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如何培養人工智慧“大國工匠”

國家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政策上正持續發力。 不久前, 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人工智慧創新行動計畫》, 提出三大類18項重點任務, 並提出“三步走”目標, 到2030年, 高校成為建設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領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人才高地, 為我國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撐和人才保障。

在教育部最新公佈的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專案中, 人工智慧類專案達57個。

如何立足國家需求和產業需要, 培養人工智慧高端人才, 是高校共同面臨的課題。

專業建設步入快車道

“現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企業都在瘋狂搶人, 給畢業生開出高薪。 學院很多優秀畢業生都留不住, 放棄深造直接去企業工作了。 ”北京理工大學電腦學院院長、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黃河燕告訴記者。

近年來, 高校開設人工智慧相關專業的熱情持續高漲。

截至目前, 全國人工智慧直接相關本科專業布點489個, 相比2017年增加244%。

與此相對照的是, 根據高盛《全球人工智慧產業分佈》報告統計, 2017年全球新興人工智慧項目中, 中國佔據51%, 數量上已經超越美國。 但全球人工智慧人才儲備方面, 中國卻只有5%左右。

“目前, 國內人工智慧領域人才輸出供不應求, 高端人才儲備存在很大缺口。 加快專業建設步伐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人工智慧領域人才的迫切需求。 ”黃河燕認為, 專業建設上不能盲目, 一方面, 要按照國家和區域產業需求進行精准布點;另一方面, 每所學校要根據自己的學科積累, 結合自身優勢, 找准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的專業突破口, 重點建設一批特色專業。

近年來, 建立人工智慧一級學科的呼聲在學界不時發出。

此次計畫明確提出, “完善人工智慧學科體系, 推動人工智慧領域一級學科建設”。

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教授、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副理事長焦李成看來, 設立人工智慧一級學科是學科體系優化的第一步。 智慧學科具有引領性和普適性, 其一級學科的設立, 利於有針對性地培養人工智慧人才, 同時促進工、理、醫學等學科融合發展達到新高度。

“人工智慧學科覆蓋面廣, 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度高。 在學科建設上, 目前需要理順人工智慧與其他一級學科之間的關係, 在確保發展優質學科的同時避免重複建設。 ”黃河燕說。

據黃河燕介紹, 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已聯合20個相關學會、42所高校以及相關科研機構、企業,

經過近百次調研論證, 最終形成《“智慧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論證報告》。 報告建議, 設立“智慧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 下設5個二級學科, 分別是腦認知機理、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與理解、知識工程、機器人與智慧系統。

打造複合型人才培養模式

此次計畫提出, 重視人工智慧與電腦、控制、數學、統計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 探索“人工智慧+X”的人才培養模式。 同時, 提出明確的量化指標:到2020年建設100個“人工智慧+X”複合特色專業。

在焦李成看來, “人工智慧+X”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全域性和前瞻性。 “人工智慧技術是普適的基礎而非專用的方法, 更是教育3.0改革的核心技術,

任何傳統領域向前推進都需要與人工智慧相結合。 把人工智慧知識和技能滲透到各個專業的培養中, 可以進一步發掘各個學科、專業的潛力。 ”

作為教育部首批認定的新工科專案, 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資訊學院副院長李少遠的《以新工科建設為引領的“人工智慧”專業課程體系探索與改革》, 凝結了他多年來對人工智慧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目前的課程體系對人工智慧模組不夠聚焦, 課程設置缺乏系統性和連貫性。 現在迫切需要在頂層設計上打破傳統專業方向的壁壘, 形成全域性知識體系基礎設計, 建設平臺化課程譜系。 ”李少遠的改革思路是, 融合電子資訊學院各個專業方向的特色, 形成模組化設計, 初步面向虛擬實境、計算成像、大資料科學、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6個模組進行專門設計。

“高校人才培養滯後於產業界需求是普遍現象。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大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不能總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李少遠認為,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

打破校企人才培養“邊界”

計畫提出,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推廣實施人工智慧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案,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推動人才培養改革。

據瞭解,自2014年起,教育部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案,2017年,組織華為、騰訊、百度、英特爾等多家企業與高校實施了“面向人工智慧的雙創教育改革與實踐”“人工智慧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多核程式設計及人工智慧”等600多項人工智慧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企業提供資金、軟硬體支持1.3億元。

