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些大學專業停招,砍掉專業幾百個,師生怎麼安置?

一所大學的這11個專業未來兩年會被停牌, 包括資訊工程, 物聯網工程, 應用物理學, 海洋工程與技術, 生物醫學工程, 物流管理, 市場行銷, 環境科學, 經濟統計學, 編輯出版學, 工業設計

也有很多省份撤銷了許多專業

包括

湖南:南華大學1個專業, 吉首大學3個專業, 衡陽師範學院7個專業等多所高校專業的點

江西:將要大刀闊斧砍掉近200個專業

遼寧:停招162個專業

山西:總數削減200個以上。

很多專業已經亮紅牌

專業退出後, 師生何去何從?

一項調研結果顯示, 越是“985”“211”等綜合性高校, 越是強調人才培養的寬口徑、厚基礎。 綜合性大學顯示了專業撤並的趨勢。 而專業退出後, 老師該何去何從呢?

如果把這些閒置教師調到其他緊缺專業當教師去, 其結果可能也不甚明朗。 相應的培訓、人員配置都面臨巨大的挑戰, 再或者就只能是教學改行政了。 這無疑會導致各大學的行政機構人員臃腫。

繼續當老師的路行不通, 只好考慮轉行。 大學教師一般都是碩士以上的學歷, 甚至更高。 如果以最基本的碩士來計算的話, 至少要讀6~7年的大學, 加上在大學任教的時間, 至少也在大學校園裡呆了10年左右。

對於長期生活在象牙塔里的讀書人來說, 真的要進入社會重新開始的話, 如何適應與學校裡完全不同的生存法則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沒有相關閱歷的學生就業不容易, 而教師要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也並不是手到擒來。 假設順利進入到了相關領域中, 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從頭開始的問題,

這其中的艱辛恐怕只有親自體會才能有深刻的感觸。

去年, 中山大學決定調整或暫停18個本科專業的招生曾引發過激烈的討論, 面對教師去向的問題, 該校的負責人表示, 學科是教師成長的路徑, 專業是學生就業的依據。 無論專業如何調整, 學科是始終存在的。 通過對學科組織形式進行整合, 全校都來為實現辦學目標貢獻力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