就正中我懷,有醪糟!醪糟是世上除了紅糖以外和冰粉最配的食物,烏梅酸爽清冽,紅糖的醇厚,醪糟的甜香,吃完額頭滲出一層細密的汗。

文廟街有個名字很是好聽的公園——罨畫池公園,順路逛了逛。園中大多都是退休的老頭老太太,打著扇子納涼聊天,突然就感覺自己也過上了退休的日子,超棒。

到了崇州不買葉兒粑簡直是不甘心,被朋友安利了辰居路的一家小店,叫彭平安懷遠三絕,先吃1個嘗味道,又打包了20個回家。在街對面,發現一家人暴多的小館子,就進去湊了下熱鬧,吃了碗幹拌抄手加了份兒拌雞,崇州一日游算是圓滿了。(土豆兒)

鄰居街坊光顧的店

才出真味道

【爆炸土豆】

兩大鍋油把土豆炸出劈哩嘩啦的聲音,家常的不銹鋼小盆端上來,耳邊還有微弱的嗞嗞聲。取兩個蘸碟,一濕一干,濕的甜辣,幹的香辣,清口水頓時在口中充盈。

都江堰、青城山,是每年總要去好幾次的地方。最近幾次我往都江堰跑,全靠對一家小巷子油炸洋芋的心心念念。

在都江堰城門斜對面的狹窄小巷子裡,老小區和紅牆石棉的瓦房並存,陳記爆炸土豆兩大鍋油炸出劈哩嘩啦的聲音,家常的不銹鋼小盆端上來,不管是土豆坨坨還是土豆片,小氣泡清晰可見,耳邊還有微弱的嗞嗞聲。取兩個蘸碟,一濕一干,濕的甜辣,幹的香辣,紅火的辣椒面,清口水頓時在口中充盈。再猛吸一口北冰洋,爽啊。

自家的小樓,臨街一側開為鋪面,巷子盡頭出乎意料還有一叢竹子。黃色的坐椅就擺在街邊、巷裡,紅色的廣告傘看著破舊,大叔不緊不慢地招呼客人,客人呢?沐浴在陽光中,有在度假的感覺。

中年男人默不作聲地翻著油鍋裡的肉啊菜啊。時不時有當地口音的人落座,對著朋友,開頭第一句便是“我小時候經常來吃的就是這家。”在美食上,我一直堅信一個樸素的道理,鄰居街坊都隔三差五光顧的店,才出真味道。這些隨口的讚美,才是小城應有的味道和情誼。

最近一次去的時候,爆炸土豆店周圍已經準備拆遷了。打聽來的消息,老闆還會在這附近找家鋪面繼續開。未來還有美味土豆可吃,就像還有都江堰的小街小巷可逛一般讓人愉快。吃過土豆,沿著城門繞到廊橋,再坐在河邊梧桐樹下喝杯清茶,曬足太陽再走書院街去文廟、川農都江堰校區逛逛,一天緩慢的放鬆。在都江堰,就該像一個都江堰人一樣悠閒地遊玩著。(列島)

慌裡慌張攆到自貢

傻吃傻漲一堆東西

【涼皮卷】

每個人的胃裡都塞不下東西了。但……居然還有人提議“能不能再去吃一個涼皮卷”?而餘下的人居然都不開腔,沉默著就往那個方向走去了……

去年五一,外地朋友又要來成都耍,然而曾讓她魂牽夢縈的鍋盔、冒菜、火鍋和串串,已經不能滿足她的胃口了。還能怎麼辦?走出去唄。

一位好心的自貢同事向我提供了一份絕密美食清單,於是我們選定去自貢,去吃,去耍。下了高速,三車人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雖然恐龍博物館已在目之所及的地方了,但還是無情駛過而不入,直奔午飯去——目的地是同事極力推薦的蒼蠅館子,名字忘了——因為吃了閉門羹。不死心地照著門牌下的電話打過去,老闆用自貢話跟我講道理:我們從來就沒賣過中午飯。你們晚上再來嘛,5點鐘差不多,先來占位置……

摸出同事給的清單,又對照手機地圖,發現最近的彩燈公園還有一家被他力薦的餐館。謹慎地查了電話打過去問人家中午營不營業,還是親切的自貢話:你問得好奇怪哦,我們開門做生意,你來肯定有吃的撒……

好,要的就是老闆這一句!這家館子的特色是一蛙多吃,可以吃傳統的仔薑味、香辣味,還有油酥的和熱鹵的可以選。最精彩的就是油酥茄貓兒,椒麻味,非常香,蛙腿的脆皮剛碰到牙齒就發出酥脆的聲音,包間裡響起了此起彼伏的讚歎。大家在這家吃到什麼程度呢?辣到頭皮腫脹,還是堅持著用最辣的湯湯,一人泡了一碗白米飯,吸吸呼呼地吃下去。

吃完去逛了鹽業博物館和恐龍博物館,也是沒有料到可以玩得那麼開心。那麼大十幾個人,也都算是見過一些世面了,但還是在恐龍博物館巨大的骨架前,仰著頭張著嘴“哇哇哇”地叫了好幾聲。

出了博物館,“老年人”找地方喝茶歇腳,年輕人又跑去燊海井參觀,約好晚餐到壹窩兔碰面。晚飯前,喝茶組經過了美食清單上標了星號的“父子涼皮卷”,隨便打包了一點涼皮卷、涼粉和涼麵作了開胃菜。等我們把外賣和鮮鍋兔都吃完,每個人的胃裡都塞不下東西了。但……居然還有人提議“能不能再去吃一個涼皮卷”?而餘下的人居然都不開腔,沉默著就往那個方向走去了……

涼皮卷真的太好吃了!餡兒是現拌的,旋點涼粉、配點豆芽、放一撮涼麵,往乳白透明的涼皮卷裡一裹,我又吃了一個,現做的比打包的更好吃,人間美味!因為覺得辣,我還要了一碗隔壁賣的冰粉。

吃完就想哭,我們真是貪得無厭,又要吃又要耍還只有一天時間,是絕不可能完成使命的。我們慌裡慌張從成都跑到自貢來,我們傻吃傻漲了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打著飽嗝、拍著肚皮,志得意滿地拐上了高速,風塵僕僕地趕回了成都——啊,對麼愉快又有意義的一天啊!

(李小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