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每到假期來臨時

文字君都喜歡逛逛博物館

然後每次都會被那些神奇的文物

糊上一臉黑人問號

好多畫風清奇的寶貝

讓人覺得自己看了一個假文物

本著有福同享有槽同吐的精神

文字君就來分享下

那些疑似穿越的好玩文物

看這組東晉墓主人生活圖

簡直是書畫界的一股泥石流

看這畫中主人迷離的雙眼

精美的線條(不存在的)

細緻的上色(不存在的)

良心的構圖(不存在的)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哪個小兒的塗鴉

這魔性的畫風讓人顫抖

但是這組生活圖卻是我國目前時間最早

保存最完好的紙質畫作

雖然走的是抽象派路線

但是絲毫不影響它的文物價值

東晉墓主人生活圖讓我們看了

東晉時期貴族男子的生活

其實古代女子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在瑪麗蘇言情小說中

身家千萬的總裁們總是酷愛高爾夫

這項運動的名字都是英語直譯

想必肯定是舶來品

但這幅明代畫作裡女子都在打高爾夫

你還說不是張假畫?

難不成明朝我們就引進了高爾夫?

其實這項運動還真不是從外國引進的

我國古代的高爾夫叫捶丸

就是拿小棍捶石球的意思

根據相關歷史研究

捶丸起源于宋代, 在明代風靡

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運動

這畫真得不能再真了

包包和化妝品是當代豬豬女孩

收穫愉悅感的兩大重要途徑

其實這種花錢的快感

可是從我們老祖宗開始就有的呢

沒有什麼問題是一個包包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就兩個

乍一眼看這張唐代仕女圖

你一定以為是現在惡搞之作

唐代怎麼就有

這種現代感十足的挎包呢?

假的一定是假的!

這可就是你真的孤陋寡聞了

這個LV同款挎包圖

還真是貨真價實的唐朝古畫

不過這可不是人人都用得起

還得是貴族專屬呢

有唐代挎包俑為證:

包包款式看上去

好像和現代的也沒有差別

我們這老祖宗真是走在時尚前列

做一個小仙女只有包包怎麼夠

古代女子在化妝方面也沒少下功夫

不說這香皂盒是明定陵出土的

一定會誤以為這是現代仿古的工藝品

你看這還能一邊香皂一邊精油

洗完澡還能做個spa

全套下來心裡要美上天哦

結果你說這是我們老祖宗玩剩下的

這就尷尬了

原來我們老祖宗也是精緻小仙女啊!

既然放鬆休閒的都不能輸

出門上妝的物品怎能少

對,你沒有看錯

這不是某大牌今夏限定復古style包裝

確確實實是南宋時期的粉餅

難道古代女子們就有了出門補妝的想法

在下真的是佩服佩服

這粉餅輕巧易攜帶

上面的紋路雕刻細緻

難怪能吸引小女孩們的興趣

生活上我們小瞧了老祖宗

其他的東西我們可不會看走眼了吧

嘿,這可不一定!

下水管道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古人工藝再發達

也不至於在商朝的時候

就掌握了如此先進的技術

要知道商朝可還是個

未完全開化的奴隸制朝代

但這殷墟出土的陶制下水管道

真是讓人目瞪口呆

這和現代的下水管道結構基本一致

古人爸爸們這驚天的智慧是怎麼來的

我們科技飛奔了上千年

也還是用著類似的工具

不得不讓現代人甘拜下風

遊標卡尺這個工具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是法國數學家維尼爾·皮爾在1631年發明的

中學物理課誰都擺弄過幾下子

但是下面這個工具真的不是高仿嗎?

這確實是出土于東漢墓葬的古物

現被人稱之為新莽卡尺

和現代的遊標卡尺幾乎完全相似

雖然功能上不如人家

但是時間上卻早了上千年

經考證這是由王莽發明創造的

就是東漢那個毀譽參半的大政治家

不過,這位王莽先生

您真的不是穿越人士嗎?

科學創造力吊打歐洲科學家上千年啊

其實不僅在測量工具上創造力領先世界

我國古代的器皿也是一絕

老祖宗實在太厲害

生產的工藝品絲毫不輸現在高端工藝品

來自戰國時期的水晶杯

怎麼看都跟我們日常用的玻璃杯

一毛一樣啊!

它是由整塊水晶製成略帶琥珀色

簡潔透明的樣式讓現代人看得瞠目結舌

我國水晶製品可以追溯到北京猿人時期

而到了戰國時期

隨著工匠手藝的進一步提升

水晶杯的製作水準達到了巔峰

說它的美超越了時代

一點也不誇張

無獨有偶

這款更時尚的高腳玻璃杯

居然是一千年前遼代的產品

難道那個時候已經有了紅酒party嗎?

