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進城父母”真的快樂嗎 每天憋在家裡看電視

古語有雲, “善事父母為孝”。 的確,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也是促進社會和諧不可忽視的重要元素。

水有源, 而後源遠流長;樹有根, 而後根深葉茂。 父母就是我們的“源”、我們的“根”, 孝順父母, 毋庸置疑。 但用什麼樣的方式去盡孝, 才能讓父母真切地感受到晚年幸福和快樂呢?這值得我們每一個做兒女的人深思。

孩子給父母的無疑都會是自認為最好的, 但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適合的, 最適合的也許才是最好的。

把在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的父母接到城裡一起生活, 這就是盡孝了嗎?父母在城裡過得真的快樂嗎?這是父母需要的晚年生活嗎?

4月22日早上, 韓先生特意跟單位請了假, 駕車將父母從大慶送回了安達農村老家。

談起這次把父母接進城來共同生活的經歷, 韓先生說, 不要以為盡孝, 就是單純地把父母接到身邊, 其實他們不一定快樂。

父母進了城卻沒時間陪

韓先生的父親67歲, 母親64歲, 老兩口在安達市太平莊鎮轄區的一個村子生活了40多年。

韓先生的父親是個熱心腸, 村裡誰家有個婚喪嫁娶, 都會把他請過去幫著忙活, 碰到啥難心事兒, 也都願意找他商量商量, 幫著拿個主意。

韓先生的母親身體一直不好, 韓先生打小就暗下決心, 等自己有了出息, 一定要把父母接出農村, 到大城市去享福。

大學畢業後, 韓先生來到大慶工作, 也買了房。 每年回老家過年, 村鄰看到韓先生, 都會問“啥時把你爸媽接過去啊”?

韓先生也一直在做父母的工作, 希望他們能來大慶, 跟他一起生活。

今年春節回老家, 父親的背駝得更厲害了, 母親的身體也大不如前, 韓先生是看在眼裡, 疼在心上。

村鄰們也跟著勸老兩口, 都說孩子出息了, 父母就該跟著去享享福。 就這樣, 父母終於同意跟著韓先生來大慶生活。

大年初二, 韓先生就把父母接來了大慶。

開始一段時間, 單位不忙, 韓先生還能陪著父母四處轉轉, 老兩口每天過得也很樂和。

但後來, 韓先生工作開始忙起來, 上班時間越來越早, 下班時間越來越晚, 陪伴父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 有時父母都睡了, 韓先生才回到家。

上下樓不會刷卡乘電梯

韓先生家住的是高層, 上下樓不但要乘電梯, 還要刷卡。 每次出門, 如果沒韓先生陪著, 父母就得等在電梯旁跟著同一層的居民“蹭”電梯。

有幾次, 正趕上用梯高峰, 老兩口就寧肯拿著卡走秘密頻道, 也不去刷卡乘電梯。 等到晚上,

韓先生下班回家, 父親還在幫著母親揉腿。 因為上下樓不方便, 母親就總念叨著要回老家。 後來又有一次, 因為下樓著急忘了帶卡, 老兩口就等在樓下, 一直等到韓先生下班。

有了這次經歷後, 老兩口更是不敢輕易下樓了, 每天就待在家裡, 守著電視機看電視。

後來, 母親偷偷跟韓先生商量, 讓他們回老家吧, 每天在樓上蹲著, 都快憋出毛病了。

尤其韓先生的父親, 在村裡是個閒不住的人, 現在一下子什麼事兒都沒有了, 哪能適應?想找個人嘮嘮嗑, 也沒個認識人, 對門鄰居也是早出晚歸的年輕人。 不像老家, 滿村都是熟人, 想上誰家竄個門兒, 抬腳就去。

韓先生翻來覆去一夜沒睡, 考慮再三, 最後決定順從父母的意願, 送他們回老家。

出門坐車看錯公交站牌

韓先生說, 他家社區門口旁就是公交站牌。 剛把父母接來時, 他還特意帶著他們坐過兩次公車, 就為了以後他上班不在家時, 父母出門方便。

韓先生怕父母出門不捨得花錢坐車, 還特意給父母辦了公交卡, 可父母在大慶住了兩三個月, 公交卡卻只用過一次, 結果還坐錯了車。

那次, 父母出門坐了趟公車, 結果坐反了方向找不著家了, 幸好父親手機裡存了韓先生的號碼, 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 給韓先生打了電話, 韓先生才將父母安全接回了家。

直到回老家前, 母親還惦記著公交卡的事兒, 一再提醒韓先生去把卡裡的錢退了。

韓先生說, 想把父母接來一起住, 主要是因為平時工作忙, 很少能回老家, 父母的年紀如今也都大了,萬一有個頭痛腦熱的,他離得遠,也照顧不上。但真的把父母接到身邊了才發現,每天能看見父母,自己到是安心了,可父母卻沒有他之前想像的那麼快樂。

韓先生不禁自問,這樣的盡孝,真的是父母需要的嗎?

父母的年紀如今也都大了,萬一有個頭痛腦熱的,他離得遠,也照顧不上。但真的把父母接到身邊了才發現,每天能看見父母,自己到是安心了,可父母卻沒有他之前想像的那麼快樂。

韓先生不禁自問,這樣的盡孝,真的是父母需要的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