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確認過眼神,是社會主義接班人|新青年

她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工作者

數十年來

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為國家培養著一批批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

她說

“人人都是少先隊工作者”

她是

2017年“湖北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襄陽市人民路小學少先隊輔導員

楊穎

少先隊輔導員不是一個“管衛生的老師”

剛接觸少先隊工作的楊穎, 激情有餘而能力不足。 楊穎記得一個週末的上午, 在襄陽市的人民廣場遇到了一位中年級學生, 學生熱情主動沖楊穎打招呼:“楊老師好!”“你好!”楊穎愉快回應, 跟他的家長打招呼。

家長帶著孩子邊走邊問:“她是教什麼的老師?”“她是我們學校管衛生的老師呀!”聽著漸漸遠離的對話, 楊穎站在那裡紅了臉。

為什麼在學生的心目中, 少先隊輔導員就只是一個管衛生的老師呢?少先隊輔導員只是做好衛生管理工作嗎?楊穎深深覺得自己的崗位履職能力亟待提升與加強!

為了使工作開展得更有實效性, 楊穎反復學習研讀大隊輔導員工作職責, 要求自己做到“一事一清”, “一日一清”, 在工作中反思不足, 總結經驗。

楊穎所在學校的書記校長夏天會, 是一位少先隊工作的老前輩, 也是多年從事少先隊工作的老專家, 他不斷激勵楊穎, 常對楊穎說:“做少先隊工作, 你光有實幹精神是不行的!必須要多思考, 會巧幹!只有實幹加巧幹, 才等於能幹!”。

在這樣的氛圍中, 楊穎漸漸得心應手。 學校大隊建立了換屆選舉、立崗值勤、國旗升降、國旗下講話、節日專題教育、星級學生評選6個工作制度, 並嚴格按制度管理執行。

人人都是少先隊工作者

為了增強少先隊組織光榮感, 楊穎積極動員, 指導各年級組共同參與到少先隊活動裡, 開展“我是演講家”、“我有一雙巧巧手”、“我是運動小達人”、“紅色歌曲我傳唱”、“經典詩文伴我成長”、“傳承書法風采, 共創魅力校園”、“精品社團嗨翻全場”等等校園活動。

這些活動為3500餘名少年兒童提供交流、展示、分享的平臺, 得到了師生的好評, 在學校裡。 大家第一次感受到原來“人人都可以是輔導員、人人都可以是少先隊工作者”。

上好社會大課堂

楊穎與學校周邊社區(大慶西路社區、友誼街回族社區、韓莊社區、星月社區等)聯繫, 進行了20多次交流。 她整合各種社會資源, 精心策劃, 開展少年兒童的社會實踐活動,

讓少先隊工作更接地氣。

2016年3月4日, 楊穎組織少先隊員代表來到友誼街回族社區沿江大道公館門外灘, 與襄陽市環保協會負責人運建立, 開展“我為雷鋒代言——保護漢江水資源”科普宣傳活動。

通過“我為雷鋒代言”漢江沿岸撿拾垃圾, “保護漢江水資源活動”互動講座, 宣讀水資源保護承諾書, 對江邊遊玩市民發放環保宣傳單。 引導少年兒童以學雷鋒為契機, 開展保護漢江水資源活動, 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去年五一節前,楊穎組織“尋訪勞動之美——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活動,帶著六3中隊22名少先隊員代表,一起走進星月社區和諧花園尋訪一位普通市民——李珍。

李珍由於幼年患上小兒麻痹症,雙腿肌肉萎縮嚴重變形,無法正常行走,只能用雙手支撐小凳完成正常的生活自理。李珍沒有悲觀失望,用自己的雙手編織了一件件色彩鮮美、造型風趣別致的手工玩偶,養大了兩個孩子,把自己的小家庭也建設得溫馨潔淨。

楊穎看到,在整個尋訪中,少先隊員們與李珍的交談,學做簡單的編織手工,深深地被她樂觀向善的生活態度感動。李珍還利用閒暇時間為社區的下崗女工免費傳授編織手藝,少先隊員們敬佩不已!

