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天天喝的陳茶,可能只是一堆爛樹葉

一塊茶餅的保質期, 到底有多久?

在現代社會, 這些泡在大缸裡、藏在罎子底、掛在屋簷下的食物, 已經不大經得起人們挑剔眼光的審視。

—————

最近一段時間, 我們對於“吃什麼才安全”的焦慮蔓延到了“喝什麼才安全”。

傳聞裡的主角有東方的茶葉、藥酒, 也有來自西方的可樂、咖啡。 雖然後來證實“咖啡致癌”只是虛驚一場, 但某藥酒品牌, 卻實實在在地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與之前單純的食品安全問題相比, 這次尤其讓老百姓不能忍的還有虛假宣傳。 以某藥酒為例, 宣傳方為了提高銷量把藥當作保健品來宣傳, 公然宣稱“每天兩口, 把病喝走”, 成分裡甚至含有被限制使用的藥材“豹骨”。

豹子:???

也許這款藥酒不是狹義上的“毒藥”, 但是鋪天蓋地的虛假廣告, 同樣能造成毒害健康的惡果。

與虛假廣告效果類似的, 還有一些在民間口耳相傳的飲食傳統。 遵循這些諺語、習慣、風俗, 人們年復一年地吞下沒有安全保障的食物, 卻還毫不知情。 以普洱茶為例, 通常認為普洱像窖藏酒一樣, 放得越久喝起來越香。

過於繁瑣的飲茶程式, 有時候變成了一種刻奇。

當家裡的老人突然心血來潮, 從角落裡找出一塊不知放了多久的茶餅, 你就要開始注意了——藥酒不能亂喝, 放了多年的陳茶也是。

小心陳茶變爛茶

—————

去年, 方舟子發表了一篇文章《喝茶能防癌還是致癌?》, 引發軒然大波。 他在文中強調, 喝茶方式、茶葉製作或儲存方式不當, 都會產生致癌風險。

一方面, 高溫熱飲可能燙傷食道,

存在致癌風險。 據一些研究發現, 愛喝滾燙茶水的人, 罹患食道癌的幾率是普通人的三倍。

另一方面, 文中所舉的普洱茶, 在漫長的儲存過程中, 就很可能會產生黃麴黴素、伏馬毒素、嘔吐毒素等各種真菌毒素。

寧波人用雪菜醃制鹹齏。 / 浙江新聞

其中普通人最熟悉的應該就是黃麴黴素了。 它很容易存在於豆腐乳、豆瓣醬等各類發酵食品中, 一旦製作過程操作不當, 這種高致癌物就會留存在食物中, 威脅健康。

普洱茶屬於後發酵茶, 使用渥堆發酵法。 這種高濕高熱的環境, 很適合麯黴的生長。 而麯黴也是形成普洱茶獨特風味的基本要素, 很多普洱愛好者說的“越陳越香”可能就來源於此。

方舟子還舉了兩個例子來說明問題:2010年,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當地市場抽查了70份普洱茶樣品, 全部檢出黃麴黴素, 參照穀物的5微克/千克的黃麴黴素限量, 這些樣品中有8份含量超標;2012年, 南昌大學的研究人員從南昌市場採集了60份普洱茶, 同樣全部檢出黃麴黴素, 其中7份超標,此外還查出了伏馬毒素和嘔吐毒素,其中41份嘔吐毒素超標。

隨後各路專家出面闢謠:普洱茶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黃麴黴,但黃麴黴素不溶于水;廉價的普洱才會超標,正規的普洱不太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有專家開展了針對性科學評估,結論是即使消費者天天喝處於黃麴黴素污染限值內的普洱茶,身體也不會有大礙。

2007年,雲南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

普洱中的致癌物質是否普遍超標、會不會影響健康,至今難有定論。但是普洱作為食品,的確還缺少一個“保質期”概念。

一塊在蓬鬆的包裝紙裡存放十年的茶餅,僅在衛生方面就令人擔憂。當然,我們不是要把普洱一棒子打死,方舟子也在文章裡補充一句: “喝新鮮的普洱茶,就沒問題。”但對於篤信“陳茶更香“的人們來說,這無異於剝奪了他們喝茶的最大樂趣。

越“陳”的東西越好吃?

