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0年前,美國也曾像制裁中興一樣封殺東芝,但中國市場救了它……

十天前, 美國商務部砸來的對中國中興通訊的一紙“七年”出口禁令。 時至今日, 此事及相關的後續事件還在不斷發酵。 貿易衝突從來沒有贏家, 希望中美貿易穩定健康發展的人們期待未來數日, 中美高層級的貿易磋商能化解之前一連串的“戾氣”。

但仔細回想這一連串的事件, 此情此景, 熟悉日本經濟的人應該並不陌生。 30年前, 1988年, 美國也曾對日本東芝採取了類似的制裁措施。

東芝的禁令只是東芝產品禁入美國市場, 其晶片、核電等核心業務並未受影響。 正是在上世紀80年代, 東芝開始向中國市場出口電冰箱(當時的年出口量約為30萬台)、彩電為主的家用電器。

2001年, 東芝已經與中國企業合資在華生產冰箱, 由此拉開了東芝品牌家電大規模進軍中國市場的序幕。 截止2002年底, 東芝已經在中國成立了31家合資與獨資企業, 其中2002年在中國成立了8家企業。 恐怕, 很多中國老百姓至今還對那句“Toshiba, Toshiba, 新時代的東芝!”的廣告歌詞存留著記憶。

與東芝的禁令不同的是,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下的出口禁令, 禁止任何美國企業都向中興出售、提供任何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這除了可能削減中興銷售外, 還可能讓中興無法在其設備中使用谷歌的安卓作業系統。 禁令固然傷了中興一千, 可美國自己的企業也損了八百。 在美國宣佈制裁中興後,

隔夜中興通訊的主要美國供應商股價均出現大幅下跌。 其中中興採購量占自身出貨量30%的Acacia通信公司表現最為慘烈, 股價直接暴跌35.97%。

同時, 與當年的日本不同, 中美關係的獨立性、平等性要大大強於美日關係。 針對對美國制裁中興一事, 中國商務部17日立刻作出回應:“商務部將密切關注事態進展, 隨時準備採取必要措施, 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19日又二次發聲:“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聰明, 否則只會自食其果。 ”

可以說, 當年是中國市場救了東芝, 中興當然也可以背靠中國市場來自救。

不過, 從現實的角度看, “知困, 當自強也!”面對圍追堵截和封鎖, 我們必須明白:核心技術靠買、靠租, 終究都不是自己的。 業內人士指出, 中興“禁售令”一方面透出美國對中國邁向高端製造的焦慮,

另一方面也警示我們正視自身存在的短板和高新技術領域的差距。 美國對中興實施制裁, 之所以在國內引起這麼大的反響和擔憂, 其根本是因為打到了我們半導體產業“夠大不夠強”的痛處。 (文/平悅)

4月20日,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殷一民在位於深圳的中興總部研發大樓出席新聞發佈會。 (新華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