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河津海歸青年的創業夢

吳曉征

2005年, 20歲的河津小夥郝曉峰在朋友們羡慕的目光中遠赴英國留學。 在異國他鄉, 沒有慈祥的爺爺奶奶, 沒有可以撒嬌的父母, 而高昂的學費又讓他心頭壓了一塊巨石。 於是他開始琢磨尋找生活的出路。

中餐在英國很受歡迎, 很多留學生都選擇在中餐館打工賺錢。 安頓好學校的一切, 郝曉峰開始尋找打工的地方, 進入第一家中餐館, 他就幸運地被老闆收留, 並被安排負責送餐工作。

送餐過程中, 郝曉峰發現英國客人每次都會給送餐員一些小費。 可按照我們中國的習俗, 他總覺得自己在占別人便宜。

於是, 他便從商店批發回了一些可樂、小食品等回贈給客戶, 這樣就更加深了與顧客的感情。 一個月下來, 僅小費一項收入就遠遠超過了送餐的工錢。 留學3年, 他先後從事過七八種職業, 也收穫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7年畢業回國後, 郝曉峰在北京創辦了熊貓玩偶品牌, 後又從事國際金融貿易, 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 公司業務在一天天擴大, 更重要的是, 十年來, 他在北京收穫了很多朋友, 積累了寶貴的創業經驗。

2017年, 河津市委、市政府推出了“鳳還巢”計畫。 得知這個消息, 郝曉峰的心一下子飛回了家鄉。 他再三思慮, 決心回鄉創業, 在一張白紙上重新規劃自己的藍圖。

從北京到河津, 從大都市到小縣城, 郝曉峰感覺到從未有過的落差。

選什麼項目?如何去幹?幾番考察後, 他最終選擇了自己熟悉的便利購網上超市專案。

說幹就幹。 很快, 他註冊了河津市小蜜蜂便利購網上超市, 主動出擊尋找商家、農戶, 洽談合作事宜, 搭建自己的網路平臺。 他在津美農副產品批發市場邊上租了幢小樓, 建起了自己的實體倉儲, 拉開了農超對接、即時配送的序幕。

如何在美團、天貓等國內大品牌網上超市的夾縫中求得生存?郝曉峰決定先從“口”入手, 他主動與菜農對接, 第一時間採集本地新鮮的蔬菜、果品等, 用“鮮”贏得客戶。 開業不久, 便得到客戶的認可。 短短3個多月時間, 就有上萬個用戶進行過體驗。

最難搞定的是一些年紀大的客戶, 他們對網上的東西基本上全拒絕。

郝曉峰的岳父家是個大家庭, 每到週末, 孩子們都回來聚餐, 岳父母每次都要起個大早, 去批發市場買肉買菜, 大包小包地拎回家裡。 郝曉峰便教他們如何在手機上下單, 如何付帳等。 起初, 兩位老人半信半疑。 用過第一次, 就有了第二次。 現在, 每到週末, 他們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在手機上點, 所要的東西不出一小時便全部送到家, 而且品質一點兒也不比市場上買的差。 慢慢地, 他們也改變了觀念, 並發動身邊的老年朋友一起在“小蜜蜂”上購物。

借助新型的網路銷售, 小蜜蜂便利購網上超市不僅自己壯大了, 而且帶動市場上蔬菜、瓜果、肉蛋、休閒零食、日用百貨等百余家商戶參與經營。 目前, 該超市已有九大類上萬種貨品,

最多時每天可接600余單, 日營業額過萬元, 並安置就業30餘人。

為了切實提升市民的網上購物環境, 打通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 郝曉峰對員工服務品質、貨物品質有著非常高的要求:市內訂單必須在90分鐘內送達;所有生鮮類產品全部在倉儲中心進行挑揀、清理, 確保品質上乘;糧油、休閒零食、日用百貨等全部選擇知名品牌;配送員提供無條件退換貨服務, 順手幫客戶帶走垃圾……這些嚴格的制度要求讓“小蜜蜂”得到客戶的廣泛好評。

去年冬天, 河津市出現連續大雪天氣, 道路冰封、公交停運, 不少網店都發出停止送貨公告。 郝曉峰說, “小蜜蜂”絕對不能停送。 他立即給所有配送車輛加掛防滑鏈, 要求員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克服困難, 全力配送。 那些天, 雖然送貨沒有平時準時, 但客戶還是好評如潮。

“小蜜蜂”的成功模式, 在周邊縣市引起了很大關注。 近期, 前來商談加盟的客戶絡繹不絕, 但都被郝曉峰拒絕了。 他認為配送倉庫有限, 還不能滿足更大的市場需求, 盲目擴張無法保證服務品質, 就會砸掉牌子。 下一步, 他打算建一座上千平方米的現代化倉儲中心, 既能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 又能推動河津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並努力打造全國縣級城市即時配送樣板, 讓“小蜜蜂”真正飛進千家萬戶。

轉載自《運城日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