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扶幹部當“小工”

“政府建的房子, 院子平展, 廚房、灶頭、土炕一應俱全, 水、電都通到了房內, 房子都刷了白, 吊了頂, 從地坑院搬出來就可以直接住了。 ”4月23日, 家住西峰區肖金鎮南李村東張組群眾稱讚道, “像張軍童這樣的貧困戶, 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 多虧了幫扶幹部。 ”

47歲的張軍童單身一人, 常年住在只有4孔窯洞的地坑院, 並且3孔都已塌陷, 只有1孔勉強可以住人, 窯洞沒有門窗, 連最基本的安全都不能保證, 張軍童就靠養幾隻羊維持生計。

幫扶幹部趙升俊瞭解到這一情況後, 主動開展幫扶工作。 年初, 針對張軍童住房困難的問題,

趙升俊認真填寫“一戶一策”幫扶計畫, 隨後逐項落實。

“為了使張軍童的幫扶計畫落實到實處, 我跑了好多個部門, 先後籌措資金3.6萬元。 ”趙升俊說, 錢籌來了, 可怎麼把房子蓋起來, 讓張軍童安全入住, 又成了一大難題。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於是, 趙升俊又一次深入該組, 尋找可靠的工隊簽訂承建合同書。 開工之後, 趙升俊親臨現場, 一邊幫忙施工做小工, 一邊規劃所建房子怎樣牢固結實, 又能減少成本。 “這個炕箱有點高”“這個電線有點細”“這個鍋頭空間留的有點小”……每一個細節, 幫扶幹部都不放過。

有時候, 趙升俊要求多了, 蓋房子的工人反而問他:“又不是給你家蓋房子, 那麼認真幹啥?”趙升俊一臉嚴肅地說:“說實話, 給他蓋房子可比給自己家蓋房子要操心得多。

我們幫扶幹部要對的起籌來的每一分錢, 更要對得起被幫扶的每一位貧困戶。 ”

4月10日, 張軍童的兩間磚木結構房建成了, 鍋頭、炕也盤好了, 門窗都安裝上了, 水、電也都通到房裡了……

“房子建好後, 我們動員同事和其他幫扶幹部捐了一些基本生活用品, 尤其是被褥、衣服等, 讓張軍童這個貧困戶真正體驗到脫貧攻堅帶來的新生活。 ”趙升俊看著新建成的房子, 疲倦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