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騰訊入場新零售,刷臉就能買買買!

賦能零售業態, 近來又成為各大巨頭佈局賽道的焦點, 這個有著萬億市場的超級蛋糕, 阿裡、騰訊也都展開了各自的爭奪。

早在去年,

騰訊就和步步高、萬達展開合作, 通過資本運作開始了這方面的佈局。

馬化騰早就表示, 騰訊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互聯網能力和商業工具, 來解決種種問題, 讓零售商更貼近消費者, 以新數位化運營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 騰訊智慧零售生態

在智慧零售的嘗試中, 騰訊扮演的角色, 是“水電煤”和“工具箱”。

距離4月12日, 馬化騰在2018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 提出的“一三五七”戰略, 不到兩周的時間, 微信支付就和韓國知名化妝品牌悅詩風吟, 就開出了第一家智慧零售門店。

騰訊智慧零售的路僅僅剛剛開始。

4月25日, 在上海美羅城內的悅詩風吟店內, 鋅財經不僅體驗了最新的智慧零售, 並對騰訊內部微信支付、天天P圖和優圖實驗室的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01

美妝上臉智慧測膚的演算法還需要訓練

對於悅詩風吟第一家智慧零售門店的推出, 雙方的準備時間, 僅僅不到2個月。

“現在全球也沒幾家智慧零售門店, 現在服裝類目在合作的只有傑克鐘斯。 ”微信支付時尚品牌行業運營總監盧永輝表示,

智慧零售在國內還屬於探索階段, 和國外品牌的合作, 也還在拓展階段。

就現場觀察而言, 智慧零售並沒有對門店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造, 除了支付環節嵌入了微信支付的掃碼支付、掃臉支付, 對場地的核心改造, 主要是增加了AR魔鏡。

AR魔鏡的功能, 包括三大功能, 肌膚測試、快速上妝和智慧推薦。

根據現場女性消費者的體驗來看, 智慧零售門店, 將原有導購詢問、商品挑選、試用體驗和最終取貨、支付的環節進行了拆分和補充。

消費者可以自助在AR魔鏡前, 首先進行肌膚測試, 結合一些簡單的問答, 魔鏡會匯出消費者的皮膚狀況, 推薦適合產品。 隨後, 消費者可以通過魔鏡上妝功能, 預覽上妝效果;最後根據個人喜好, 也可以結合導購意見, 進行刷臉支付。

當然, 這裡一切的前提是先註冊會員, 借助微信掃一掃, 和微信小程式, 成為品牌會員, 僅僅只要1分鐘。

智慧上妝的另一個好處就是, 同時可以操作多種化妝品。 據瞭解, 女性購物很少只看一款產品,

而實現選擇的多樣化, 能夠增加女性的購物欲, 同時能夠將原本十分鐘左右的上妝時間, 壓縮到幾秒鐘。

但就現場體驗效果而言, 硬體設備和演算法模型的準確率和效果, 還有待提升, 比如向女性使用者推薦男性護膚產品, 比如檢測報告不夠準確等。

騰訊優圖實驗室產品負責人周可菁坦言,人臉識別在零售場景下的應用體現是多樣化的,比如針對“無人零售的場景”及“有人值守的場景”就有所不同。

悅詩風吟的門店屬於“有人值守的場景”,對於人臉識別來說需要保證精准性和強魯棒性。比如在複雜的光源、多變妝容等各種複雜的場景中,都可以精准識別,完成支付。

但是在無人零售的場景中,會對人臉識別技術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如“活體檢測”,“3D人臉識別”,前者的加入也是為了防止惡意的攻擊行為。

最好是,還具有“快速上妝”的功能,就像人們用“天天P圖”美化自己的照片或更改服飾那樣,你不需要真的去試用很多人試用過的樣品,魔鏡會迅速展示你的不同妝容效果,幫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比如說我們做美妝,就觀察到,在很多美妝店裡,女生選擇唇彩顏色,都會進行試色,這都是由個人主觀評價,不斷地進行選擇。我們和悅詩風吟整合智慧門店,也是希望有一個逐步整合的過程。” 天天P圖專案負責人高雨說。

