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淩雲司法局邏樓司法所加強社區服刑人員管理

平安百色網淩雲訊(通訊員 姚俊英)為深化社區矯正教育管理, 提高社區矯正工作品質。 4月26日上午, 淩雲縣司法局邏樓司法所組織該鎮16名社區服刑人員進行集中教育學習和參加公益勞動。

今年以來, 邏樓司法所深入貫徹落實和嚴格遵循《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廣西壯族自治區社區矯正實施細則》, 結合該鎮矯正工作實際, 採取多種措施切實加強對社區服刑人員的監管教育, 切實督促社區服刑人員遵守日常監管規定, 保證社區矯正工作落到實處, 維護轄區的社會穩定。

“嚴”字當頭, 強化日常工作管理。

規範每週電話彙報和每月思想彙報, 認真開展每月走訪談話, 激勵服刑人員放下思想包袱, 增強自信;及時瞭解每名社區服刑人員的生產、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 盡力説明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掌握並糾正不利於進行矯正工作的苗頭, 將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

制定實施集中教育學習制度。 為防止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虛管、再犯罪等問題發生, 邏樓司法所制定了該鎮社區服刑人員集中教育學習及服務活動的實施方案。 通過制定和實施教育學習及服務活動制度, 旨在進一步改進社區服刑人員不良心理和行為, 不斷培養提高社區服刑人員的法律意識、公益勞動意識、服務意識、服刑意識,

不斷提高矯正品質和矯正效果。

每月開展一場集中教育學習。 以自主學習為主導, 集中教育為輔, 集中教育學習活動採取根據需要臨時組織安排和定時開展兩種方式進行。 通過每個月的組織集中學習, 讓社區服刑人員瞭解社區矯正管理制度的相關規定, 瞭解法律知識, 警鐘長鳴, 有助於使服刑人員進一步端正改造態度, 進一步樹立服刑人員的服刑意識和法律意識, 不斷增強自覺服從監管意識, 加強改造, 全面接受社區矯正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確保了矯正工作在思想層面上取得實效。

每月進行一次公益勞動。 通過開展社會公益勞動, 增強社區服刑人員的責任意識、服務意識、紀律意識和集體觀念, 激發和培養他們對社會的關愛,

為提升美化鄉村人居壞境、建設美麗家園活動盡點綿薄之力, 讓他們更好的融入到人民群眾生活中, 不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而受到周圍群眾的歧視, 爭取早日順利回歸社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