“要在理念層面真正認識到產學合作的重要性,高校要與企業共同打造人才培養實踐平臺。”焦李成介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惠普、北斗等企業聯合成立創新實驗室、研究中心。創新實驗室從應用項目開發、應用性學術競賽、創新項目研究等3個方面引導和培養學生,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專案開發當中去,從而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創新潛力。

黃河燕認為,要設置明確的考核指標對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進行評價。據黃河燕介紹,去年北京理工大學在教育部和工信部的指導下牽頭發起了資訊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該聯盟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委員會制定人才培養的相關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了協力廠商評價的作用。

更多相關資訊請查看:http://hegang.offcn.com/

公眾號請關注鶴崗中公教育(hgoffcn)

淺談2018黑龍江省考面試禮儀

不久前針對面試禮儀的問題,給了廣大考生三點建議,很多考生表示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面試禮儀方面的建議,結合上次總結的內容,在這裡在為廣大考生總結幾點,希望對大家準備面試有所幫助。

1.熱情自信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表現出人的內心活動。。在你進門之後,會向考官問好,打招呼;在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考官會用眼睛注視你觀察你。如果你的眼光遊移不定,逃避他的注視,這既表現你還比較拘謹,也表示你對於他的問題有一種自卑心理。如果你在向考官問好以及回答問題時都能熱情地注視考官,則顯示你既有堅定的性格又有自信心。一個人誠實與否,可以從他的眼睛裡反映出來。有的人會突然做出一些姿態轉移別人的眼神。而誠實的眼睛哪怕是避開別人,也會顯得是在認真地思考,而不是在打其它主意。

2.識別考官情緒

作為考生而言必須識別面試主考官的身體語言變化,從中獲得他內心深處的真正情緒。往往當面試者厭煩時:表現為坐立不安,眼看桌面的小東西,手指頭輕敲著桌面。這時候你可以試著改變話題或內容,將考官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你身上。當考官分神時:表現為眼睛在你身上到處遊移,或眼睛看著桌上的東西,這時,你說什麼他都沒有聽進去。當考官不太愉快時:通常表現為雙手在胸前交叉,身體向後靠,明顯地改變坐姿等。當考官聽了你的話感到有興趣時:表現為坐姿向前傾,接近你,眼睛注視著你,但偶爾也會發生恰巧這位面談者也精通身體語言而不表現出來。

3.學會察言觀色

最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一種面試者:他的臉上似乎洋溢著笑容,但眼睛中卻無一絲笑意。這笑意就是一種眼神中的光亮。如果始終不能改變他那雙變化的眼睛,就說明你還未能使他滿意。有人把這種面試者的臉叫做撲克臉,說他們毫無真實的表情,笑容仿佛是印在頭面上。但是,你要緊盯對方眼神動態的話,仍能測出其內心的變化。如果對方眼光黯淡,一雙眼睛仿佛收縮到眼眶中去了,說明他對你產生了不信任。特別是還會有其它舉動顯示他的這種心理,如他開始向下看手中的東西,表情嚴峻起來。如果對方對你的回答產生了厭煩,會有什麼表現呢?他會把視線拋到老遠的地方去,例如抬頭望天花板,側身注視窗外。不論你在說什麼,他都不會留心,他也許會嗯一兩聲,內心卻已在盤算另外的事了。這時,你應立即意識到自己說走了題或說得過於冗長,應設法趕快結束。有時對對方的提問不當或理解不了你的話也會使你產生防禦、抗拒的心理,但作為應試者,決不可也來這麼一番表情。交談的其它方面還包括你的聲音,要聽起來流暢、輕鬆、友好、自信,不要動用感歎語氣,或強求幽默,一切要自然。

初步面向虛擬實境、計算成像、大資料科學、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6個模組進行專門設計。

“高校人才培養滯後於產業界需求是普遍現象。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大學應該著重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不能總是被市場牽著鼻子走。”李少遠認為,關鍵是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必須具備的知識結構。

打破校企人才培養“邊界”

計畫提出,深化產學合作協同育人,推廣實施人工智慧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案,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推動人才培養改革。

