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隴原工匠|“電力蜘蛛俠”宋軍光:燦爛人生在平凡中綻放

​​個頭不高, 皮膚黝黑, 說話幹練, 待人誠懇。 42的歲宋軍光是國網蘭州供電公司配網帶電作業中心帶電作業班班長, 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配網帶電作業領軍人物、帶電作業技能大師和專家人才。 他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 但憑著一顆炙熱的心和對電力事業的執著追求, 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十多年如一日默默堅守。

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

和所有人一樣, 宋軍光經歷過新手到老手的過程,

這中間經歷的磨練、吃過的苦頭, 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 宋軍光能成為帶電作業班班長, 也非一日之功。 1998年, 宋軍光被分配至原蘭州供電局東崗供電分局工程班。 從部隊復原的他, 有著軍人強健的體魄, 雷厲果敢的工作作風, 這些優點成為他與配電作業工作結緣的先決條件。

​在工程班工作9個月後, 宋軍光不顧家人的反對, 從工程班調到帶電作業班。 他覺得, 帶電作業雖然是個新的技術領域, 但既然已經邁出了這一步, 就一定要弄出些名堂。

“剛到帶電作業班的時候, 班上只有五個人, 一台帶電作業車。 ”宋俊光回憶道, “什麼都沒有, 一切都從零開始。 ”

​在短短一年時間裡, 宋軍光和班友們馬不停蹄地參加各類培訓, 對每次的心得體會進行歸納總結, 爭取在有限時間內盡掌握理論知識與業務技能, 憑著數百次枯燥的練習和不懈的地努力, 他很快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骨幹。

事實上, 宋軍光的一身本領還源於他愛學、好學的習慣。 他的口袋裡時常裝有一個本子, 一個個知識點、技術難點等都記在本子上。 他常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幹這一行要不斷學習新知識, 業務技術沒有止境。 ”憑著對帶電作業的執著和熱愛, 宋軍光從未懈怠。 十年來, 他參與完成帶電作業21830次, 減少停電時戶數224741(時/戶), 幾乎每年磨破一百餘雙手套,

帶電作業次數在全省排名首位。

​潛心做事 用心做人

宋軍光, 人如其名。 尤其是那個“光”字, 似乎在冥冥中和他的職業有了一些巧合和默契。 從1998年參加工作至今, 19個年頭, 他把如歌的青春年華都奉獻給了光明的事業。 他從一名普通班員做起, 一步一個腳印,勤奮加上敬業,把前行的每一步都走的沉穩而堅實。

事實上,被稱為“電力蜘蛛俠”的配網帶電作業人員,並沒有想像中的高大上,反而是極其枯燥的。從事帶電作業之初,宋軍光每天就盯著幾個項目成百上千遍地操練,點點滴滴地總結和歸納,他硬是把自己練成了一個悟性特別高、協調性特別好的帶電作業能手。隨著時間推進,帶電作業的項目越來越複雜,宋軍光的技能水準也越來越高。看他操作的過程,謹慎小心之餘還有一份難得的自信和瀟灑。

​2015年6月24日,作為現場工作總指揮,宋軍光圓滿完成了由國網蘭州供電公司配網帶電作業中心組織牽頭的全國首次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配網帶電作業專案,填補了我國高海拔地區10千伏配網帶電作業的歷史空白。

“潛心做事,用心做人”,在跟他交談中,這是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只有認真負責,心無旁騖,才能肩負這項神聖的工作。

燈火璀璨 故事漫天

2010年4月14日,玉樹地震,宋軍光和同事們臨危受命,趕赴災區執行電力搶修任務。就在那段時間,他的岳父病故,他卻不能在身邊送最後一程。

​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作為黨員的宋軍光主動請纓,再赴災區支援電網重建。心中有大愛的人,總是充滿著責任與擔當;成長的路上,也自會有成功相伴。

2011年和2016年,他兩次捧回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配網帶電作業技能競賽個人全能第一名的獎盃。

他,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30多項新工具、新設備,5項技術成果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他,保持連續6300多天的安全生產紀錄,帶電作業萬餘次,產生經濟效益6700多萬。

他先後被評為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甘肅省技術標兵”、甘肅省電力公司“隴電工匠”、“先進班組長”等。

​匠心築夢 砥礪傳承

談及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宋軍光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堅持、創新和傳承。他說,不僅要在該發光的地方發光,在該發熱的地方發熱,更要精益求精,推陳出新。“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一項操作,沒有實踐經驗的積累很難做好。”宋軍光就是這樣,懷著一份敬畏心,將安全措施、作業方法研究透徹;懷著一份探索心,把扎實的技能基礎化成一根最好的保險繩。他的每一次成功,都填補了一項帶電作業的空白,為更多客戶解除了停電的困擾。

“點亮千萬盞燈,照耀一片天地。”這是宋軍光的座右銘,他用不平凡的業績照耀了別人,也讓他的青春魅力顯得更加燦爛。

一步一個腳印,勤奮加上敬業,把前行的每一步都走的沉穩而堅實。

事實上,被稱為“電力蜘蛛俠”的配網帶電作業人員,並沒有想像中的高大上,反而是極其枯燥的。從事帶電作業之初,宋軍光每天就盯著幾個項目成百上千遍地操練,點點滴滴地總結和歸納,他硬是把自己練成了一個悟性特別高、協調性特別好的帶電作業能手。隨著時間推進,帶電作業的項目越來越複雜,宋軍光的技能水準也越來越高。看他操作的過程,謹慎小心之餘還有一份難得的自信和瀟灑。

​2015年6月24日,作為現場工作總指揮,宋軍光圓滿完成了由國網蘭州供電公司配網帶電作業中心組織牽頭的全國首次3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區配網帶電作業專案,填補了我國高海拔地區10千伏配網帶電作業的歷史空白。

“潛心做事,用心做人”,在跟他交談中,這是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只有認真負責,心無旁騖,才能肩負這項神聖的工作。

燈火璀璨 故事漫天

2010年4月14日,玉樹地震,宋軍光和同事們臨危受命,趕赴災區執行電力搶修任務。就在那段時間,他的岳父病故,他卻不能在身邊送最後一程。

​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作為黨員的宋軍光主動請纓,再赴災區支援電網重建。心中有大愛的人,總是充滿著責任與擔當;成長的路上,也自會有成功相伴。

2011年和2016年,他兩次捧回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配網帶電作業技能競賽個人全能第一名的獎盃。

他,帶領團隊自主研發了30多項新工具、新設備,5項技術成果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他,保持連續6300多天的安全生產紀錄,帶電作業萬餘次,產生經濟效益6700多萬。

他先後被評為全國電力行業“技術能手”、甘肅省“五一勞動獎章”、“甘肅省技術標兵”、甘肅省電力公司“隴電工匠”、“先進班組長”等。

​匠心築夢 砥礪傳承

談及對“工匠精神”的理解,宋軍光認為,工匠精神就是堅持、創新和傳承。他說,不僅要在該發光的地方發光,在該發熱的地方發熱,更要精益求精,推陳出新。“我們的工作就是這樣,看似簡單的一項操作,沒有實踐經驗的積累很難做好。”宋軍光就是這樣,懷著一份敬畏心,將安全措施、作業方法研究透徹;懷著一份探索心,把扎實的技能基礎化成一根最好的保險繩。他的每一次成功,都填補了一項帶電作業的空白,為更多客戶解除了停電的困擾。

“點亮千萬盞燈,照耀一片天地。”這是宋軍光的座右銘,他用不平凡的業績照耀了別人,也讓他的青春魅力顯得更加燦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