—————

“越陳越香”恐怕是除了辛辣之外,中國人追求美味的另一個極端。

“陳年老窖”一直是各種酒類品牌屢試不爽的行銷噱頭,陳年老茶、陳年臘味也都備受追捧。東北人喜歡的酸菜,四川人喜歡的泡菜,廣東人喜歡的梅菜,以及之前被外媒吐槽的皮蛋,都是依靠時間“脫胎換骨”的美食。

很多人明知皮蛋不健康,卻無法抵禦其美味。

但在醃制食品中普遍存在的亞硝酸鹽,是健康的一大威脅。2015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公佈的致癌食物黑名單中,醃製品高居榜首。

儘管在現代技術的改造下,醃製品已經盡可能地降低危害,但要徹底“洗白”醃制這種食物製作方法,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很多中國家庭,還特別喜歡自製醃製品。

徽州名吃:“長毛”的毛豆腐。

在廣東的一些地方有醃冬瓜水的習俗,被認為是祛暑降火的飲品。但在今年三月,中山市一名婦人給兒子喂下已經醃了3年的冬瓜水後,孩童突然出現口唇青紫、噁心、全身發紫等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

經鑒定,罪魁禍首就是變質冬瓜水導致的亞硝酸鹽中毒。

茶馬古道上的人們,曾經習慣了運送普洱茶餅。

為什麼人們會覺得食物放得越久越好吃呢?還拿普洱做例子。普洱茶最初為避開中原綠茶的市場競爭,主要進行邊銷和外銷。為了便於長途運輸,壓制成茶餅、茶磚。但壓縮之後更易發酵,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了這種獨特的風味。

醃製品和腐敗食物,美味和損傷,有時候只有一線之隔。

祖先:你以為我不想吃新鮮的?

—————

普洱茶曾同綠茶一樣,以新、鮮、爽為佳。推崇“陳茶”的歷史,只有區區一百多年。

1995年,臺灣學者鄧時海出版了海內外第一本普洱茶專著《普洱茶》,書中首次定義了這種“越陳越香”的說法。

茶葉的飲用方法隨著時代在變化。今天常出現在奶茶中的“抹茶”在某個歷史時期曾是中國人主要的飲茶方法。

此後,在商家的宣傳炒作和普洱愛好者口口相傳下,歷史上出於無奈才製成的茶餅,以及簡陋的紙質包裝,成為普洱反復標榜的“正宗元素”。

不止是普洱,所有經過微生物參與發酵的食品,在中國人吃飽吃好後更追求吃健康的大背景下,幾乎都經歷了一個“人設崩壞”的過程。過去因為技術限制,需要醃制、發酵才能長期保存食物,同時產生了各種意想不到的獨特風味。但在現代社會,這些泡在大缸裡、藏在罎子底、掛在屋簷下的食物,已經不大經得起人們挑剔眼光的審視。

火腿是風乾鹽漬之後意外造就的美味。

這也是實現食品安全的必經之路。現代社會,消費者需要知情的權利。發酵品的美味和弊病,應當共同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供他們自行選擇,而不是一味地用虛假廣告和所謂的傳承、正宗來掩蓋缺點。

話說回來,如果將來有幸能夠穿越回去面見幾百年前的祖先,帶一包新鮮普洱和一包陳年普洱,他們究竟喜歡哪一種,還真難說。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其中7份超標,此外還查出了伏馬毒素和嘔吐毒素,其中41份嘔吐毒素超標。

隨後各路專家出面闢謠:普洱茶在製作過程中會產生黃麴黴,但黃麴黴素不溶于水;廉價的普洱才會超標,正規的普洱不太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還有專家開展了針對性科學評估,結論是即使消費者天天喝處於黃麴黴素污染限值內的普洱茶,身體也不會有大礙。

2007年,雲南思茅市更名為普洱市。

普洱中的致癌物質是否普遍超標、會不會影響健康,至今難有定論。但是普洱作為食品,的確還缺少一個“保質期”概念。

一塊在蓬鬆的包裝紙裡存放十年的茶餅,僅在衛生方面就令人擔憂。當然,我們不是要把普洱一棒子打死,方舟子也在文章裡補充一句: “喝新鮮的普洱茶,就沒問題。”但對於篤信“陳茶更香“的人們來說,這無異於剝奪了他們喝茶的最大樂趣。

越“陳”的東西越好吃?

