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90後數控工匠:聽音辨誤差 詮釋高技術含量的新工匠精神

90後數控工匠 聽音辨誤差

入行打雜一年 如今參與機器人腕體、大臂開發 詮釋高技術含量的新工匠精神

羅偉忠在他工作的車間。

90後羅偉忠是一名數控機床的技術人員, 在富有技術含量的崗位上, 他不斷精進, 精心打磨產品, 他參與了眾多新產品開發, 包括RMD08機器人的支架、三角架、水準機器人的腕體, RB03A1機器人的大臂等。 面對技術挑戰, 他迎難而上, 利用工裝夾具和多軸機床解決了機器人腕體多面體加工容易變形的問題,

保證了工件的形位公差和位置公差, 從而保證產品的及格率, 也提升了生產效率。

從起初巧合地進入數控行業, 他不浮躁、沉下心來苦學技術, 攻破一個個技術難關, 詮釋著新時代的高技術含量的“新工匠”精神。

羅偉忠是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的一名技術工作人員, 90後的他如今已是技術骨幹, 帶領著10多個人的小組團隊, 是同事口中的“羅工”。

走上數控技工之路

羅偉忠出生在肇慶懷集縣洽水鎮。 初入中學時, 因為腳傷羅偉忠延誤了上學時間, 由此而沒有趕上英語學習的進度, 此後英語一直是他的軟肋。 中學畢業之際, 成績並不拔尖的他在親戚的建議下選擇進入高級技工學校,

學習模具設計與製造。 “有個親戚說做模具相關的工作還不錯, 那時和社會還沒什麼接觸, 就聽了家長的建議。 ”

羅偉忠懷著些許未能上大學的遺憾進入了技校, 學習時間為5年, 讀完相當於大專的文憑。 羅偉忠在家排行第三, 不過他自小比較獨立, 中學就寄宿在學校, 很快就適應了技校的生活。 技校學習的課程分為理論和實操部分, 比例大約是1∶1。

讓他記憶猶新的課程有工藝學、機械製圖、材料學等, 不過最讓他興奮的還是數控和軟體程式設計課程, 首先通過軟體程式設計完成物件的生產模型和生產流程, 隨後通過電腦發出指令, 機床完成生產, “這個過程很神奇”, 羅偉忠也由此慢慢走上了數控的道路。

羅偉忠還記得當時上軟體程式設計課的激動之情,

雖然課程只是粗略的入門引導, 但他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 在課餘他會充分利用時間多在學校機房練習幾次。 那時經濟條件有限, 他還沒有自己的電腦, 學校機房是他能上機練習的好場所。 有時候他甚至會混在其他班級學生中上機練習。 他笑著說:“好在老師不點名, 他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班的。 ”

羅偉忠為了提高工作競爭力, 還利用週末的時間上了一個大專函授班, 他相信自己的付出在未來能夠得到回報, 學到的知識將來會有用武之地。

畢業之際, 羅偉忠總算等到一個可以用真實材料進行數控生產的機會, “那種感覺和平時用蠟做實驗是完全不同的。 ”當時, 羅偉忠做了一個多邊形的物件。

通過程式設計完成生產指令, 聽著機床刀具與金屬材料摩擦的聲音, 看著多邊形物件逐步成型, 羅偉忠第一次體會到數控的魅力。

初入行從打雜開始

畢業之前, 羅偉忠想提前積累實操經驗, 便進入了朋友家開的模架工廠。 帶著滿滿的憧憬和希望, 他開始了半年的實習, 但是他慢慢發現, 除了做一些基本的雜事, 沒有得到任何機會可以去實操數控機床。

羅偉忠考慮再三, 覺得再這樣拖下去, 可能只是虛度光陰。 但他依舊對數控情有獨鍾, “我就是沖這個來的。 ”那時有兩家公司在招聘數控的學徒, 羅偉忠想再去試試, 一位主管給了羅偉忠美好的承諾, “我們這裡可以讓你學到很多, 你也有機會操作數控機床。 ”於是他進入了這家生產機器人的數控公司,從學徒做起。

“平時幹的都是打雜,清理鐵屑之類的雜事。”時間一晃又是半年,羅偉忠還是沒能真正接觸到數控,他有些著急,原先承諾讓他實操的主管也已離開。羅偉忠感覺自己離原來的目標越來越遠,他在患得患失之間考慮轉行,但他又不甘心,於是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找到廠長談了自己的想法,“反正我也要走了,就想在走前多給自己一個機會。”

廠長被他的誠意和積極打動,答應給他實踐的機會。儘管心情激動,但真正到了實操數控機床時,他立馬變得小心謹慎,“數控機床太昂貴了,一旦操作不當引起撞擊,原本設計、調控精密的機床就會產生誤差,可能就再也調不好了。”他感覺壓力倍增。

在師傅的指導下他進行了第一次實踐,“師傅調好了機床的參數,然後說‘你執行吧’。”懷著興奮的心情,羅偉忠在打雜近1年後終於親自動手操作了心心念念的數控機床。他也暗自跟自己較勁,“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他告訴自己要多努力一點、多努力一點。在清理機器之余,羅偉忠時常在一旁偷師,借著給師傅搞清潔的機會請教問題。他也沒少挨白眼,一些師傅因為“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的觀念而提防著他,總是找個藉口叫他去幹些其他的活,不過他也遇到了肯教他的貴人。

