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新鮮事」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邁上新征程!成都銀行交出漂亮成績單

時代激蕩人心, 機遇催人奮進!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 是改革開放40周年, 是成都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的關鍵一年。

截至目前, 成都市的多項金融指標位居西部第一, 甚至已經趕超東部發達城市, 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站在新起點, 成都銀行將以更強使命融入全市發展大局, 以更高目標做強做優做大綜合實力, 以更快步伐瞄準一流追趕跨越, 以更優作風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全力打造與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能級相匹配的金融層位, 努力為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西部金融中心貢獻成都銀行力量。

“遵循金融發展規律, 構建現代金融生態, 到2022年, 建成立足四川、服務西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西部金融中心。 ”4月19日, 成都《關於進一步加快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的若干意見》和《建設西部金融中心行動計畫》正式出臺,

這兩份檔不僅是成都為推進西部金融中心建設第一次出臺的綱領性、全域性、宏觀性檔, 更為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設作出了頂層設計。 自此, 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設邁上了新征程。 而就在兩份檔出臺一周後, 近日, 本土上市銀行——成都銀行2017年報出爐。 這既是成都銀行上市以來交出的首份年報, 更是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新征程上的第一份“成績單”。

作為全國2017年唯一A股IPO過會、2018年首家上市的銀行機構。 成都銀行2017年報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基本每股收益均保持較快增長。 年報顯示, 截至2017年末, 公司總資產4345.39億元, 增長20.3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249.52億元,

增長13.87%;不良貸款率1.69%, 較2016年下降0.52個百分點。

當前, 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複雜嚴峻, 銀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分化加速、風險上升。 面對經營過程中的諸多不利因素, 成都銀行逆勢上揚跑出了加速度。 年報顯示, 2017年成都銀行淨利潤大幅增長, 實現營業收入96.54億元, 增長11.9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09億元, 增長51.64%。

邁進2018年, 成都銀行的“成績單”則更顯亮眼。 同期披露的成都銀行2018年一季報顯示, 成都銀行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基本每股收益均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實現營業收入25.69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23.59%;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32億元, 較去年同期增長20.45%。

這張“成績單”無疑是成都銀行抓發展、化風險、夯基礎, 切實“真抓實幹”得來的“戰績”。

自1996年成立以來, 該行一直秉持“服務地方經濟, 服務小微企業, 服務城鄉居民”的市場定位, 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 憑藉業務特色及競爭優勢, 在實現自身規模、效益、品質協調發展的同時, 更為全市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民生福祉做出了積極貢獻。

春來潮湧東風勁, 砥礪前行正當時。 在新征程上, 成都銀行仍將馳而不息、久久為功, 以更大的發展志氣、更強的創新意識, 助力成都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家西部金融中心。

為實體經濟提供源頭活水 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

實體經濟是國民經濟的主體,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

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 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宗旨和天職。 成都建設國家西部金融中心大會指出, “必須堅持把更好服務實體經濟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想實體經濟之所想, 急實體經濟之所急, 為實體經濟提供源頭活水。 ”

作為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的成都銀行自成立以來就勇挑金融要素保障重擔, 積極服務實體經濟。 近年來, 該行持續深入研究落實資金要素保障方案, 不僅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蓉歐+”戰略, 更傾力支持天府新區建設、全市優勢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在對接國家、省、市級重大建設戰略方面, 成都銀行多措並舉推動金融政策與宏觀區域規劃有效對接。 2017年,成都銀行緊跟“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專案清單,聚焦重點企業、重要領域和重大項目發力,開闢重點專案審批綠色通道,創新金融服務方案。同時,該行還積極支持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切實回應“蓉歐+”戰略,推出“進口代付”“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融資”兩項新產品,為外貿企業“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撐。此外,在天府新區成都片區建設過程中,成都銀行也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保障,該行用於支援天府新區重點項目建設的授信金額已達上百億元。

在支持全市優勢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成都銀行深入研究西部產業佈局優化方案,引導分支機搆發展與當地園區產業佈局相關的特色業務,支援園區產業鏈集群發展,提供資金扶持。同時,該行還助力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將資訊化行業、科創型企業、產業園區作為重點支援業務領域。此外,成都銀行還分行業制定了金融服務方案,深化與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生物科技等10個優勢行業的合作,以授信為導向,通過行業信貸支援政策助力經濟結構調整,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

