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當了12年市長,領了12美元工資,他為何還承諾捐出400億美元?

文/華商韜略

近日, 美國紐約市前市長、彭博社創始人邁克爾·布隆伯格宣佈, 將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捐款450萬美元, 替美國政府履行《巴黎協定》, 補足由於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而造成的資金缺口。

去年6月, 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 美國成為全球唯一一個沒有加入國家巴黎氣候協議的國家。 當時, 作為聯合國城市與氣候變化問題特使布隆伯格表示, 自己的慈善基金會將與合作夥伴一起出資約1500萬美元資金, 以彌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即將因美國退出而損失的美國應繳納份額。

去年是布隆伯格辭任紐約市長的第4年, 在辭職前, 這位曾高居世界富豪榜第八位的大佬, 曾在紐約擔任了12年市長, 被稱為“最有權力的市長”。

【年薪1美元的市長】

2016年, 全球富豪榜上, 布隆伯格以淨資產400億美金(折合2600多億人民幣)位列第八。 其身價是當時正在參加總統競選的特朗普先生身價的8倍。

所以此前有外媒曾報導, 一直宣稱“很有錢”的特朗普, 在角逐總統大選時, 聽到了一個讓他很緊張的消息:邁克爾·布隆伯格正考慮競選總統。

其實, 布隆伯格的身價並不是讓特朗普緊張的唯一原因。

因為更關鍵的是布隆伯格另一個優勢:在商業世界享有盛譽並賺得豐厚身價的同時, 先後加入過民主黨、共和黨, 並擔任了12年的紐約市長, 直到2013年12月才離任。

期間, 他以企業家的管理方式重塑紐約, 把60億美元赤字變成36億美元盈餘。 有媒體評價他是“最有權力的市長”, 因為足夠有錢, 可以不受競選資助者和黨派的左右。

此外在布隆伯格擔任紐約市長的12年裡, 他每年只領1美元年薪,

而且還年年捐出千萬或上億美元級的善款。 有統計稱, 在任期間, 他的捐贈已經超過25億美元。

雖然捐錢一直很慷慨, 但布隆伯格不喜歡宣揚自己的動機有多麼崇高。 他說, 富人的現實煩惱在於能花掉的錢有限。

畢竟錢財是身外之物, 只能在世享用。 既然帶不走, 就要留給別人, “你唯一能做的是決定在什麼時候, 給什麼人, 捐多少錢。 ”

這些布隆伯格考慮的有很清楚。 首先是家人, 但看多了豪門悲劇的布隆伯格深知, 多留錢給子孫並不是好事。 所以他只為孩子們創辦了一個信託基金和一個慈善基金, 用於成長時期的經濟保障。

除此之外, 布隆伯格將把早在2010年, 蓋茨和巴菲特發起“捐贈承諾”行動後, 就做出承諾, “要在未來數年裡把我幾乎所有的淨資產捐出,

或者留給我的基金會”。

【不走尋常路】

有很多人稱, 布隆伯格是白手起家, 一路拼搏到百億身家, 其實並不是盡然。

布隆伯格家境不好, 但從哈佛畢業後, 他在華爾街所羅門公司工作了十多年, 從投行分析到電腦部門, 並一度成為公司合夥人。

39歲正式創業時, 積累下的人脈以及經驗已非常人所能及, 但他的成功, 不僅僅依靠這些, 還有一個他一直原則:“不走尋常路”。

如何不走尋常路?

在創業前, 布隆伯格先給自己定下規矩:做那些無可替代、並有廣泛需求的產品。 彭博的兩大產品——終端機和彭博社, 都是這一原則的產物。

80年代, 債券成為華爾街增長最快的金融產品, 但在彭博終端機出現以前, 債券資訊基本採用人工方式更新, 效率很慢, 而且很依賴具有利害關係的券商。 這個弊端, 布隆伯格在前東家任職期間就看得明明白白。

布隆伯格決心改變這種局面。 他憑藉在金融和軟體領域多年積累下來的經驗和優勢, 研發出一種能即時顯示多種債券資訊, 且信源獨立的終端機,通過該終端機,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瞭解哪些債券便宜、哪些貴。

產品的強大優勢讓彭博終端機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高端用戶,包括華爾街機構、英格蘭銀行、羅馬教廷、世界銀行、美聯儲和各國央行,而這些高端用戶又帶動了中端使用者的訂單。

