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本市首批選派幹部奔赴鄉村振興第一線

晨報訊 奔赴鄉村振興主戰場, 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 4月27日清晨, 206名從市直單位和市內各區選派的幹部迎著朝陽, 意氣風發, 滿懷幹事創業激情,

從市委大院統一出發, 分別奔赴普蘭店區、瓦房店市、莊河市鄉村振興第一線。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譚作鈞希望選派幹部帶著使命和任務, 迎難而上、勇於擔當, 只爭朝夕、真抓實幹, 幹出一番實實在在的業績。 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趙大光, 市委常委、秘書長熊博力參加活動。

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 我市高度重視選派幹部到鄉村工作, 經過前期動員部署、報名審核、組織對接、開展培訓, 首批確定的446名幹部昨日分別從市委機關及有關區市縣出發奔赴鄉村開展工作。

在市委機關大院, 譚作鈞與選派幹部們握手, 並代表市委送去了期望和祝福。 他說, 選派幹部到鄉村工作是省委作出的重要部署, 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戰略舉措,

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大連要實現全域發展, 早日建成“兩先區”, 離不開鄉村振興。 今天, 各位選派幹部即將踏上新的征程、奔赴新的崗位, 希望大家珍惜機遇, 擔起責任, 扛起重擔, 用所學所長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大顯身手, 在推動鄉村振興的火熱實踐中展現作為、建功立業, 不辜負組織的信任和全市人民的期盼, 向廣大農村老百姓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書寫好人生的精彩篇章。

廣大選派幹部紛紛表示, 一定不負厚望與重托, 發揮自身優勢、調動各方資源, 腳踏實地、埋頭苦幹, 恪守職責、擔當有為, 在推動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燃燒激情、釋放能量、大顯身手, 幹出一番實實在在的業績。

全市選派幹部到鄉村工作啟動以來, 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 廣泛宣傳動員, 積極推薦年輕幹部、優秀幹部。 市直各部門、各區市縣機關幹部踴躍報名。 市委、市政府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 將本單位想幹事、能幹事的優秀人才選出來, 並主動為經濟薄弱農村地區送去政策、專案和技術支持, 全力助推全市鄉村振興發展。

報名過程中, 全市廣大幹部紛紛主動請纓。 經反復研究醞釀, 層層審核把關, 最終遴選出446名幹部作為首批選派對象, 派往全市集體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村。 這些幹部中大多數是男性, 還有13名巾幗不讓鬚眉的女幹部並肩其中。 為了讓選派幹部儘快適應新崗位, 市委組織部舉辦了專題培訓班,

使選派幹部受益匪淺。 , 占全區行政村總數的80.7%, 這些村嚴重地制約著全區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全區脫貧攻堅工作任務艱巨、使命重大。 他相信經過各位幹部三年基層的“摸爬滾打”, 會讓普蘭店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舊貌換新顏”。 會議結束後, 62名幹部與各個街道進行對接。

記者看到, 不少幹部隨身帶著行李, 當天就打算在村裡落腳。 來自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的張齊偉被選派到安波街道楊屯村擔任村第一書記, 他說, “來了以後就先住下, 熟悉熟悉情況, 對村裡情況進行調研, 為村裡出謀劃策, 制定扶貧路線圖, 看看有沒有可以和企業對接的科技扶貧專案, 借助市委、市政府的力量, 企業的力量, 社會各界的力量為村裡引進項目,

把資源利用起來, 帶領村民脫貧致富。 ”

普蘭店區星台街道党工委書記劉亮雄告訴記者, 這批選派幹部解了農村用人的燃眉之急, “到鄉鎮以後, 我們會認真解決好他們生活方面的問題, 讓他們放下包袱, 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他說。

心中有數 帶著想法進街道

中午12點半, 很多單位還處於午休時段, 普蘭店區大劉家街道會議室卻坐滿了人, 大劉家街道大劉家社區、南曲社區、小山村、花房村的工作人員前來“認領”各個選派到社區(村)的第一書記, 大劉家街道党工委書記簡單介紹了街道的情況後, 帶著四位選派幹部參觀了街道服務大廳、辦公室和住所, 記者看到, 選派幹部們的辦公場所和住處都比較簡樸, 辦公桌上只有一部電話, 電腦還沒來得及配,但選派幹部們卻表示很滿意。

來自中山區東港街道的王彧擔任大劉家街道黨工委第一副書記、花房村第一書記,他說,雖然從工作性質,服務物件等角度看,東港街道和大劉家街道是兩個類型完全不同的街道,但兩個街道之間還有合作的空間,“比如說東港地區入住率很高,但生活配套還不完善,大劉家街道以農業為主,是不是從農產品引進方面進行對接,滿足東港街道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