但是,對品牌來說,微信的生態和系統才是他們最看重的。

02

技術和系統的升級,未來才能反哺供應鏈

“第一,用我們的各種能力,包括我們的廣告推薦,去幫他引導用戶客流到線下門店。第二,到店後體驗升級,體驗做得好的話,很容易轉化。”盧永輝說。

但零售行業數位化轉型,以及零售支付中的體驗上還處於探索階段,而且零售的傳統使用者,在經營模式和思維模式上,與互聯網平臺型公司依然有較大的差別。

“比如說做APP,做小程式到店,做卡券的發放、運營,做了這些事情之後,我們發現銷售增加了8-9%,可是卻投入了很多人力,本來組織就很累了,現在還要加班多做這些工作。那接下來再提升10-15%,可能還要做更多工作。” 騰訊公司副總裁林璟驊說。

要知道,當年傳統企業網站和管理系統的升級,就養活了無數協力廠商服務公司,大到金蝶,小到路邊的網路公司,都曾經在這個市場中掘金。

產業升級,是常聊常新的老話題,只不過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式,因為騰訊社交上的優勢,成了過去幾年的風口,其核心是使用者資料的獲取和挖掘。

零售業的一句老話:零售業只有交易資料,沒有使用者資料。

這也是傳統零售和電商最大的區別,在電商的交易過程中,大部分環節都是可以實現資料化的,交易、支付、使用者停留時間、決策時間,甚至物流和倉儲都逐漸在電商升級過程中,被資料化了。

當然如今線上幾乎所有平臺都在玩的推薦演算法,未來也會在實體零售場景被應用到。

林璟驊表示,“零售產業就像我們剛剛從報紙轉到PC網站的時代,或者說剛剛從PC網站變成新聞APP的時代,我覺得使用資料和推薦技術還是比較原始的情形,我比較樂觀,進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那麼慢。”

但恐怕一台AR魔鏡或者電子螢幕,不足夠解決所有智慧零售的場景,而即使只在美妝、服裝行業,比如在零售場景裡增加智慧硬體設備、感測器、AI技術,目前來看,是比較可行的方案。

騰訊優Mall智慧零售系統,將“刷臉支付”“客群管理”“動線分析”“智慧監控”等一整套能力,覆蓋門店的各個環節。

比如VIP到店提醒功能,顧客在進入門店時,系統會對店員發出顧客到店的資訊,提醒店員進行接待。

動線分析功能可以分析顧客在店內的軌跡是什麼樣子,為門店陳列優化佈局提供依據。當然還能有更具體的行為分析,比如客戶對一雙鞋,反復拿起又放下,通過對這一系列行為的觀察,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推薦依據。

不僅提升用戶體驗,還能減少其他風險。

以慣偷識別為例,優Mall系統可以對非法人員進行建庫,當小偷等非法人員走入店內,系統會發出告警。

目前騰訊優Mall系統已經和百麗集團達成合作,在深圳的一家門店已經落地應用。

就能否反哺零售供應鏈,盧永輝給到的回答是,現階段微信支付對單店體驗的改造、提升和優化線下門店的體驗、購物、支付流程,在覆蓋地區有一定規模的門店之後,對供應鏈的提升和改造才能夠落實。

悅詩風吟表示,在未來數月裡,智慧門店數將覆蓋微信支付使用率較高的諸多南方城市。

那麼這樣的賦能,如何在各個行業實現,而非僅僅的點單突破?

03

開放為基礎,投資和賦能同時前進

如前文所說,騰訊智慧零售的業務線,已經包含了服裝、超市、生鮮等零售行業。

但這樣的行業合作,不僅僅要解決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品牌購物流程、消費習慣的問題,還包括了不同場景、不同用戶個性、消費習慣的個性化差異問題。

所以,結合了騰訊內部包括騰訊優圖、天天P圖及騰訊社交廣告等不同的業務線,將如何一同應對?

“我們在春節後成立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部門的角色就是幫助我們,去協調公司所有2B的“工具箱和水電煤”工具,統一提供給商戶,把這些能力做整合。”

盧永輝解釋,目前和零售商的合作,都處在探索階段,不同的零售商需要不同的能力,結合外部的集成商,一同開發近似定制的方案。

簡單的理解是,Case by Case的做法,但在未來,這樣定制方案可能會被通用方案所替代。

以悅詩風吟的智慧零售店為例,AI實驗室優圖提供了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的賦能,天天P圖或者QQ,則能夠借助社交和增值服務,説明商戶在藍海獲客,微信支付通過支付管道連接線上和線下。