此後進軍新聞業,布隆伯格依然採取這種產品策略。

1990年,布隆伯格請來一名原《華爾街日報》的金融記者,創立彭博社,開始向民眾提供及時準確、分析深刻、文筆精彩的金融財經內容。

彼時,金融財經內容尚未成為主流媒體的側重點,但經濟的發展已經註定這些內容即將受到關注。果然沒幾年,彭博社憑藉先知先覺,在金融財經領域異軍突起,風頭之逼百年大報《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後來又發展了廣播、電視、網路等平臺,如今更已成為全球最大財經資訊社。

【懂得“低頭”的人】

其實不論終端機還是彭博社,都不是一個新的產業,布隆伯格也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相反,他一開始都處於弱勢地位。但布隆伯格善於借力,用好產品聯合強者,從而實現自我發展,同時還要隱藏鋒芒。

彭博終端機最初的發展,就得益於其與強者結盟。這個強者的名字叫美林。

布隆伯格通過諮詢業務結識美林,並向美林管理層推銷自己的終端機構想。美林當時也想做這種機器,但是自己開發太慢,布隆伯格說他可以6個月做出來,而且產品出來再付錢。

布隆伯格不但從美林那裡獲得了訂單,還獲得了重要資訊來源。當時美林運作著數千億美元資金,每天向幾十萬投資者銷售證券,其掌握的價格資訊全面且權威。

通過這種捆綁發展,彭博終端機獲得了巨大競爭優勢和信用背書,為打開市場奠定了基礎。

與美林結盟的同時,布隆伯格還向道鐘斯低頭。

彭博終端機與道鐘斯的德勵系統是競品,為消除道鐘斯的敵意,布隆伯格向道鐘斯下大單,彭博終端機的使用者也為道鐘斯持續貢獻營收。

彭博社與道鐘斯的《華爾街日報》也是競品,為不激怒對方,布隆伯格決定停止從《華爾街日報》挖人,全力與道鐘斯保持友好,絕不主動挑釁。

低調,並不是布隆伯格一貫的作風,但在特定階段確實需要這麼做。

他曾總結說,韜光養晦的終點則是對方想打壓你,但已經來不及了。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且信源獨立的終端機,通過該終端機,使用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瞭解哪些債券便宜、哪些貴。

產品的強大優勢讓彭博終端機征服了一個又一個高端用戶,包括華爾街機構、英格蘭銀行、羅馬教廷、世界銀行、美聯儲和各國央行,而這些高端用戶又帶動了中端使用者的訂單。

此後進軍新聞業,布隆伯格依然採取這種產品策略。

1990年,布隆伯格請來一名原《華爾街日報》的金融記者,創立彭博社,開始向民眾提供及時準確、分析深刻、文筆精彩的金融財經內容。

彼時,金融財經內容尚未成為主流媒體的側重點,但經濟的發展已經註定這些內容即將受到關注。果然沒幾年,彭博社憑藉先知先覺,在金融財經領域異軍突起,風頭之逼百年大報《華爾街日報》和路透社,後來又發展了廣播、電視、網路等平臺,如今更已成為全球最大財經資訊社。

【懂得“低頭”的人】

其實不論終端機還是彭博社,都不是一個新的產業,布隆伯格也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相反,他一開始都處於弱勢地位。但布隆伯格善於借力,用好產品聯合強者,從而實現自我發展,同時還要隱藏鋒芒。

彭博終端機最初的發展,就得益於其與強者結盟。這個強者的名字叫美林。

布隆伯格通過諮詢業務結識美林,並向美林管理層推銷自己的終端機構想。美林當時也想做這種機器,但是自己開發太慢,布隆伯格說他可以6個月做出來,而且產品出來再付錢。

布隆伯格不但從美林那裡獲得了訂單,還獲得了重要資訊來源。當時美林運作著數千億美元資金,每天向幾十萬投資者銷售證券,其掌握的價格資訊全面且權威。

通過這種捆綁發展,彭博終端機獲得了巨大競爭優勢和信用背書,為打開市場奠定了基礎。

與美林結盟的同時,布隆伯格還向道鐘斯低頭。

彭博終端機與道鐘斯的德勵系統是競品,為消除道鐘斯的敵意,布隆伯格向道鐘斯下大單,彭博終端機的使用者也為道鐘斯持續貢獻營收。

彭博社與道鐘斯的《華爾街日報》也是競品,為不激怒對方,布隆伯格決定停止從《華爾街日報》挖人,全力與道鐘斯保持友好,絕不主動挑釁。

低調,並不是布隆伯格一貫的作風,但在特定階段確實需要這麼做。

他曾總結說,韜光養晦的終點則是對方想打壓你,但已經來不及了。

——END——

圖片均來自網路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