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畝承包田竟分散為58塊?

圖為陽山縣崗頭村石下自然村村民按編號抽籤確認土地位置, 整治整合土地。 受訪者供圖

■開欄語

4月26日召開的全省鄉村振興工作會議,

繪就了我省鄉村振興的宏偉藍圖, 也吹響了持久攻堅的嘹亮號角。 今起, 南方日報推出“鄉村振興南粵行”欄目, 全面展示我省各地在奮力推進廣東鄉村全面振興過程中, 苦幹實幹、久久為功的創新經驗和鮮活案例。 敬請垂注。

清遠市陽山縣地處粵北山區。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造就了這裡宛若畫卷的喀斯特地貌, 也留下了農業資源匱乏的突出短板。 除了捉襟見肘的人均耕地面積, 還有被高低起伏的丘陵溝壑分割開的一塊塊細碎田土。

據統計, 陽山縣共有農村土地承包農戶8.95萬戶, 戶均承包土地4.1畝、9.8塊, 最典型的一戶農戶承包10.7畝土地, 分散為58塊, 農戶承包的土地分散細碎化嚴重。 土地細碎化, 造成耕作成本高、產出效益低,

嚴重制約現代農業發展、農民增收。

陽山縣創新舉措, 全力攻堅, 初步探索出一條“成本低、進度快、糾紛少、效益好、群眾滿意度高”的土地整治整合路子。 截至2017年12月底, 全縣六成以上的經濟社完成了土地整治整合, 整治整合的土地基本實現“田成方、地成塊、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澇能排、地平整、機可耕”, 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

●南方日報記者 胡新科

重心下移▶▷

把更多精力放在田間地頭

相對於在幾十個地塊間奔波往返帶來的諸多不便, 在現代農業大趨勢下, 土地細碎化的更大弊端是規模化生產的資源“梗阻”。

2014年, 陽山縣被列為廣東農村土地確權試點地區。 在探索實踐中, 陽山縣將整治整合作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權分置”的基礎性工作、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

將更多工作精力放在田間地頭。 為此陽山縣成立了3個縣級宣講組和159個鄉鎮工作組, 到鎮進村宣傳宣講。

陽山縣確定“兩年完成70%土地整治整合”目標, 提出“至2018年3月前達到‘三個百分百’要求”, 制定出臺《陽山縣農村土地整治整合專案實施意見》等明晰工作方向。

針對幹部群眾對整治整合工作的顧慮, 陽山縣探索出三種辦法, 第一種是先整治整合後確權。 通過整治, 完善農業基礎設施, 提升土地品質, 消除土地級差, 使土地條件大體相當, 推進整合更順利。 整合後, 解決土地細碎化問題, 確權成本明顯降低。 第二種是先確權後整治整合。 土地確權後,

再進行互換並地、整治整合, 土地整合調整情況在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上載明變更。 第三種是邊整治整合邊確權。

截至目前, 全縣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實測完成率102%, 發證率97.2%。

陽山縣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 整治整合是手段, 產業發展才是目的。 陽山縣通過“三變”改革和農業招商, 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 改品種、優品質, 積極培育高效優質生態農業。 同時通過改業態、改結構, 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農村電商、農產品深加工、田園綜合體等新業態, 推動農業從單一業態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轉變, 讓整治整合後的土地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經營, 增加集體和農民收入。

嘗到甜頭▶▷

“要我整合”變“我要整合”

“19、51、99……”報數聲不斷傳來。 去年12月6日,

陽山縣嶺背鎮崗頭村石下自然村164戶村民, 在一個簡易的抽籤箱前依次抽籤。

這一天, 石下村土地整合正式啟動, 把以前細碎的土地全部整合為164塊土地, 真正實現一戶一地。

村民蔡桂花告訴記者, “以前一到農忙, 大家為了水源先到達誰家農田的問題經常爭得面紅耳赤, 既蓄水不夠還影響鄰里關係。 土地連片整合後, 水利灌溉設施、機耕路都按照實際情況規劃設計建設, 也不用為田頭水的問題而爭吵。 ”

