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更需善始善終的“工匠精神”

五一勞動節又要到了, 這是屬於廣大勞動者的節日。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 全國各地都會公開發佈、宣傳一些優秀勞動者的先進事蹟, 開展慶祝“五一”系列活動。 今年也不例外。

日前, 從2018年“五一”新聞發佈會上獲悉, 全總將舉行2018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勞動和技能競賽推進大會, 表彰2018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以及全國工會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4月26日《工人日報》)

近日, 中興通訊的晶片事件, 在輿論場上引發深入討論, “缺芯少魂”的問題, 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呼喚工匠精神的聲音不絕於耳。 此時, 隆重表彰2018年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以及全國工會系統先進集體、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把他們請上前臺, 講述秉持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堅守職業理想, 為祖國圓夢的故事,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影響。

事實證明, 不掌握核心技術, 受制於人是遲早的事。 而實現高品質發展和擁有核心技術都離不開工匠精神。 何謂工匠精神?其實就是精益求精的精神, 就是追求完美、臻於至善的過程, 就是把差不多的“將就”淬煉成一絲不苟的“講究”。

回首中華民族走過的不平凡歷程, 多少光輝時刻被所有中國人銘記。 《厲害了, 我的國》將祖國發展及成就首次以紀錄片形式呈現,

生動的畫面、形象的語言、翔實的資料, 帶給國人震撼和驚喜;在央視《大國工匠》系列節目中, 一群身懷絕技的“國寶級”技工令人印象深刻……中國匠人在世界舞臺上的實力有目共睹, 震撼了億萬國人的同時, 更讓人實實在在感受到了榮耀背後的不易。

有一種標準叫中國製造, 有一種擔當叫大國工匠。 如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關鍵時期, 中國製造要有大作為, “工匠精神”更是不可或缺。 只有不斷加大創新和設計投入, 才能應對新挑戰, 獲得長遠發展的新動力, 在世界舞臺上挺起脊樑;只有培育眾多“大國工匠”, 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 才能順應中國經濟發展新要求, 進入高品質發展的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

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 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然而, 事業千古事, 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這個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新時代, 善始善終的“工匠精神”更顯得難能可貴。 因為工匠精神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 核心技術的突破更需要有“十年磨一劍”的定力、毅力和耐心。

勞動創造美好, 奮鬥帶來幸福。 據悉, “世界第一吊”的主設計師孫麗、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被稱為礦山“華佗”的煤礦維修電工李傑、在國際上打響中國品牌的水泥生產技術行家郭玉全、屢破懸案的法醫楊發英等一批一線勞動者典型從無數工匠中脫穎而出,

用自己的奮鬥與追求樹立起一面面光輝的旗幟。 我們要以他們為榜樣, 始終保持匠心本色, 立足本職, 將“工匠精神”傳承接續、發揚光大。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 路再長走下去定能到達。 奮進新時代, 只有始終保持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的奮鬥精神, 才能留下我們每個人濃墨重彩的一筆;只有堅持不懈, 把“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落到實處, 才能創造出一個個讓人驚歎的發展奇跡。 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 讓我們在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激勵下, 遇見更好的自己, 看見更好的未來。 (蘆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