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茂名:用綠色浸潤好心之城

曾經的“城市傷疤”露天礦已蝶變為生態公園, 成為了城市“綠肺”, 礦坑湖也被命名為好心湖。

資料圖片

茂名用綠色福利不斷刷新城市高顏值。 資料圖片

在茂名廣袤的大地上, 綠在擴展、美在延伸。 資料圖片

茂名正在如火如荼地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資料圖片

週末假期, 約上三五知己到露天礦生態公園或城郊森林公園散步健身, 享受綠色休閒時光;市域高速公路上, 路兩邊的山林是一片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的景觀林帶, 處處生機勃勃;走進鄉村, 家家戶戶房前屋後清理垃圾柴草、見縫插綠, 村居綠樹掩映、碧水環繞, 一幅幅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畫卷在田野鄉間徐徐展開;徜徉水東灣海洋公園, 沿海大片的紅樹林, 鬱鬱蔥蔥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

近年來, 茂名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新理念, 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新一輪綠化大行動為抓手, 用綠色福利不斷刷新城市高顏值。 在2017年度全省森林資源保護和發展目標責任制考核中, 茂名以“優秀”檔次成績位列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第二名。

茂名市委書記李紅軍表示:“作為一座重化工業城市, 茂名的環境實現了逆襲, 主要得益於我們始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寧願犧牲GDP也要保護好生態環境。 ”

綠色生態紅利得以充分釋放, 茂名城市空氣品質連續多年穩居全省前三, 城市知名度、影響力和人民的幸福指數穩步提升, 在很多人印象中灰濛濛的南方油城, 已蝶變成為一座鮮明靈動、綠意濃濃的濱海綠城, 滿目青翠、生態優美已成為這座好心之城最具吸引力的靚麗新名片。

“綠色信念”植入發展血脈

2016年7月, 茂名率先在粵西地區啟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把“創森”作為實現綠色崛起、建設濱海綠城的重要舉措, 以“創森”倒逼全市綠化大提升。

為了高效推進“創森”進程, 茂名形成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 市本級及各區(市)、經濟功能區均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創森領導機構, 市委書記李紅軍掛帥督辦創建國家森林城市重點政協提案辦理工作。

茂名市長許志暉強調:“要乘勢而上, 推動新一輪綠化大行動取得更大成效。 ”為起到垂範和監督作用, 茂名將“創森”及新一輪綠化大行動列入政府工作報告, 每年11月初召開工作推進會, 提前部署下一年度造林綠化工作, 層層分解壓實重點林業工程建設責任, 形成各級林業、公路、城管、教育等部門各負其責, 通力合作, 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市黨政主要領導經常深入一線調研解決造林綠化工作實際問題。

科學合理的規劃是“創森”成功的重要保障。為此,茂名專門聘請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高標準編制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確立了“濱海綠城,好心茂名”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理念,提出了構建“一核兩網五廊,三區四屏多點”的茂名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佈局,同時落實相應的建設工程,力爭把茂名建設成為“生態、綠色、美麗、文明、和諧、幸福”的美麗濱海森林城市。

統計顯示,目前茂名全市林業用地880.2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51%。林地面積850.72萬畝,森林蓄積量4068.6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9.38%。

“綠色行動”構築生態屏障

茂名以加快推進森林碳匯工程、生態景觀林帶工程、森林進城圍城工程、鄉村綠化美化工程等四大工程為切入點,帶動城鄉造林綠化,全面構築綠色生態屏障,讓全市人民共用“綠色福利”和“生態紅利”。

茂名開展國省道公路綠化改造提升,堅持“綠隨路建”,打造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道路綠化景觀帶;結合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精准扶貧、美麗鄉村等工作,實施綠化鄉村道路、打造村中公園、庭院綠化等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大力推進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體系建設;結合荔枝、龍眼、紅樹林等茂名特色自然景觀,加快推進貢荔主題森林公園、濱海濕地公園、彭村湖濕地公園等建設;推進浮山嶺山地生態綠廊、西部森林生態綠廊、袂花江生態農業綠廊、東部山地(鵝凰嶂—石壁嶺)生態綠廊和沿海生態綠廊建設。

