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世乒賽即將打響 團體賽鬥勇還要鬥智

瑞典世乒賽將於當地時間4月29日打響, 乒乓盛宴馬上開啟, 球迷怎能錯過?據報導, 出征本屆世乒賽團體賽的中國女乒, 準備了80多個“怎麼辦”, 以應對賽場上的突發狀況。 放眼世界乒壇, 中國女乒的整體實力可謂罕逢敵手, 如此謹慎, 有必要嗎?

競技體育, 其實不止運動技巧的比拼。 球員單挑, 看點是兩人鬥智鬥勇;團體對抗, 門道在雙方排兵佈陣;後勤保障, 則是幕後團隊的明爭暗鬥……

2006年世界盃足球賽1/4決賽, 德國隊與阿根廷隊120分鐘戰成1∶1。 點球決戰前, 德國隊門將教練柯普克遞給門將萊曼一張小紙條, 寫滿了對方球員的罰球習慣及提示,

而後者不負所托, 撲出兩記點球, 幫助本隊晉級。 這張被萊曼塞進球襪的小紙條, 堪稱襪子裡的“錦囊妙計”, 成了足壇一段佳話。

如果說單場比賽, 憑著一腔血勇可以左右勝負, 那麼類似系列賽、賽會制比賽, 則更需要謀略助戰。

本賽季美職籃(NBA)季後賽迄今為止, 最讓人意外的莫過於鵜鶘隊輕鬆將開拓者隊淘汰出局。 兩隊常規賽戰績僅差一個勝場, 當家球星也都正值當打之年, 帳面實力相差無幾, 輿論也一邊倒地看好防守表現更好的開拓者隊。 但比賽中, 開拓者隊不僅沒能限制住對手, 反而是主將利拉德遭遇高位夾擊, 效率低下, 甚至還發出“從沒見過這樣的防守”的哀歎。 開拓者隊主帥金特裡將“頭功”給了防守助教埃爾曼:“我們的防守策略能正確制定,

可以說全是他的功勞。 ”

只論帳面實力, 仿佛紙上談兵。 競技場上的差距往往沒有想像中那麼明顯, 雙方比拼更多的是賽前準備是否充分、賽場執行能否到位。 “你有張良計, 我有過牆梯”, 競技場上以弱勝強的案例從來不少, 所以越是實力占優, 越要小心謹慎, 做好應對困難的準備。

出征世乒賽團體賽, 國乒立足衛冕冠軍和鍛煉新人的目標, 也做足了打硬仗、打惡仗的準備。 不斷提升整體實力, 增強球員心理素質, 每臨大賽制定應急預案, 根據賽況及時調整, 這也是國乒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