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3個月會講話6個月得省一 神童還需要“幼升小”?

戳上面藍字美國僑報或搜uschinapress關注我們哦

一場8000人只能錄取60人的幼升小選拔, 引來了一批“懂得核反應爐”“學微積分”的優秀的幼稚園“牛娃簡歷”。 這些被戲謔“賽過愛因斯坦”的神童, 近幾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是的, 你沒看錯, 這只是“幼升小”的選拔而已。 如果現在就要祭出微積分核反應這種大招, 那到了 “小升初”這幫孩子估計已經能解決火星上人類定居的問題了。

小僑翻看著這些孩子的簡歷, 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 哭自己活了20多年不如一個6歲孩童(微積分是什麼……)?或者把這些簡歷當做一本魔幻現實小說苦笑著讀完。

這個神童應該是個王者代表了, 3個半月開口說話, 6個月奪得全省第一, 18個月熟背《弟子規》, 3歲就會潛水, 10分鐘就學會了騎自行車, 用英語聊美杜莎和居裡, 教爸爸用法語問好……

簡歷中頻頻出現“高學歷”父母、超前能力、甚至一些專有學術名詞, 讓不少線民直呼“大開眼界”, 更引發網友們的“吐槽”:

小僑對這個神童唯一的疑問在於, 他真的需要“幼升小”麼?他還需要學習麼?不如把機會留給真的需要學習的孩子吧,

手動微笑。

其實面對此類“超前學習”, “養成神童”, 家長們也有自己的苦衷。 “幼稚園裡教的東西太少了, 小班只讓孩子學從1數到5, 這樣怎麼去和別人競爭?”長沙市一位幼兒家長姜女士說, 從幼稚園小班開始, 她就給孩子報了各種補習班, 英語、鋼琴、圍棋、機器人, 高學歷的父母雙方還在家輔導孩子拼音、數學、唐詩、文言文, 真的是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如此拼命為的不過是孩子在“幼升小”的戰役之中能拿到一支“98k”。

“別人都在學, 我們可不能落後。 ”姜女士信誓旦旦:“在此之外, 還要為孩子打造一些不一樣的特長。 孩子的父親在高校搞科研, 我們經常帶孩子去實驗室讓他瞭解實驗的原理, 培養他的科研能力。

面對這樣的現狀, 小僑只想運用自己還不如6歲孩童的文言文功底, 為這些家長背誦一遍《傷仲永》, 仲永從“生五年, 未嘗識書具, 忽啼求之。 ”到“泯然眾人矣。 ”的故事相信這些高學歷家長比小僑熟悉, 但是只怕是當局者迷哦。

往期回顧

本文為美國僑報原創稿件

作者:朱三景

小編:高僑

往期回顧

本文為美國僑報原創稿件

作者:朱三景

小編:高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