—————

“越陳越香”恐怕是除了辛辣之外,中國人追求美味的另一個極端。

“陳年老窖”一直是各種酒類品牌屢試不爽的行銷噱頭,陳年老茶、陳年臘味也都備受追捧。東北人喜歡的酸菜,四川人喜歡的泡菜,廣東人喜歡的梅菜,以及之前被外媒吐槽的皮蛋,都是依靠時間“脫胎換骨”的美食。

很多人明知皮蛋不健康,卻無法抵禦其美味。

但在醃制食品中普遍存在的亞硝酸鹽,是健康的一大威脅。2015年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公佈的致癌食物黑名單中,醃製品高居榜首。

儘管在現代技術的改造下,醃製品已經盡可能地降低危害,但要徹底“洗白”醃制這種食物製作方法,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很多中國家庭,還特別喜歡自製醃製品。

徽州名吃:“長毛”的毛豆腐。

在廣東的一些地方有醃冬瓜水的習俗,被認為是祛暑降火的飲品。但在今年三月,中山市一名婦人給兒子喂下已經醃了3年的冬瓜水後,孩童突然出現口唇青紫、噁心、全身發紫等症狀,被緊急送往醫院。

經鑒定,罪魁禍首就是變質冬瓜水導致的亞硝酸鹽中毒。

茶馬古道上的人們,曾經習慣了運送普洱茶餅。

為什麼人們會覺得食物放得越久越好吃呢?還拿普洱做例子。普洱茶最初為避開中原綠茶的市場競爭,主要進行邊銷和外銷。為了便於長途運輸,壓制成茶餅、茶磚。但壓縮之後更易發酵,久而久之人們就習慣了這種獨特的風味。

醃製品和腐敗食物,美味和損傷,有時候只有一線之隔。

祖先:你以為我不想吃新鮮的?

—————

普洱茶曾同綠茶一樣,以新、鮮、爽為佳。推崇“陳茶”的歷史,只有區區一百多年。

1995年,臺灣學者鄧時海出版了海內外第一本普洱茶專著《普洱茶》,書中首次定義了這種“越陳越香”的說法。

茶葉的飲用方法隨著時代在變化。今天常出現在奶茶中的“抹茶”在某個歷史時期曾是中國人主要的飲茶方法。

此後,在商家的宣傳炒作和普洱愛好者口口相傳下,歷史上出於無奈才製成的茶餅,以及簡陋的紙質包裝,成為普洱反復標榜的“正宗元素”。

不止是普洱,所有經過微生物參與發酵的食品,在中國人吃飽吃好後更追求吃健康的大背景下,幾乎都經歷了一個“人設崩壞”的過程。過去因為技術限制,需要醃制、發酵才能長期保存食物,同時產生了各種意想不到的獨特風味。但在現代社會,這些泡在大缸裡、藏在罎子底、掛在屋簷下的食物,已經不大經得起人們挑剔眼光的審視。

火腿是風乾鹽漬之後意外造就的美味。

這也是實現食品安全的必經之路。現代社會,消費者需要知情的權利。發酵品的美味和弊病,應當共同呈現在消費者面前,供他們自行選擇,而不是一味地用虛假廣告和所謂的傳承、正宗來掩蓋缺點。

話說回來,如果將來有幸能夠穿越回去面見幾百年前的祖先,帶一包新鮮普洱和一包陳年普洱,他們究竟喜歡哪一種,還真難說。

歡 迎 分 享 文 章 到 朋 友 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