2012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造林更新作業面積7.4萬公頃;建設提升高速公路生態景觀林帶近100公里,國省道公路綠化1000多公里;新增森林公園71個、濕地公園8個;建成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1006個、森林家園280個。目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11平方米。先後榮獲“廣東省林業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氧吧城市50強”“最具人氣魅力城市”等稱號。高州市獲評全國綠化模範縣,信宜市、電白區分別成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全國防沙治沙示範區。

成績的背後,是傾情的付出。茂名打好“三張牌”,為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提擋加速:

嚴把關鍵環節。市林業部門緊抓陽光政務試點契機,印發林業重點生態工程作業設計審核審批、專項督查等工作方案,規範立項審批、品質監控、督導檢查等關鍵環節工作。同時,與財政、紀檢、檢察等單位協作規範涉林資金使用程式,確保重點工程建設資金陽光高效。

強化督導檢查。在造林關鍵時期,林業、財政、交通等部門組成檢查組,多次深入縣(市、區)山頭地塊督查,及時將重要情況整理形成督查專項報告,並適時組織召開督導座談會,及時通報先進、鞭策後進,督促各地推進造林綠化工作。

創新監管方式。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緊跟新媒體技術發展,創新組建了林業生態工程監管微信群,為監管人員、技術人員、施工管理人員提供了即時交流討論平臺,實現了林業工程建設“事前指導、事中檢查、事後核實”全覆蓋。

此外,茂名還突出沙化土地、水污染嚴重等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重點實施了露天礦、小東江、水東灣綜合整治等綠化精品工程。

“綠色管護”鞏固建設成果

茂名始終堅持綠色發展與資源管護並重,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遺餘力地加強林業生態保護,切實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

為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茂名市建立了雲開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區35個,各級森林公園79個,各級濕地公園10個。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買賣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全市設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點3個,同時積極開展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原生地保護和人工馴養繁殖工作,加強野生動物保護。

為管理和保護森林資源,茂名市認真執行森林限額採伐制度,每年林木採伐都嚴格控制在限額以內;加強征佔用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征佔用林地定額指標制度和審核制度,防止未批先用、虛報瞞報等現象的發生;加強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全市共設立3個國家級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2017年全市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0.022‰,無公害防治率94.4%,均達到國家規定指標;對全市348萬畝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實施嚴格保護,2017年落實生態補償資金達9000多萬元。

同時,茂名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出臺了《茂名市野外火源管理辦法》,印發《茂名市森林火災應急預案》《茂名市森林防火宣傳方案》,全面實行野外火源網格化管理,形成了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防控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礎上,實施了林火遠端視頻系統建設工程,加強火災監測系統、指揮撲救系統建設,並成立了4支專業森林消防隊共160人,落實專職護林員1592人,近年來沒有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火災受害率逐年下降。

“綠色產業”托起林茂農富

伴隨著森林城市的綠意漸濃,茂名的綠色產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2017年,茂名林業總產值204.99億元,現有特色經濟林385.38萬畝、竹林11.47萬畝、油茶30.5萬畝、南藥15萬畝,全市木材加工企業455家。

茂名充分利用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等優勢,開發利用林果、林藥、林茶、林油等模式,加快發展林下種植。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空氣清新,不易受外來病源感染等因素發展林下養殖。同時,加快森林景觀利用,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建成廣東茂名森林公園、大霧嶺(雲開山)自然保護區、天馬山生態旅遊區、太華山風景旅遊區、大仁山森林公園、石根山森林公園、筆架山森林公園、仙人洞森林旅遊等一批景點。

