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萍鄉高品質提升傳統產業

中國江西網萍鄉訊 4月的昭萍大地, 高品質發展強音如春雷乍響:在國內特高壓領域市場處於領先地位的中材電瓷, 與鐵道部合作應用于高鐵的鐵道棒型複合絕緣子生產線即將投產;省級高新技術企業金剛科技今年將新建3座高溫陶瓷輥棒梭式窯;萍安鋼10億元環保提升技改蹄疾步穩……這是萍鄉立足科技創新, 加大投入盤活人才資源, 改造提升工藝增強新動能, 萍鄉傳統產業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 首季迎來“開門紅”。 今年一季度, 全市財政總收入53.80億元, 同比增長15.4%, 其中傳統產業工業陶瓷、電瓷、花炮、鋼鐵等稅收收入完成13.78億元,

比上年同期增長156.6%。

創新驅動, 為傳統產業注入源頭活水。 近年來, 該市大力推進“人才強市”戰略, 創新思路和舉措, 靈活採取“借雞生蛋”“借船出海”等方式, 與清華大學、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山東工陶院等18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市政府層面的戰略合作關係。 目前, 該市有工業陶瓷、電瓷兩個國家級研發檢測中心, 湘東工業陶瓷和蘆溪電瓷研發領域, 湧現出教授級高工閻法強、濟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福田, 清華大學馮斌、王首揚團隊等領軍人物。 在全省率先設立科技創新“引導基金信貸通”, 縣區分別設立工業陶瓷、電瓷、花炮產業扶持基金。 近年來萍鄉市每年的全社會研發投入達10多億元, 去年專利授權量增幅列全省第一。

對接央企, 傳統產業如虎添翼。 近年來, 該市把“央企入贛”作為推進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引進央企的資金、人才、技術做大做強傳統產業。 水泥行業先後引進了中材集團、中建材集團;去年5月, 中國建材產業園在蘆溪縣工業園開園, 扶持壯大電瓷等傳統優勢產業;今年4月, 投資25億元的湘東區中材先進工業陶瓷產業園專案開工。 目前, 該市電瓷產量佔據國內市場的75%、國際市場的20%;化工陶瓷佔據國內外市場的60%以上。

技改提升, 傳統產業邁向高端化智慧化。 以“兩化”融合為重點, 大成陶瓷上馬一條德國進口的生產線後, 其主要產品由原來10元/平方米的琉璃瓦, 升級為180元/平方米的高端仿古瓷磚。 百斯特電瓷有限公司先後投入近300萬元的建成鏈式膠裝房生產線,

再次投入9000萬元新建投產兩套全自動氧化焰隧道窯, 每年可節約天然氣165萬立方米, 電瓷產量是之前的3倍以上。 據市科技局負責人介紹, 目前全市工業企業自動化程度超過50%, 且逐年遞增。

安全環保, 傳統產業明天更美好。 日前, 吉潤花炮與北京理工大學簽訂排他性的戰略合作協定, 引進“硝化竹纖維素製備火藥”專利技術, 建立花炮環保新材料生產基地, 用硝化竹纖維素替代“黑火藥”“硝藥”, 破解花炮產業發展“安全”“環保”兩大世界性難題;今年4月, 以花炮外貿為主打的現代物流企業江西波波物流公司建成試運行, 上栗花炮向集團化標準化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借力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興起的熱潮,

龍發陶瓷試水海綿產業, 投入5000萬元引進兩條生產線, 每年要“吃幹榨淨”近80萬噸陶瓷廢渣、煤矸石, 生產出的生態陶瓷透水磚供不應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