除了這類美出新高度的藝術品

還有一些文物的造型

別具一格到令人難以置信

你說這隋代綠色玻璃瓶

乍一看難道真的不會以為是風油精嗎

夏日清涼蚊蟲叮咬必備啊

這個古代匠人真是社會社會

還有這個胡蘿蔔切面一樣萌萌噠小碗

真的不是現代的兒童餐具嗎

實際上這是宋代鑲銀口蕉葉紋水晶杯

Emmmmm

你們這文物套路也太深了吧!

都說乾隆爸爸的審美

簡直是十八線鄉村非主流

不過也不一定哦

這款少女心爆棚的耳蓋爐

竟然也是乾隆時期的產品

這可愛的櫻花粉的配色完全現代審美

你一定在驢我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啊

這真的是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

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

你還不能允許我們乾隆爸爸

偶爾審美線上一下嗎?

好歹受過康熙雍正兩位大帝的薰陶不是

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追求著大紅大綠的嘛

可不能因為人家好看就說是假的

信不信乾隆爸爸哭給你看

/ 《還珠格格》中的乾隆皇帝 /

如果說這些水晶器皿還只是

造型奇幻了點

這忍字枕是要讓人笑得直不起身啊

要有多委屈

連睡覺都要靠著「忍」字啊

被父母老師老闆白天念叨了幾句

還會追到你夢中來不成

白色的忍字枕還不是最絕的

這綠到顏色都溢出

類似盤子一樣造型的原諒色忍字器皿

這還真不是惡搞

忍字兄弟枕是西漢南越王墓陪葬品

總感覺這位王兄好像

活得不是很暢快的樣子

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兒啊!

我們吃貨民族可不是浪得虛名

走到哪裡吃的帶到哪裡

照常理,食物存個兩三天就腐爛了

成為文物保存下來?

你一定是在逗我

一定是哪個惡趣味的人做的高仿

休想騙我的錢

可別不當真

這些古董食物您也就看看吧

想買還買不著呢

這就有一碗

可以改變麵條編年史的老祖宗面

阿拉伯和義大利

都說自己是麵條的發源地

先前我國最早有記載的麵條

出現于東漢

但是這碗麵條經研究是四千年前的食物

這下可沒阿拉伯和義大利什麼事了

我們才是麵條的鼻祖

這碗面出土于青海的地震遺址

可能是四千年前

某次地震無意間留下的小東西

卻成了今天的歷史瑰寶

和這麵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來自辛追奶奶墓中的藕片

簡直是吾輩吃貨的楷模啊

人家陪葬金銀珠寶

她卻還多了一堆的瓜果

和經過大廚加工過後的飛禽走獸

這難道是想和地下的兄弟姐妹們

一起開個美食研討會不成

這一鍋藕湯能保存下來

也是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奇跡

(或許是吃貨的誠心感動天地)

不知辛追奶奶除了燉湯

還喜不喜歡其他吃法

其實藕夾子也是很不錯的

可以瞭解一下

包包和化妝品是當代豬豬女孩

收穫愉悅感的兩大重要途徑

其實這種花錢的快感

可是從我們老祖宗開始就有的呢

沒有什麼問題是一個包包解決不了的

如果有,就兩個

乍一眼看這張唐代仕女圖

你一定以為是現在惡搞之作

唐代怎麼就有

這種現代感十足的挎包呢?

假的一定是假的!

這可就是你真的孤陋寡聞了

這個LV同款挎包圖

還真是貨真價實的唐朝古畫

不過這可不是人人都用得起

還得是貴族專屬呢

有唐代挎包俑為證:

包包款式看上去

好像和現代的也沒有差別

我們這老祖宗真是走在時尚前列

做一個小仙女只有包包怎麼夠

古代女子在化妝方面也沒少下功夫

不說這香皂盒是明定陵出土的

一定會誤以為這是現代仿古的工藝品

你看這還能一邊香皂一邊精油

洗完澡還能做個spa

全套下來心裡要美上天哦

結果你說這是我們老祖宗玩剩下的

這就尷尬了

原來我們老祖宗也是精緻小仙女啊!

既然放鬆休閒的都不能輸

出門上妝的物品怎能少

對,你沒有看錯

這不是某大牌今夏限定復古style包裝

確確實實是南宋時期的粉餅

難道古代女子們就有了出門補妝的想法

在下真的是佩服佩服

這粉餅輕巧易攜帶

上面的紋路雕刻細緻

難怪能吸引小女孩們的興趣

生活上我們小瞧了老祖宗

其他的東西我們可不會看走眼了吧

嘿,這可不一定!