茂名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目前已引進和培育了瑞恒農林科技、大亞木業、宏益鱷魚、惠生源、天山林牧、南藥藥業等10多家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涵蓋了種植與培育、林下種植養殖、林木種苗花卉、森林食品加工、林產品加工、生態旅遊等多個領域。

該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實施品牌戰略,打造了大霧嶺鐵皮石斛,信宜益智、砂仁,高州高山油茶、鱷魚,化州化橘紅,電白沉香、牛大力等名牌產品。此外,茂名還規劃建設一批1000畝以上連片規模的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在技術和資金上予以重點扶持,培育了一批典型企業和種植、養殖大戶。

為提升林業企業研發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茂名積極推進產研協作,積極搭建企業、林農與高校、科研等單位之間的合作平臺,形成產研一體化的林下產業發展機制。同時,加強政策引導和生產指導,加強對企業、示範戶和農民技術骨幹的資訊諮詢和技術培訓服務。

目前,茂名已初步形成了以速生豐產林、珍貴用材林、綠化苗木、木本林果林藥、特色經濟林、林產化工、林漿紙一體化、人造板加工和太華山、大霧嶺、天馬山、大仁山、平雲山、鵝皇嶂、筆架山、仙人洞、放雞島等森林生態旅遊為主體的九大林業產業體系和基本格局。

“綠色文化”涵養綠色發展

生態文化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茂名廣泛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生態知識,弘揚生態道德,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植綠愛綠護綠、合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的良好氛圍。

茂名建立了“茂名創森”微信公眾號,廣泛開展送苗下鄉、森林文化進村進校園等活動,製作視頻短片,在全市主要交通路口LED宣傳屏滾動播放,在地方媒體滾動播出達1500次,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和創建森林城市宣傳;開展廣東12城聯動“森林城市·森林惠民”主題宣傳、“露天礦之春——全國百家畫礦湖大型寫生活動”等活動,並在生態馬拉松、徒步節等群眾性活動中融入國家森林城市元素,掀起“大地植綠、心中播綠”的創森熱潮;評選10個綠化模範鎮,提升鎮村造林綠化積極性,信宜市錢排鎮、高州市根子鎮被認定為“廣東省森林小鎮”。

茂名堅持開展義務植樹活動,2017年全市義務植樹1269.2萬株,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8.5%。市四套班子連續多年堅持春節後開年第一件事是帶頭植樹,形成以上率下示範效應,全市黨政機關單位、異地商會、同鄉會自發開展多場義務植樹活動,各界群眾認捐、認種、認養及捐資植樹蔚然成風,實現了義務植樹常態化。

茂名還出臺了《茂名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現正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全市各級古樹名木預計達8000株,待資源普查完成後,將對全市所有古樹名木進行建檔、掛牌、資訊化管理等工作,古樹名木保護率將達到100%。在電視臺等媒體設立古樹名木欄目,講述各地古樹名木文化,讓民眾看得見古樹,記得住鄉愁。

撰文:張平泰 顧大煒 趙藝 陳業明

編輯統籌:李江萍

科學合理的規劃是“創森”成功的重要保障。為此,茂名專門聘請國家林業局中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高標準編制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確立了“濱海綠城,好心茂名”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理念,提出了構建“一核兩網五廊,三區四屏多點”的茂名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佈局,同時落實相應的建設工程,力爭把茂名建設成為“生態、綠色、美麗、文明、和諧、幸福”的美麗濱海森林城市。

統計顯示,目前茂名全市林業用地880.2萬畝,占全市國土面積的51%。林地面積850.72萬畝,森林蓄積量4068.66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9.38%。

“綠色行動”構築生態屏障

茂名以加快推進森林碳匯工程、生態景觀林帶工程、森林進城圍城工程、鄉村綠化美化工程等四大工程為切入點,帶動城鄉造林綠化,全面構築綠色生態屏障,讓全市人民共用“綠色福利”和“生態紅利”。

