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銀聯競爭掃碼支付,其實是在搶回使用者大資料庫!

去年12月, 銀聯正式發佈“銀聯二維碼支付標準”, 宣告加入戰局。 初步計畫在今年5月底前實現200萬商戶接入、17家全國性商業銀行上線二維碼支付功能。

銀聯相關負責人還透露, 屆時不排除像協力廠商支付機構一樣, 採取長達一年的消費滿減等優惠活動。 與此同時科長獲悉, 銀聯二維碼雲閃付將推出0.38%的超優惠費率!

銀聯此舉並非一時衝動, 而是看到了線上支付越來越普及的現象以及大量“個人記錄”的流失。

移動互聯網爆發, 為互聯網支付帶來更肥沃的土壤。 2012年3月, 支付寶打響搶佔線下支付市場的第一槍, 2015年下半年, 支付寶、財付通等在二維碼支付領域開始發力, 並屢屢拿出真金白銀的紅包和優惠活動增加使用者使用頻率, 增強使用者黏性。 2016年支付寶以52.3%佔據支付市場首位, 財付通以33.7%位列第二, 兩家支付巨頭佔據近90%的份額;拉卡拉、百度錢包、京東支付等位於第二梯隊,

瓜分到13%的市場份額;包括銀聯在內的250多家支付機構市場交易份額占比僅1.4%, 被列入其他。

而在2012年時, 我國線下銀行卡收單市場有8.9萬億元規模, 銀聯佔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 讓銀聯始料不及的協力廠商支付企業跑馬圈地速度之快沉痛打擊了銀聯, 銀聯的線下業務也開始被吞噬。

業務的侵蝕讓銀聯更加驚慌起來, 在經濟越來越數位化的今天, “個人記錄”成為了最有價值的貨幣。 丟失了業務就意味著大量的“個人記錄”丟失。 個人記錄包括昨天晚餐付的款, 每月按揭付款情況, 需要支付的利息等。 在金融交易過程中生成的大量個人資訊, 對於銀行與科技公司來說, 是至關重要的。

現在大資料的發展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像。 一個幫我吧全管道智慧客服平臺積累的資料就可以便利企業對客戶進行精准行銷, 更別提是每個企業都想瞭解的使用者金融記錄。 如果擁有了使用者個人金融記錄, 企業就可以將正確的產品推薦給正確的人, 以適合的價格推薦。

此外, 由個人記錄將會推算出使用者可支付的數字多少, 比如家庭貸款、汽車保險的多少, 這些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渴望得到的商業資訊。

文: 藍鯨TMT 楊珂

ID:PayPedi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