高宇說,“關於到店、註冊、關係維護、銷售,大部分商家都有,這部分的需求其實是可以複製的。但是基於不同領域會做不同的解決方案,尤其是不同品牌之間的外掛程式。”

以天天P圖在美妝領域的應用為例,在AR相機識別之後,天天P圖能夠掛上不同的東西,比如睫毛、唇彩、妝容,但是究竟是賣韓式、日式,還是歐美風,就需要結合品牌商的定位和素材。

比如說小程式的框架、微信支付掃碼作為碼的構成、POS機改造的原則,是可以在接住通用型平臺進行推進和複製。但並非所有的定制化方案,都能夠進行複製,比如說傑克鐘斯的定制螢幕,就很難複製到其他的業態。

騰訊投資的哲學——絕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少數股權參與,維持本來優秀的公司和管理團隊的經營能力,並再進一步幫助這些公司做的更好。

而聚焦到零售企業,林璟驊說,“我覺得我們在這個點上,並沒有說不投資,或者說停止投資,而是說一直以來我們的態度是一致的,在行業裡面我們認可的、認同的,有比較好的經營能力,有比較強的數位化意願和願意投入的企業,我們比較容易跟它產生更多的共鳴。

投資它們,無論是從戰略上說,推動行業數位化進程,還是從財務上講,得到不錯的回報,我們都相對比較有信心。同樣,我們整個投資的哲學沒有變。“

零售賽道的大戰,剛剛開始。

問答

微信支付時尚品牌行業運營總監 | 盧永輝

Q:智慧零售的落地和拓展如何?

A:這個是要分階段拓展的,前面一直說,所有的產品,像互聯網一樣,我們信奉的理念是快速反覆運算。現在屬於探索期,和商戶進行合作,一起去做這樣一個機器(AR魔鏡)。但是,在未來肯定會形成一些標準化的元件、外掛程式。現在只能先把前面的流程,一步步先做實做透,然後慢慢往上走。我們的目標,包括商戶追求的目標,更多的是服務使用者,使用者的體驗。

騰訊優圖實驗室產品負責人 | 周可菁

Q:人臉識別在當下場景似乎還不夠準確嗎?

A:平心而論,人臉識別會受到各種複雜環境的影響,比如一束強光打到我的臉上,我的臉就不是特別清晰。而且坐在美妝台前,各種攝像頭的閃光燈,會對人臉識別的精准度演算法造成影響,這種問題當前沒有辦法很好的解決。未來,硬體我們也會做反覆運算和升級,更好的適應不同的場景。

天天P圖專案負責人 | 高雨

Q:同樣的技術如何實現不同行業的賦能?

A:有的場景適合,有的場景不適合,不適合的場景就需要其他團隊來做支援,針對垂直領域的需求,去找到公司內精准的服務物件,再去圍繞服務做解決方案。

但在行業內,解決方案是可以複製的。以天天P圖為例,比如同樣在美妝行業,有的賣韓妝、有的賣日妝,但是我們提供的能力,是往你臉上裝飾一些東西的能力,至於裝飾什麼,是商家自己定義了顏色、樣子的妝容。這是由騰訊的開放能力,商家的素材、商家的合作夥伴共同決定的。

飛議

❶ 零售行業的爭奪,從支付開始,已延伸到整個線下購物場景,將零售資料化、資訊化,正在一步步升級和完善。

❷ 互聯網巨頭的零售大戰,也被看作是資料和供應鏈的爭奪,騰訊的優勢依然是使用者數量和社交屬性,只是如何開放給零售企業,肯定不是一錘買賣那麼簡單。

文章 | 啟明

編輯 | 精衛

攝影 | 黃碩

手繪 | 精衛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騰訊優圖實驗室產品負責人周可菁坦言,人臉識別在零售場景下的應用體現是多樣化的,比如針對“無人零售的場景”及“有人值守的場景”就有所不同。

悅詩風吟的門店屬於“有人值守的場景”,對於人臉識別來說需要保證精准性和強魯棒性。比如在複雜的光源、多變妝容等各種複雜的場景中,都可以精准識別,完成支付。

但是在無人零售的場景中,會對人臉識別技術提供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如“活體檢測”,“3D人臉識別”,前者的加入也是為了防止惡意的攻擊行為。

最好是,還具有“快速上妝”的功能,就像人們用“天天P圖”美化自己的照片或更改服飾那樣,你不需要真的去試用很多人試用過的樣品,魔鏡會迅速展示你的不同妝容效果,幫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一款。