下班之後,他反復程式設計、調整產品的生產參數,優化流程,把自己的程式設計拿給師傅看,再從中找到差距,不斷優化自己的設計。

就這樣,2010-2014年,羅偉忠在這家公司服務了4年,在這4年中,他成長迅速,基本上完全瞭解了手工程式設計,對作業系統、數控機床已能熟練操作。

操作高精密機床

經過4年的磨煉,原來這家公司已經不能滿足羅偉忠更上一層樓的技術追求,他在尋求更大的平臺。此時,廣州數控伸出了橄欖枝,承諾羅偉忠可以在這個大舞臺上自由發揮,而廣州數控更加豐富的數控機床、更加精密的五軸生產機床等硬體吸引著羅偉忠。於是他加入到這個大團隊。

新的平臺有新的挑戰,在前東家,羅偉忠更多的是手動程式設計,而如今他要操作更加複雜、精密的機床,需要電腦程式設計。下班後、週末時間,他一頭紮進程式設計裡,通過軟體類比不斷優化生產參數,力求將產品打磨到完美。

完美的程式設計還要加上完美的執行才可能生產出完美的產品,羅偉忠面對的產品生產機床會用到20多把刀具。如何把刀具的參數設置得恰到好處,讓它們彼此良性協作,是羅偉忠必須解決的問題。他把幾十把刀具的技術參數、偏擺程度、機床性能等記得爛熟於心。

即便如此,刀具都有一個安全生產的範圍值,在範圍之內取不同的值,生產出來的產品可能會有比較完美、接近完美和完美之間的差距。在長期的工作當中,羅偉忠憑藉豐富的經驗會先取一個值,然後使用他的獨門秘笈——聽音辨

”於是他進入了這家生產機器人的數控公司,從學徒做起。

“平時幹的都是打雜,清理鐵屑之類的雜事。”時間一晃又是半年,羅偉忠還是沒能真正接觸到數控,他有些著急,原先承諾讓他實操的主管也已離開。羅偉忠感覺自己離原來的目標越來越遠,他在患得患失之間考慮轉行,但他又不甘心,於是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他找到廠長談了自己的想法,“反正我也要走了,就想在走前多給自己一個機會。”

廠長被他的誠意和積極打動,答應給他實踐的機會。儘管心情激動,但真正到了實操數控機床時,他立馬變得小心謹慎,“數控機床太昂貴了,一旦操作不當引起撞擊,原本設計、調控精密的機床就會產生誤差,可能就再也調不好了。”他感覺壓力倍增。

在師傅的指導下他進行了第一次實踐,“師傅調好了機床的參數,然後說‘你執行吧’。”懷著興奮的心情,羅偉忠在打雜近1年後終於親自動手操作了心心念念的數控機床。他也暗自跟自己較勁,“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他告訴自己要多努力一點、多努力一點。在清理機器之余,羅偉忠時常在一旁偷師,借著給師傅搞清潔的機會請教問題。他也沒少挨白眼,一些師傅因為“教會了徒弟,餓死師傅”的觀念而提防著他,總是找個藉口叫他去幹些其他的活,不過他也遇到了肯教他的貴人。

下班之後,他反復程式設計、調整產品的生產參數,優化流程,把自己的程式設計拿給師傅看,再從中找到差距,不斷優化自己的設計。

就這樣,2010-2014年,羅偉忠在這家公司服務了4年,在這4年中,他成長迅速,基本上完全瞭解了手工程式設計,對作業系統、數控機床已能熟練操作。

操作高精密機床

經過4年的磨煉,原來這家公司已經不能滿足羅偉忠更上一層樓的技術追求,他在尋求更大的平臺。此時,廣州數控伸出了橄欖枝,承諾羅偉忠可以在這個大舞臺上自由發揮,而廣州數控更加豐富的數控機床、更加精密的五軸生產機床等硬體吸引著羅偉忠。於是他加入到這個大團隊。

新的平臺有新的挑戰,在前東家,羅偉忠更多的是手動程式設計,而如今他要操作更加複雜、精密的機床,需要電腦程式設計。下班後、週末時間,他一頭紮進程式設計裡,通過軟體類比不斷優化生產參數,力求將產品打磨到完美。

完美的程式設計還要加上完美的執行才可能生產出完美的產品,羅偉忠面對的產品生產機床會用到20多把刀具。如何把刀具的參數設置得恰到好處,讓它們彼此良性協作,是羅偉忠必須解決的問題。他把幾十把刀具的技術參數、偏擺程度、機床性能等記得爛熟於心。

即便如此,刀具都有一個安全生產的範圍值,在範圍之內取不同的值,生產出來的產品可能會有比較完美、接近完美和完美之間的差距。在長期的工作當中,羅偉忠憑藉豐富的經驗會先取一個值,然後使用他的獨門秘笈——聽音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