下水管道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古人工藝再發達

也不至於在商朝的時候

就掌握了如此先進的技術

要知道商朝可還是個

未完全開化的奴隸制朝代

但這殷墟出土的陶制下水管道

真是讓人目瞪口呆

這和現代的下水管道結構基本一致

古人爸爸們這驚天的智慧是怎麼來的

我們科技飛奔了上千年

也還是用著類似的工具

不得不讓現代人甘拜下風

遊標卡尺這個工具大家一定都不陌生

是法國數學家維尼爾·皮爾在1631年發明的

中學物理課誰都擺弄過幾下子

但是下面這個工具真的不是高仿嗎?

這確實是出土于東漢墓葬的古物

現被人稱之為新莽卡尺

和現代的遊標卡尺幾乎完全相似

雖然功能上不如人家

但是時間上卻早了上千年

經考證這是由王莽發明創造的

就是東漢那個毀譽參半的大政治家

不過,這位王莽先生

您真的不是穿越人士嗎?

科學創造力吊打歐洲科學家上千年啊

其實不僅在測量工具上創造力領先世界

我國古代的器皿也是一絕

老祖宗實在太厲害

生產的工藝品絲毫不輸現在高端工藝品

來自戰國時期的水晶杯

怎麼看都跟我們日常用的玻璃杯

一毛一樣啊!

它是由整塊水晶製成略帶琥珀色

簡潔透明的樣式讓現代人看得瞠目結舌

我國水晶製品可以追溯到北京猿人時期

而到了戰國時期

隨著工匠手藝的進一步提升

水晶杯的製作水準達到了巔峰

說它的美超越了時代

一點也不誇張

無獨有偶

這款更時尚的高腳玻璃杯

居然是一千年前遼代的產品

難道那個時候已經有了紅酒party嗎?

除了這類美出新高度的藝術品

還有一些文物的造型

別具一格到令人難以置信

你說這隋代綠色玻璃瓶

乍一看難道真的不會以為是風油精嗎

夏日清涼蚊蟲叮咬必備啊

這個古代匠人真是社會社會

還有這個胡蘿蔔切面一樣萌萌噠小碗

真的不是現代的兒童餐具嗎

實際上這是宋代鑲銀口蕉葉紋水晶杯

Emmmmm

你們這文物套路也太深了吧!

都說乾隆爸爸的審美

簡直是十八線鄉村非主流

不過也不一定哦

這款少女心爆棚的耳蓋爐

竟然也是乾隆時期的產品

這可愛的櫻花粉的配色完全現代審美

你一定在驢我

我不是我沒有別瞎說啊

這真的是收藏于南京博物院的

清乾隆芙蓉石蟠螭耳蓋爐

你還不能允許我們乾隆爸爸

偶爾審美線上一下嗎?

好歹受過康熙雍正兩位大帝的薰陶不是

也不是時時刻刻都追求著大紅大綠的嘛

可不能因為人家好看就說是假的

信不信乾隆爸爸哭給你看

/ 《還珠格格》中的乾隆皇帝 /

如果說這些水晶器皿還只是

造型奇幻了點

這忍字枕是要讓人笑得直不起身啊

要有多委屈

連睡覺都要靠著「忍」字啊

被父母老師老闆白天念叨了幾句

還會追到你夢中來不成

白色的忍字枕還不是最絕的

這綠到顏色都溢出

類似盤子一樣造型的原諒色忍字器皿

這還真不是惡搞

忍字兄弟枕是西漢南越王墓陪葬品

總感覺這位王兄好像

活得不是很暢快的樣子

一看就是有故事的人兒啊!

我們吃貨民族可不是浪得虛名

走到哪裡吃的帶到哪裡

照常理,食物存個兩三天就腐爛了

成為文物保存下來?

你一定是在逗我

一定是哪個惡趣味的人做的高仿

休想騙我的錢

可別不當真

這些古董食物您也就看看吧

想買還買不著呢

這就有一碗

可以改變麵條編年史的老祖宗面

阿拉伯和義大利

都說自己是麵條的發源地

先前我國最早有記載的麵條

出現于東漢

但是這碗麵條經研究是四千年前的食物

這下可沒阿拉伯和義大利什麼事了

我們才是麵條的鼻祖

這碗面出土于青海的地震遺址

可能是四千年前

某次地震無意間留下的小東西

卻成了今天的歷史瑰寶

和這麵條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是

來自辛追奶奶墓中的藕片

簡直是吾輩吃貨的楷模啊

人家陪葬金銀珠寶

她卻還多了一堆的瓜果

和經過大廚加工過後的飛禽走獸

這難道是想和地下的兄弟姐妹們

一起開個美食研討會不成

這一鍋藕湯能保存下來

也是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奇跡

(或許是吃貨的誠心感動天地)

不知辛追奶奶除了燉湯

還喜不喜歡其他吃法

其實藕夾子也是很不錯的

可以瞭解一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