“比如說我們做美妝,就觀察到,在很多美妝店裡,女生選擇唇彩顏色,都會進行試色,這都是由個人主觀評價,不斷地進行選擇。我們和悅詩風吟整合智慧門店,也是希望有一個逐步整合的過程。” 天天P圖專案負責人高雨說。

但是,對品牌來說,微信的生態和系統才是他們最看重的。

02

技術和系統的升級,未來才能反哺供應鏈

“第一,用我們的各種能力,包括我們的廣告推薦,去幫他引導用戶客流到線下門店。第二,到店後體驗升級,體驗做得好的話,很容易轉化。”盧永輝說。

但零售行業數位化轉型,以及零售支付中的體驗上還處於探索階段,而且零售的傳統使用者,在經營模式和思維模式上,與互聯網平臺型公司依然有較大的差別。

“比如說做APP,做小程式到店,做卡券的發放、運營,做了這些事情之後,我們發現銷售增加了8-9%,可是卻投入了很多人力,本來組織就很累了,現在還要加班多做這些工作。那接下來再提升10-15%,可能還要做更多工作。” 騰訊公司副總裁林璟驊說。

要知道,當年傳統企業網站和管理系統的升級,就養活了無數協力廠商服務公司,大到金蝶,小到路邊的網路公司,都曾經在這個市場中掘金。

產業升級,是常聊常新的老話題,只不過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式,因為騰訊社交上的優勢,成了過去幾年的風口,其核心是使用者資料的獲取和挖掘。

零售業的一句老話:零售業只有交易資料,沒有使用者資料。

這也是傳統零售和電商最大的區別,在電商的交易過程中,大部分環節都是可以實現資料化的,交易、支付、使用者停留時間、決策時間,甚至物流和倉儲都逐漸在電商升級過程中,被資料化了。

當然如今線上幾乎所有平臺都在玩的推薦演算法,未來也會在實體零售場景被應用到。

林璟驊表示,“零售產業就像我們剛剛從報紙轉到PC網站的時代,或者說剛剛從PC網站變成新聞APP的時代,我覺得使用資料和推薦技術還是比較原始的情形,我比較樂觀,進展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那麼慢。”

但恐怕一台AR魔鏡或者電子螢幕,不足夠解決所有智慧零售的場景,而即使只在美妝、服裝行業,比如在零售場景裡增加智慧硬體設備、感測器、AI技術,目前來看,是比較可行的方案。

騰訊優Mall智慧零售系統,將“刷臉支付”“客群管理”“動線分析”“智慧監控”等一整套能力,覆蓋門店的各個環節。

比如VIP到店提醒功能,顧客在進入門店時,系統會對店員發出顧客到店的資訊,提醒店員進行接待。

動線分析功能可以分析顧客在店內的軌跡是什麼樣子,為門店陳列優化佈局提供依據。當然還能有更具體的行為分析,比如客戶對一雙鞋,反復拿起又放下,通過對這一系列行為的觀察,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推薦依據。

不僅提升用戶體驗,還能減少其他風險。

以慣偷識別為例,優Mall系統可以對非法人員進行建庫,當小偷等非法人員走入店內,系統會發出告警。

目前騰訊優Mall系統已經和百麗集團達成合作,在深圳的一家門店已經落地應用。

就能否反哺零售供應鏈,盧永輝給到的回答是,現階段微信支付對單店體驗的改造、提升和優化線下門店的體驗、購物、支付流程,在覆蓋地區有一定規模的門店之後,對供應鏈的提升和改造才能夠落實。

悅詩風吟表示,在未來數月裡,智慧門店數將覆蓋微信支付使用率較高的諸多南方城市。

那麼這樣的賦能,如何在各個行業實現,而非僅僅的點單突破?

03

開放為基礎,投資和賦能同時前進

如前文所說,騰訊智慧零售的業務線,已經包含了服裝、超市、生鮮等零售行業。

但這樣的行業合作,不僅僅要解決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品牌購物流程、消費習慣的問題,還包括了不同場景、不同用戶個性、消費習慣的個性化差異問題。

所以,結合了騰訊內部包括騰訊優圖、天天P圖及騰訊社交廣告等不同的業務線,將如何一同應對?