據悉,為形成“一人駐村,全員幫扶”的良好態勢,本市將建立專案對接制度。組織指導派出單位圍繞“三農”工作建立專案庫,與派駐村和鄉鎮對接,推動專案落地見效,並積極拓展原有的定點扶貧和駐村幫扶工作成果,把業已形成的產業專案、“一村一品”向新幫扶的鄉村輻射,形成聯動效應。

信心滿滿 看好鄉村發展潛力

下午一點多,強烈的陽光烘烤著土地,但這沒有阻擋選派幹部走上田間地頭的腳步。

來自市教育局的石軼鵬來到普蘭店區大劉家街道大劉家社區,看到社區外掛著“社區學校”的牌匾,他感到十分親切。走進社區,一行人發現社區只有一間辦公室、一間活動室和一間農家書屋,辦公條件比較緊張,石軼鵬沒有犯難,“環境艱苦是在我們意料之中的,來了不是來享福的。”隨後,他又和村幹部走上田間地頭,邊走邊詢問秸稈焚燒,旱廁改造等問題,“這是第一次跟大家見面,首先是要跟大家學習,儘快進入角色,對村裡情況有一個大致瞭解,然後我們要團結一心,抓住眼前的發展機遇,我有信心和大家一起奮鬥三年,讓村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石軼鵬說。

社區書記韓永福則表示,和原有的村幹部相比,選派幹部在文化程度和素質上優勢明顯,“我們相信他們會帶給我們一些新的發展思路。”韓永福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黃鳳桐

223名幹部入駐莊河助力鄉村振興

4月27日下午,莊河市召開選派幹部到鄉村工作啟動大會,全面吹響本市選派幹部到莊河市鄉村工作集結號。此次選派到莊河市鄉村工作的幹部共有223名,其中76名是由大連市委從市內各單位選派至莊河。這些選派幹部將進駐到莊河市18個鄉鎮及全市205個村進行為期三年的工作。 半島晨報、海力網首席記者張錫明

電腦還沒來得及配,但選派幹部們卻表示很滿意。

來自中山區東港街道的王彧擔任大劉家街道黨工委第一副書記、花房村第一書記,他說,雖然從工作性質,服務物件等角度看,東港街道和大劉家街道是兩個類型完全不同的街道,但兩個街道之間還有合作的空間,“比如說東港地區入住率很高,但生活配套還不完善,大劉家街道以農業為主,是不是從農產品引進方面進行對接,滿足東港街道居民對農產品的需求。”

據悉,為形成“一人駐村,全員幫扶”的良好態勢,本市將建立專案對接制度。組織指導派出單位圍繞“三農”工作建立專案庫,與派駐村和鄉鎮對接,推動專案落地見效,並積極拓展原有的定點扶貧和駐村幫扶工作成果,把業已形成的產業專案、“一村一品”向新幫扶的鄉村輻射,形成聯動效應。

信心滿滿 看好鄉村發展潛力

下午一點多,強烈的陽光烘烤著土地,但這沒有阻擋選派幹部走上田間地頭的腳步。

來自市教育局的石軼鵬來到普蘭店區大劉家街道大劉家社區,看到社區外掛著“社區學校”的牌匾,他感到十分親切。走進社區,一行人發現社區只有一間辦公室、一間活動室和一間農家書屋,辦公條件比較緊張,石軼鵬沒有犯難,“環境艱苦是在我們意料之中的,來了不是來享福的。”隨後,他又和村幹部走上田間地頭,邊走邊詢問秸稈焚燒,旱廁改造等問題,“這是第一次跟大家見面,首先是要跟大家學習,儘快進入角色,對村裡情況有一個大致瞭解,然後我們要團結一心,抓住眼前的發展機遇,我有信心和大家一起奮鬥三年,讓村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石軼鵬說。

社區書記韓永福則表示,和原有的村幹部相比,選派幹部在文化程度和素質上優勢明顯,“我們相信他們會帶給我們一些新的發展思路。”韓永福也對未來充滿信心。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黃鳳桐

223名幹部入駐莊河助力鄉村振興

4月27日下午,莊河市召開選派幹部到鄉村工作啟動大會,全面吹響本市選派幹部到莊河市鄉村工作集結號。此次選派到莊河市鄉村工作的幹部共有223名,其中76名是由大連市委從市內各單位選派至莊河。這些選派幹部將進駐到莊河市18個鄉鎮及全市205個村進行為期三年的工作。 半島晨報、海力網首席記者張錫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