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鐘南山院士:慢阻肺的早診早治

作為全球第四大致死疾病、中國第三大致死原因的單病種疾病, 慢阻肺在我國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負擔的“四高”特點, 已成為非常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 同時, 相比歐美國家常見的吸煙危險因素, 我們國家更突出的問題是污染, 隨著人口老齡化, 空氣污染、吸煙等因素的影響, 慢阻肺的患病率仍呈持續上升的趨勢, 給我國慢阻肺防治形勢帶來嚴峻的挑戰。 然而, 令人遺憾的是, 由於社會普遍認識的不足, 慢阻肺在我國已經成為慢病防控的短板。

不動聲色的“隱形殺手”

不動聲色的“隱形殺手”是對慢阻肺非常形象的比喻。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鐘南山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慢阻肺從發病到形成、出現明顯的症狀一般要經過5-10年, 這期間病情一直是“不動聲色”的, 而等5年、10年之後, 慢阻肺就會露出猙獰的面孔。

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達8.2%, 超過70%的慢阻肺患者屬於早期患者, 其中35%的患者無症狀, 很少主動就醫。 “但越在早期無症狀階段, 患者的肺功能下降越快。 到爬樓出現氣喘氣促症狀時, 可能肺功能已經損失了50%以上。 ”鐘南山指出, 當出現咳嗽、咳痰、氣促、呼吸困難等明顯的症狀時才去看醫生時, 患者的肺功能往往已經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治療效果很差。

“這就是當今世界慢阻肺患者治療效果較差的原因。 ”

早期治療可能逆轉病情

“世界上從來沒有人做過疾病的早期研究, 國外相關指南也並不推薦對早期慢阻肺患者進行干預, 基本都是在肺功能下降嚴重的時候才開始治療, 主要原因是缺乏循證醫學證據。 ”鐘南山團隊基於臨床試驗結果, 明確主張應當對確診的早期慢阻肺患者進行持續性的藥物干預。 這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症狀, 挽救其肺功能。 “根據臨床研究觀察, 早期慢阻肺使用藥物噻托溴銨有可能逆轉病情。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的論文, 要麼是關於新藥物或新治療技術的研究, 要麼是關於新戰略。 ”鐘南山透露, 研究團隊的這一最新發現, 將改變全世界防治慢阻肺病的戰略,

將重心從中度或重度患者, 轉為重點關注此前一直忽略的早期患者。

“這一戰略性的改變, 具有里程碑意義, 這是中國醫學專家為世界作出的貢獻。 ”但鐘南山也坦言, 此研究只是早期慢阻肺綜合防治策略的第一步。 研究結果並不是強調每一位早期慢阻肺患者都需要藥物。 是否需要長期用藥、早期治療能夠多大程度降低合併症和致死率、致殘率的發生, 還需繼續研究。

鐘南山強調, 我們需要重塑慢阻肺的診治觀念, 對慢阻肺做到早診早治, 就像早期治療高血壓和糖尿病那樣, 從而及早地挽救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 延緩疾病進展。

對於如何做到早診早治, 鐘南山說, 對於長期吸煙, 反復出現咳嗽、咳痰、氣喘的人群,

應當立即到正規醫院就診, 做肺功能檢查, 爭取儘早明確診斷並開始治療, 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