從杜步鎮東江村將2768塊細碎田地整合為582塊, 到嶺背鎮水建、犁頭、崗頭村連片土地整治整合示範點修起15條共4.45公里長的機耕路;從七拱鎮火崗村整合土地過程中修建農耕設施, 到大崀鎮松林村土地置換整合後引入投資主體、發展休閒觀光體驗式旅遊農業, 如今,陽山縣四個土地整治整合試點生機盎然。

東江村黨支部書記陳日新介紹,村裡在整合土地時遵循“以人為本、尊重民意”原則,不僅通過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再表決通過整村推進土地整治整合工作方案,還按照“一事一議”方式,村民共同協商。不同村或同村不同戶之間靈活並地,由農民對地塊面積進行核實,並自發對土地進行互換和整合,穩步推進土地整治整合工作。

為激發村民土地整治整合的積極性,陽山縣研究出臺了“三個全域兩大攻堅”系列行動獎補政策,計畫三年籌資2億多元對耕地整治整合項目進行獎補,堅持先幹先獎多補,2017年啟動整治的獎補80%,2018年啟動整治的獎補70%,2019年啟動整治的獎補50%,激發群眾熱情。

以石下村小組為例,該村充分利用陽山以獎代補補貼土地整合的政策,積極整合農機補貼、農資直補、基本農田管護金等各項支農惠農專案資金捆綁投入,土地整治整合594畝,修建三面光灌渠5條共1850米,修建機耕路3條共2650米,修建農業面污染源收集池4個,平整土地200畝,申請縣級財政獎補68萬元,而村民沒有投入一分錢。嘗到甜頭的村民從“要我整治整合”實現了向“我要整治整合”的轉變。

通過整治整合,承包地由“碎”到“整”,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耕地品質有所提升,面積增加6%—11%(減少了田埂、水渠等占地),並且農戶承包地塊數量明顯下降,平原基本實現一戶一田一地,山區基本實現一戶一片(處),達到連片集中,推動了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如今,陽山縣“機可耕”正在實現,耕作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土地產出由低變高,土地價值增幅達60%以上,農業產業發展加快,農民持續增收、生活富裕可以期待。

如今,陽山縣四個土地整治整合試點生機盎然。

東江村黨支部書記陳日新介紹,村裡在整合土地時遵循“以人為本、尊重民意”原則,不僅通過組織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再表決通過整村推進土地整治整合工作方案,還按照“一事一議”方式,村民共同協商。不同村或同村不同戶之間靈活並地,由農民對地塊面積進行核實,並自發對土地進行互換和整合,穩步推進土地整治整合工作。

為激發村民土地整治整合的積極性,陽山縣研究出臺了“三個全域兩大攻堅”系列行動獎補政策,計畫三年籌資2億多元對耕地整治整合項目進行獎補,堅持先幹先獎多補,2017年啟動整治的獎補80%,2018年啟動整治的獎補70%,2019年啟動整治的獎補50%,激發群眾熱情。

以石下村小組為例,該村充分利用陽山以獎代補補貼土地整合的政策,積極整合農機補貼、農資直補、基本農田管護金等各項支農惠農專案資金捆綁投入,土地整治整合594畝,修建三面光灌渠5條共1850米,修建機耕路3條共2650米,修建農業面污染源收集池4個,平整土地200畝,申請縣級財政獎補68萬元,而村民沒有投入一分錢。嘗到甜頭的村民從“要我整治整合”實現了向“我要整治整合”的轉變。

通過整治整合,承包地由“碎”到“整”,土地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耕地品質有所提升,面積增加6%—11%(減少了田埂、水渠等占地),並且農戶承包地塊數量明顯下降,平原基本實現一戶一田一地,山區基本實現一戶一片(處),達到連片集中,推動了適度規模經營、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如今,陽山縣“機可耕”正在實現,耕作成本降低、效率提高,土地產出由低變高,土地價值增幅達60%以上,農業產業發展加快,農民持續增收、生活富裕可以期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