據瞭解,自2014年起,教育部實施產學合作協同育人專案,2017年,組織華為、騰訊、百度、英特爾等多家企業與高校實施了“面向人工智慧的雙創教育改革與實踐”“人工智慧專業課程體系研究與實踐”“多核程式設計及人工智慧”等600多項人工智慧領域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以產業和技術發展的最新需求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改革,企業提供資金、軟硬體支持1.3億元。

“要在理念層面真正認識到產學合作的重要性,高校要與企業共同打造人才培養實踐平臺。”焦李成介紹,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與惠普、北斗等企業聯合成立創新實驗室、研究中心。創新實驗室從應用項目開發、應用性學術競賽、創新項目研究等3個方面引導和培養學生,讓學生可以參與到具有實際應用意義的專案開發當中去,從而快速提升科研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創新潛力。

黃河燕認為,要設置明確的考核指標對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進行評價。據黃河燕介紹,去年北京理工大學在教育部和工信部的指導下牽頭發起了資訊技術新工科產學研聯盟,該聯盟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委員會制定人才培養的相關評價體系,充分發揮了協力廠商評價的作用。

更多相關資訊請查看:http://hegang.offcn.com/

公眾號請關注鶴崗中公教育(hgoffcn)

淺談2018黑龍江省考面試禮儀

不久前針對面試禮儀的問題,給了廣大考生三點建議,很多考生表示希望能夠看到更多的面試禮儀方面的建議,結合上次總結的內容,在這裡在為廣大考生總結幾點,希望對大家準備面試有所幫助。

1.熱情自信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表現出人的內心活動。。在你進門之後,會向考官問好,打招呼;在提問和回答的過程中,考官會用眼睛注視你觀察你。如果你的眼光遊移不定,逃避他的注視,這既表現你還比較拘謹,也表示你對於他的問題有一種自卑心理。如果你在向考官問好以及回答問題時都能熱情地注視考官,則顯示你既有堅定的性格又有自信心。一個人誠實與否,可以從他的眼睛裡反映出來。有的人會突然做出一些姿態轉移別人的眼神。而誠實的眼睛哪怕是避開別人,也會顯得是在認真地思考,而不是在打其它主意。

2.識別考官情緒

作為考生而言必須識別面試主考官的身體語言變化,從中獲得他內心深處的真正情緒。往往當面試者厭煩時:表現為坐立不安,眼看桌面的小東西,手指頭輕敲著桌面。這時候你可以試著改變話題或內容,將考官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你身上。當考官分神時:表現為眼睛在你身上到處遊移,或眼睛看著桌上的東西,這時,你說什麼他都沒有聽進去。當考官不太愉快時:通常表現為雙手在胸前交叉,身體向後靠,明顯地改變坐姿等。當考官聽了你的話感到有興趣時:表現為坐姿向前傾,接近你,眼睛注視著你,但偶爾也會發生恰巧這位面談者也精通身體語言而不表現出來。

3.學會察言觀色

最令人擔憂的是這樣的一種面試者:他的臉上似乎洋溢著笑容,但眼睛中卻無一絲笑意。這笑意就是一種眼神中的光亮。如果始終不能改變他那雙變化的眼睛,就說明你還未能使他滿意。有人把這種面試者的臉叫做撲克臉,說他們毫無真實的表情,笑容仿佛是印在頭面上。但是,你要緊盯對方眼神動態的話,仍能測出其內心的變化。如果對方眼光黯淡,一雙眼睛仿佛收縮到眼眶中去了,說明他對你產生了不信任。特別是還會有其它舉動顯示他的這種心理,如他開始向下看手中的東西,表情嚴峻起來。如果對方對你的回答產生了厭煩,會有什麼表現呢?他會把視線拋到老遠的地方去,例如抬頭望天花板,側身注視窗外。不論你在說什麼,他都不會留心,他也許會嗯一兩聲,內心卻已在盤算另外的事了。這時,你應立即意識到自己說走了題或說得過於冗長,應設法趕快結束。有時對對方的提問不當或理解不了你的話也會使你產生防禦、抗拒的心理,但作為應試者,決不可也來這麼一番表情。交談的其它方面還包括你的聲音,要聽起來流暢、輕鬆、友好、自信,不要動用感歎語氣,或強求幽默,一切要自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