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央媒體採訪團走進原山 深度採訪“林業英雄”孫建博

魯中網-魯中晨報4月28日訊4月23日,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決定, 授予全國人大代表、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同志“林業英雄”稱號, 成為繼馬永順、餘錦柱之後全國第三位“林業英雄”。 4月26日,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主任黃采藝率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十餘家媒體組成的“林業英雄”新聞採訪團到原山對孫建博同志進行為期3天的專題採訪。

26日下午, 在山東原山艱苦創業紀念館召開了中央主要媒體“林業英雄”採訪團走進原山座談會,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傅斌主持會議, 市林業局副局長程榮臣、原山林場黨委書記孫建博出席會議並講話, 山東電視臺、大眾日報等省、市、區近20家重點媒體與會。

市林業局副局長程榮臣詳細介紹了孫建博同志及他的光榮事蹟, “林業英雄”孫建博同志自擔任原山林場黨委書記以來, 大膽改革, 勇於開拓, 發揚“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 帶領原山林場千余名職工, 經過二十多年的艱苦奮鬥, 使原山林場從森林覆蓋率82.39%、負債累累的“要飯林場”發展成為森林覆蓋率達到94.4%、擁有固定資產10億元, 年收入過億元, 集生態林業、森林旅遊、文化產業等多產業並舉的新型林場,

實現了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完美統一, 成為全國林業系統的一面旗幟和國有林場改革發展的典範。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宣傳中心主任黃采藝表示, “全國林業戰線廣大幹部職工要以孫建博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牢記使命、艱苦奮鬥的優良作風,學習他直面困難、改革創新的果敢勇氣,學習他勇立潮頭、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學習他忠於職守、克己奉公的奉獻精神,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加快林業現代化進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譜寫新的篇章”。

會上, 孫建博書記詳細介紹了原山林場的基本情況和發展歷程, 當談起他在獲得“林業英雄”這一殊榮感受時, 他說道:“組織上把這個榮譽給了我,不僅是對我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我的鞭策。 我將繼續不忘初心,艱苦創業,凝聚力量,推動整體工作上層次、上水準,不斷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步伐,永葆原山在全國林業戰線的旗幟地位”。

隨後,採訪團一行展開了對原山的全方位考察, 與會領導與省內重點媒體記者陪同採訪團參觀了山東原山艱苦創業紀念館、原山生態環境檢察室、大熊貓館、原山黨性體驗館、職工宿舍區、原山營林區和森林公園,並採訪了原山林場的基層人員及各產業代表。 通過實地採訪,採訪團成員對原山林場翻天覆地的變化和艱苦創業精神表示驚歎,紛紛表示要做好本次宣傳報導工作,

讓自強不息、艱苦創業的精神得以傳承。

原山林場於1957年建場, 是淄博市林業局下屬副縣級差額事業單位, 由5家事業單位和1家企業整合而成, 現有職工1070人, 森林面積4.4萬畝。 幾代原山人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經過60年的植樹造林、森林管護,把森林覆蓋率不足2%的石灰岩山地變成森林覆蓋率94.4%的綠水青山。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政府對國有林場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原山林場作為首批試點單位,積極發展多種經營,開始從市場掙錢來養人養林。由於國家金融政策變化、經營管理不善等多種原因,至1996年,靠貸款上馬的項目開始陷入困境,累計負債4009萬元,職工13個月發不出工資。

1996年底,組織上任命孫建博擔任原山林場場長。20多年來,他率領原山秉承“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幹活,一起過日子,一起奔小康”的“一家人”理念,銳意改革,創新實幹,在管護好生態林資源的同時,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使原山從一家“要飯林場”發展成總資產10億元、年收入過億元的全國“十佳國有林場”,改革創新的經驗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2017年5月11日,全國綠化委、國家林業局作出向原山林場學習的決定。8月14日上午,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到原山林場調研,強調原山的改革發展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發展理論的生動詮釋。12月14日,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到原山林場檢查森林防火並參觀艱苦創業紀念館時指出:原山林場和塞罕壩林場一樣,是我國國有林場的先進典型。

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原山人在“群山裸露,滿目荒蕪,十年九旱”的“石頭山”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用青春和生命書寫了我國北方石灰岩山地荒山變林海的綠色傳奇。特別是深化林場改革20年來,身殘志堅的孫建博團結帶領幹部職工開創了林場保生態、集團創效益、公園創品牌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山綠、場活、業興、林強、人富”,完成了從荒山禿嶺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美麗嬗變。鑄就的原山經驗、時代精神為處於改革風口的全國4855家國有林場提供了可學習、可借鑒、可複製的解決方案,充分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幾代原山人發揚艱苦創業精神,經過60年的植樹造林、森林管護,把森林覆蓋率不足2%的石灰岩山地變成森林覆蓋率94.4%的綠水青山。上世紀80年代中期,政府對國有林場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原山林場作為首批試點單位,積極發展多種經營,開始從市場掙錢來養人養林。由於國家金融政策變化、經營管理不善等多種原因,至1996年,靠貸款上馬的項目開始陷入困境,累計負債4009萬元,職工13個月發不出工資。

1996年底,組織上任命孫建博擔任原山林場場長。20多年來,他率領原山秉承“一家人一起吃苦,一起幹活,一起過日子,一起奔小康”的“一家人”理念,銳意改革,創新實幹,在管護好生態林資源的同時,大力發展林業產業,使原山從一家“要飯林場”發展成總資產10億元、年收入過億元的全國“十佳國有林場”,改革創新的經驗得到了中央和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2017年5月11日,全國綠化委、國家林業局作出向原山林場學習的決定。8月14日上午,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到原山林場調研,強調原山的改革發展是對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發展理論的生動詮釋。12月14日,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到原山林場檢查森林防火並參觀艱苦創業紀念館時指出:原山林場和塞罕壩林場一樣,是我國國有林場的先進典型。

半個多世紀以來,幾代原山人在“群山裸露,滿目荒蕪,十年九旱”的“石頭山”上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用青春和生命書寫了我國北方石灰岩山地荒山變林海的綠色傳奇。特別是深化林場改革20年來,身殘志堅的孫建博團結帶領幹部職工開創了林場保生態、集團創效益、公園創品牌的發展模式,實現了“山綠、場活、業興、林強、人富”,完成了從荒山禿嶺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美麗嬗變。鑄就的原山經驗、時代精神為處於改革風口的全國4855家國有林場提供了可學習、可借鑒、可複製的解決方案,充分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