優化服務解企業燃眉之急 高效推進小微轉型升級

作為成都地區的本地商業銀行,成都銀行在充分瞭解當地小微企業客戶需求方面具備天然優勢。為推進小微業務的發展,成都銀行整合全行優勢資源,成立了中小企業部,專門設立了三家中小企業專營支行,並在12家直屬支行設立中小銀行部,培養建立專業人才隊伍,專注為小微企業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務。

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面,成都銀行深入貫徹國家支援小微企業的相關政策要求,研究電子資訊、軌道交通、生物醫藥和汽車製造等多個市重點行業,篩選出近4000戶小微企業,集中有限資源進行重點支援。同時,開闢“審批綠色通道”,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實施貸款利率優惠政策,並通過引入財政貼息、擔保補貼、貸款應急周轉資金等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開發專屬金融產品,促小微降本增效。針對小微企業“輕資產、弱抵押”的特點,成都銀行推出“雙創貸”“科創貸”“壯大貸”等差異化創新金融產品,滿足不同類型企業從初創、發展到壯大等不同階段的融資需要,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本地優質企業提供綜合融資服務。自創新金融產品推出以來,成都銀行已累計運用並支援企業超過400戶,支持信貸金額近50億元。

搭建“政銀企”三方服務平臺,拓寬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管道。成都銀行積極與政府相關產業部門聯繫,將目標客戶鎖定為優勢行業的優質小微企業,採取召開銀企對接會、上門服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向企業提供便捷優惠的融資服務。對小微企業業務實施管理流程和審批流程再造,通過“一次盡調、一次審核、一次審批”,大大縮短貸款決策鏈,提高審批效率。近年來,成都銀行小微貸款餘額、貸款戶數、申貸獲得率等指標均保持在較高水準,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歷年均實現了“三個不低於”的監管目標。

滿足市民多元金融需求 服務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

隨著收入水準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升級及消費模式的轉變,我國居民對個人住房貸款、銀行卡等消費金融產品及個人理財服務等金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已成為商業銀行業務的重要增長點。而作為成都人的“市民銀行”,成都銀行始終堅持“親民便民惠民”理念,將個人金融業務作為戰略發展重點之一,做優做精做強傳統個人金融產品,滿足市民多元金融需求,助力成都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

據悉,成都銀行推出的芙蓉錦程系列銀行卡,提供的特惠商戶折扣涵蓋了生活娛樂各個方面,以保證用戶享受到獨家刷卡優惠。其中,已連續多年獲得“成都市民最喜愛銀行卡”稱號的芙蓉錦程金卡,不僅免開戶工本費、換卡費、年費、帳戶管理費,而且在全球任何一台貼有銀聯標識的ATM機上正常跨行取款,均免收ATM跨行取款手續費。

此外,成都銀行還打造了生活繳費全覆蓋的便民自助繳費平臺——E城通,滿足市民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各項繳費需求。目前,該行已建成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電話銀行、自助銀行于一體的完善電子管道服務體系,搭載便民繳費平臺E城通,實現了7×24小時全天候服務。

2017年,成都銀行已在超過170個營業大廳、80餘個自助銀行和21個地鐵站內設置自助區,在近500個社區和300餘個連鎖超市完成“E城通”平臺終端布放。無論是公交次卡、天府通充值、電卡充值、交通罰款繳納、煤氣費繳納、電費繳納、水費繳納、廣電充值,還是固話充值、手機充值、中小學學費繳納等都能在“E城通”一站式辦理,為市民提供真正的零距離金融便民服務,覆蓋近50萬戶居民,惠及人群達130萬。

為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成都銀行還全面升級線上客服系統,並在網上銀行、微信銀行、手機銀行APP上全面推出。該系統融合了線上客服、智慧型機器人、手機終端應用、知識庫、大資料分析等特色功能。通過電子管道有效實現客戶分流,提升個人網銀、手機銀行、企業網銀等電子服務管道的使用者體驗。

2017年,成都銀行緊跟“一帶一路”建設的重點專案清單,聚焦重點企業、重要領域和重大項目發力,開闢重點專案審批綠色通道,創新金融服務方案。同時,該行還積極支持成都自貿試驗區建設,切實回應“蓉歐+”戰略,推出“進口代付”“短期出口信用保險融資”兩項新產品,為外貿企業“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撐。此外,在天府新區成都片區建設過程中,成都銀行也提供了強有力的金融保障,該行用於支援天府新區重點項目建設的授信金額已達上百億元。