茂名開展國省道公路綠化改造提升,堅持“綠隨路建”,打造多樹種、多層次、多色彩道路綠化景觀帶;結合省定貧困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精准扶貧、美麗鄉村等工作,實施綠化鄉村道路、打造村中公園、庭院綠化等鄉村綠化美化工程;大力推進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體系建設;結合荔枝、龍眼、紅樹林等茂名特色自然景觀,加快推進貢荔主題森林公園、濱海濕地公園、彭村湖濕地公園等建設;推進浮山嶺山地生態綠廊、西部森林生態綠廊、袂花江生態農業綠廊、東部山地(鵝凰嶂—石壁嶺)生態綠廊和沿海生態綠廊建設。

2012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造林更新作業面積7.4萬公頃;建設提升高速公路生態景觀林帶近100公里,國省道公路綠化1000多公里;新增森林公園71個、濕地公園8個;建成鄉村綠化美化示範點1006個、森林家園280個。目前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5.11平方米。先後榮獲“廣東省林業生態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氧吧城市50強”“最具人氣魅力城市”等稱號。高州市獲評全國綠化模範縣,信宜市、電白區分別成為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全國防沙治沙示範區。

成績的背後,是傾情的付出。茂名打好“三張牌”,為林業重點工程建設提擋加速:

嚴把關鍵環節。市林業部門緊抓陽光政務試點契機,印發林業重點生態工程作業設計審核審批、專項督查等工作方案,規範立項審批、品質監控、督導檢查等關鍵環節工作。同時,與財政、紀檢、檢察等單位協作規範涉林資金使用程式,確保重點工程建設資金陽光高效。

強化督導檢查。在造林關鍵時期,林業、財政、交通等部門組成檢查組,多次深入縣(市、區)山頭地塊督查,及時將重要情況整理形成督查專項報告,並適時組織召開督導座談會,及時通報先進、鞭策後進,督促各地推進造林綠化工作。

創新監管方式。各級林業主管部門緊跟新媒體技術發展,創新組建了林業生態工程監管微信群,為監管人員、技術人員、施工管理人員提供了即時交流討論平臺,實現了林業工程建設“事前指導、事中檢查、事後核實”全覆蓋。

此外,茂名還突出沙化土地、水污染嚴重等生態脆弱區綜合治理,重點實施了露天礦、小東江、水東灣綜合整治等綠化精品工程。

“綠色管護”鞏固建設成果

茂名始終堅持綠色發展與資源管護並重,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不遺餘力地加強林業生態保護,切實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

為嚴格保護生物多樣性,茂名市建立了雲開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區35個,各級森林公園79個,各級濕地公園10個。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非法獵捕、買賣野生動物的違法犯罪行為。全市設立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點3個,同時積極開展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原生地保護和人工馴養繁殖工作,加強野生動物保護。

為管理和保護森林資源,茂名市認真執行森林限額採伐制度,每年林木採伐都嚴格控制在限額以內;加強征佔用林地管理,嚴格執行征佔用林地定額指標制度和審核制度,防止未批先用、虛報瞞報等現象的發生;加強了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全市共設立3個國家級森林病蟲害中心測報點,2017年全市森林病蟲害成災率控制在0.022‰,無公害防治率94.4%,均達到國家規定指標;對全市348萬畝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實施嚴格保護,2017年落實生態補償資金達9000多萬元。

同時,茂名高度重視森林防火工作,出臺了《茂名市野外火源管理辦法》,印發《茂名市森林火災應急預案》《茂名市森林防火宣傳方案》,全面實行野外火源網格化管理,形成了政府全面負責、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防控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礎上,實施了林火遠端視頻系統建設工程,加強火災監測系統、指揮撲救系統建設,並成立了4支專業森林消防隊共160人,落實專職護林員1592人,近年來沒有發生大的森林火災和人員傷亡事故,火災受害率逐年下降。