“我們在春節後成立智慧零售戰略合作部,部門的角色就是幫助我們,去協調公司所有2B的“工具箱和水電煤”工具,統一提供給商戶,把這些能力做整合。”

盧永輝解釋,目前和零售商的合作,都處在探索階段,不同的零售商需要不同的能力,結合外部的集成商,一同開發近似定制的方案。

簡單的理解是,Case by Case的做法,但在未來,這樣定制方案可能會被通用方案所替代。

以悅詩風吟的智慧零售店為例,AI實驗室優圖提供了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的賦能,天天P圖或者QQ,則能夠借助社交和增值服務,説明商戶在藍海獲客,微信支付通過支付管道連接線上和線下。

高宇說,“關於到店、註冊、關係維護、銷售,大部分商家都有,這部分的需求其實是可以複製的。但是基於不同領域會做不同的解決方案,尤其是不同品牌之間的外掛程式。”

以天天P圖在美妝領域的應用為例,在AR相機識別之後,天天P圖能夠掛上不同的東西,比如睫毛、唇彩、妝容,但是究竟是賣韓式、日式,還是歐美風,就需要結合品牌商的定位和素材。

比如說小程式的框架、微信支付掃碼作為碼的構成、POS機改造的原則,是可以在接住通用型平臺進行推進和複製。但並非所有的定制化方案,都能夠進行複製,比如說傑克鐘斯的定制螢幕,就很難複製到其他的業態。

騰訊投資的哲學——絕大多數的投資,都是少數股權參與,維持本來優秀的公司和管理團隊的經營能力,並再進一步幫助這些公司做的更好。

而聚焦到零售企業,林璟驊說,“我覺得我們在這個點上,並沒有說不投資,或者說停止投資,而是說一直以來我們的態度是一致的,在行業裡面我們認可的、認同的,有比較好的經營能力,有比較強的數位化意願和願意投入的企業,我們比較容易跟它產生更多的共鳴。

投資它們,無論是從戰略上說,推動行業數位化進程,還是從財務上講,得到不錯的回報,我們都相對比較有信心。同樣,我們整個投資的哲學沒有變。“

零售賽道的大戰,剛剛開始。

問答

微信支付時尚品牌行業運營總監 | 盧永輝

Q:智慧零售的落地和拓展如何?

A:這個是要分階段拓展的,前面一直說,所有的產品,像互聯網一樣,我們信奉的理念是快速反覆運算。現在屬於探索期,和商戶進行合作,一起去做這樣一個機器(AR魔鏡)。但是,在未來肯定會形成一些標準化的元件、外掛程式。現在只能先把前面的流程,一步步先做實做透,然後慢慢往上走。我們的目標,包括商戶追求的目標,更多的是服務使用者,使用者的體驗。

騰訊優圖實驗室產品負責人 | 周可菁

Q:人臉識別在當下場景似乎還不夠準確嗎?

A:平心而論,人臉識別會受到各種複雜環境的影響,比如一束強光打到我的臉上,我的臉就不是特別清晰。而且坐在美妝台前,各種攝像頭的閃光燈,會對人臉識別的精准度演算法造成影響,這種問題當前沒有辦法很好的解決。未來,硬體我們也會做反覆運算和升級,更好的適應不同的場景。

天天P圖專案負責人 | 高雨

Q:同樣的技術如何實現不同行業的賦能?

A:有的場景適合,有的場景不適合,不適合的場景就需要其他團隊來做支援,針對垂直領域的需求,去找到公司內精准的服務物件,再去圍繞服務做解決方案。

但在行業內,解決方案是可以複製的。以天天P圖為例,比如同樣在美妝行業,有的賣韓妝、有的賣日妝,但是我們提供的能力,是往你臉上裝飾一些東西的能力,至於裝飾什麼,是商家自己定義了顏色、樣子的妝容。這是由騰訊的開放能力,商家的素材、商家的合作夥伴共同決定的。

飛議

❶ 零售行業的爭奪,從支付開始,已延伸到整個線下購物場景,將零售資料化、資訊化,正在一步步升級和完善。

❷ 互聯網巨頭的零售大戰,也被看作是資料和供應鏈的爭奪,騰訊的優勢依然是使用者數量和社交屬性,只是如何開放給零售企業,肯定不是一錘買賣那麼簡單。

文章 | 啟明

編輯 | 精衛

攝影 | 黃碩

手繪 | 精衛

©本文版權歸“鋅財經”所有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