在支持全市優勢產業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面,成都銀行深入研究西部產業佈局優化方案,引導分支機搆發展與當地園區產業佈局相關的特色業務,支援園區產業鏈集群發展,提供資金扶持。同時,該行還助力創新驅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將資訊化行業、科創型企業、產業園區作為重點支援業務領域。此外,成都銀行還分行業制定了金融服務方案,深化與裝備製造、電子資訊、生物科技等10個優勢行業的合作,以授信為導向,通過行業信貸支援政策助力經濟結構調整,服務經濟高品質發展。

優化服務解企業燃眉之急 高效推進小微轉型升級

作為成都地區的本地商業銀行,成都銀行在充分瞭解當地小微企業客戶需求方面具備天然優勢。為推進小微業務的發展,成都銀行整合全行優勢資源,成立了中小企業部,專門設立了三家中小企業專營支行,並在12家直屬支行設立中小銀行部,培養建立專業人才隊伍,專注為小微企業提供特色化的金融服務。

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面,成都銀行深入貫徹國家支援小微企業的相關政策要求,研究電子資訊、軌道交通、生物醫藥和汽車製造等多個市重點行業,篩選出近4000戶小微企業,集中有限資源進行重點支援。同時,開闢“審批綠色通道”,提高貸款審批效率,實施貸款利率優惠政策,並通過引入財政貼息、擔保補貼、貸款應急周轉資金等扶持政策,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開發專屬金融產品,促小微降本增效。針對小微企業“輕資產、弱抵押”的特點,成都銀行推出“雙創貸”“科創貸”“壯大貸”等差異化創新金融產品,滿足不同類型企業從初創、發展到壯大等不同階段的融資需要,為不同發展階段的本地優質企業提供綜合融資服務。自創新金融產品推出以來,成都銀行已累計運用並支援企業超過400戶,支持信貸金額近50億元。

搭建“政銀企”三方服務平臺,拓寬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管道。成都銀行積極與政府相關產業部門聯繫,將目標客戶鎖定為優勢行業的優質小微企業,採取召開銀企對接會、上門服務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向企業提供便捷優惠的融資服務。對小微企業業務實施管理流程和審批流程再造,通過“一次盡調、一次審核、一次審批”,大大縮短貸款決策鏈,提高審批效率。近年來,成都銀行小微貸款餘額、貸款戶數、申貸獲得率等指標均保持在較高水準,大力支持小微企業發展,歷年均實現了“三個不低於”的監管目標。

滿足市民多元金融需求 服務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

隨著收入水準的提高、消費結構的升級及消費模式的轉變,我國居民對個人住房貸款、銀行卡等消費金融產品及個人理財服務等金融服務的需求日益增加,已成為商業銀行業務的重要增長點。而作為成都人的“市民銀行”,成都銀行始終堅持“親民便民惠民”理念,將個人金融業務作為戰略發展重點之一,做優做精做強傳統個人金融產品,滿足市民多元金融需求,助力成都建設高品質和諧宜居生活城市。

據悉,成都銀行推出的芙蓉錦程系列銀行卡,提供的特惠商戶折扣涵蓋了生活娛樂各個方面,以保證用戶享受到獨家刷卡優惠。其中,已連續多年獲得“成都市民最喜愛銀行卡”稱號的芙蓉錦程金卡,不僅免開戶工本費、換卡費、年費、帳戶管理費,而且在全球任何一台貼有銀聯標識的ATM機上正常跨行取款,均免收ATM跨行取款手續費。

此外,成都銀行還打造了生活繳費全覆蓋的便民自助繳費平臺——E城通,滿足市民日常生活中所面臨的各項繳費需求。目前,該行已建成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微信銀行、電話銀行、自助銀行于一體的完善電子管道服務體系,搭載便民繳費平臺E城通,實現了7×24小時全天候服務。

2017年,成都銀行已在超過170個營業大廳、80餘個自助銀行和21個地鐵站內設置自助區,在近500個社區和300餘個連鎖超市完成“E城通”平臺終端布放。無論是公交次卡、天府通充值、電卡充值、交通罰款繳納、煤氣費繳納、電費繳納、水費繳納、廣電充值,還是固話充值、手機充值、中小學學費繳納等都能在“E城通”一站式辦理,為市民提供真正的零距離金融便民服務,覆蓋近50萬戶居民,惠及人群達130萬。

為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成都銀行還全面升級線上客服系統,並在網上銀行、微信銀行、手機銀行APP上全面推出。該系統融合了線上客服、智慧型機器人、手機終端應用、知識庫、大資料分析等特色功能。通過電子管道有效實現客戶分流,提升個人網銀、手機銀行、企業網銀等電子服務管道的使用者體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