“綠色產業”托起林茂農富

伴隨著森林城市的綠意漸濃,茂名的綠色產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2017年,茂名林業總產值204.99億元,現有特色經濟林385.38萬畝、竹林11.47萬畝、油茶30.5萬畝、南藥15萬畝,全市木材加工企業455家。

茂名充分利用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等優勢,開發利用林果、林藥、林茶、林油等模式,加快發展林下種植。充分利用林下空間空氣清新,不易受外來病源感染等因素發展林下養殖。同時,加快森林景觀利用,大力發展森林生態旅遊,建成廣東茂名森林公園、大霧嶺(雲開山)自然保護區、天馬山生態旅遊區、太華山風景旅遊區、大仁山森林公園、石根山森林公園、筆架山森林公園、仙人洞森林旅遊等一批景點。

茂名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突破口,目前已引進和培育了瑞恒農林科技、大亞木業、宏益鱷魚、惠生源、天山林牧、南藥藥業等10多家輻射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涵蓋了種植與培育、林下種植養殖、林木種苗花卉、森林食品加工、林產品加工、生態旅遊等多個領域。

該市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示範帶動作用,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實施品牌戰略,打造了大霧嶺鐵皮石斛,信宜益智、砂仁,高州高山油茶、鱷魚,化州化橘紅,電白沉香、牛大力等名牌產品。此外,茂名還規劃建設一批1000畝以上連片規模的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在技術和資金上予以重點扶持,培育了一批典型企業和種植、養殖大戶。

為提升林業企業研發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茂名積極推進產研協作,積極搭建企業、林農與高校、科研等單位之間的合作平臺,形成產研一體化的林下產業發展機制。同時,加強政策引導和生產指導,加強對企業、示範戶和農民技術骨幹的資訊諮詢和技術培訓服務。

目前,茂名已初步形成了以速生豐產林、珍貴用材林、綠化苗木、木本林果林藥、特色經濟林、林產化工、林漿紙一體化、人造板加工和太華山、大霧嶺、天馬山、大仁山、平雲山、鵝皇嶂、筆架山、仙人洞、放雞島等森林生態旅遊為主體的九大林業產業體系和基本格局。

“綠色文化”涵養綠色發展

生態文化是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的重點內容。茂名廣泛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普及生態知識,弘揚生態道德,努力在全社會形成植綠愛綠護綠、合力推進林業生態建設的良好氛圍。

茂名建立了“茂名創森”微信公眾號,廣泛開展送苗下鄉、森林文化進村進校園等活動,製作視頻短片,在全市主要交通路口LED宣傳屏滾動播放,在地方媒體滾動播出達1500次,深入開展造林綠化和創建森林城市宣傳;開展廣東12城聯動“森林城市·森林惠民”主題宣傳、“露天礦之春——全國百家畫礦湖大型寫生活動”等活動,並在生態馬拉松、徒步節等群眾性活動中融入國家森林城市元素,掀起“大地植綠、心中播綠”的創森熱潮;評選10個綠化模範鎮,提升鎮村造林綠化積極性,信宜市錢排鎮、高州市根子鎮被認定為“廣東省森林小鎮”。

茂名堅持開展義務植樹活動,2017年全市義務植樹1269.2萬株,義務植樹盡責率達98.5%。市四套班子連續多年堅持春節後開年第一件事是帶頭植樹,形成以上率下示範效應,全市黨政機關單位、異地商會、同鄉會自發開展多場義務植樹活動,各界群眾認捐、認種、認養及捐資植樹蔚然成風,實現了義務植樹常態化。

茂名還出臺了《茂名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現正開展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工作,全市各級古樹名木預計達8000株,待資源普查完成後,將對全市所有古樹名木進行建檔、掛牌、資訊化管理等工作,古樹名木保護率將達到100%。在電視臺等媒體設立古樹名木欄目,講述各地古樹名木文化,讓民眾看得見古樹,記得住鄉愁。

撰文:張平泰 顧大煒 趙藝 陳業明

編輯統籌:李江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