少先隊員余欣雅說:“這次尋訪,我學到的不僅是李阿姨交給我們的手藝,更多的是李阿姨的精神。她不善言辭,卻很親切。她雖然生活不富裕,卻能通過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她與我們交談時,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愁眉苦臉,而是開心地與我們交流。她樂觀、堅強、不放棄的精神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

少先隊工作“為誰培養人”

楊穎既是輔導員又是教師,不同的角色有相同的責任,都是圍繞“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展開工作,但是楊穎認為輔導員更要謹記“為誰培養人”這個核心任務。

她抓住各種節點,開展“紅領巾心向党”、“傳統文化在身邊”、“清明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等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清明小長假期間,楊穎號召全體隊員,以家庭為單位分散尋訪行戶外實踐,節後回到校園,整理完善尋訪心得,利用每週1課時的少先隊活動開展中隊交流活動。

低年級尋訪展示主要是紅色歌曲的傳唱,革命影片的觀看;中年級尋訪展示主要是講革命英雄故事,辦主題手抄報;高年級尋訪展示主要是閱讀紅色書籍,演繹革命事蹟,誦讀革命詩歌等。

少先隊員們在津津有味地聽取革命故事的時候感慨:“沒有先烈們的英勇奮鬥,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我們不能躺在先烈們的功勞薄上,心安理得的享受,應該追尋先烈的足跡,發揚愛國精神,繼承先輩的遺志,為振興中華而健康成長。”

楊穎說:“輔導員是平凡的,但是中國夢的實現是由無數個平凡卻不可或缺的人組成的。盡我所能,為我的隊員找出一條綠色的航道,他們的夢,就是我的夢。”

留言回復,團團一直都在

本期編輯 | 毛瑩 徐冰

本期審核 | 代恒業

往期精彩內容:

[青春湖北] 投稿郵箱:youthhubei@163.com

歡迎轉發點贊,轉載務必標明來源

去年五一節前,楊穎組織“尋訪勞動之美——雙手創造幸福生活”的活動,帶著六3中隊22名少先隊員代表,一起走進星月社區和諧花園尋訪一位普通市民——李珍。

李珍由於幼年患上小兒麻痹症,雙腿肌肉萎縮嚴重變形,無法正常行走,只能用雙手支撐小凳完成正常的生活自理。李珍沒有悲觀失望,用自己的雙手編織了一件件色彩鮮美、造型風趣別致的手工玩偶,養大了兩個孩子,把自己的小家庭也建設得溫馨潔淨。

楊穎看到,在整個尋訪中,少先隊員們與李珍的交談,學做簡單的編織手工,深深地被她樂觀向善的生活態度感動。李珍還利用閒暇時間為社區的下崗女工免費傳授編織手藝,少先隊員們敬佩不已!

少先隊員余欣雅說:“這次尋訪,我學到的不僅是李阿姨交給我們的手藝,更多的是李阿姨的精神。她不善言辭,卻很親切。她雖然生活不富裕,卻能通過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她與我們交談時,沒有因為自己是殘疾人而愁眉苦臉,而是開心地與我們交流。她樂觀、堅強、不放棄的精神不正值得我們學習嗎?”

少先隊工作“為誰培養人”

楊穎既是輔導員又是教師,不同的角色有相同的責任,都是圍繞“培養什麼人、如何培養人”展開工作,但是楊穎認為輔導員更要謹記“為誰培養人”這個核心任務。

她抓住各種節點,開展“紅領巾心向党”、“傳統文化在身邊”、“清明祭英烈”、“向國旗敬禮”、“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等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培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報國之行。

清明小長假期間,楊穎號召全體隊員,以家庭為單位分散尋訪行戶外實踐,節後回到校園,整理完善尋訪心得,利用每週1課時的少先隊活動開展中隊交流活動。

低年級尋訪展示主要是紅色歌曲的傳唱,革命影片的觀看;中年級尋訪展示主要是講革命英雄故事,辦主題手抄報;高年級尋訪展示主要是閱讀紅色書籍,演繹革命事蹟,誦讀革命詩歌等。

少先隊員們在津津有味地聽取革命故事的時候感慨:“沒有先烈們的英勇奮鬥,就沒有我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我們不能躺在先烈們的功勞薄上,心安理得的享受,應該追尋先烈的足跡,發揚愛國精神,繼承先輩的遺志,為振興中華而健康成長。”

楊穎說:“輔導員是平凡的,但是中國夢的實現是由無數個平凡卻不可或缺的人組成的。盡我所能,為我的隊員找出一條綠色的航道,他們的夢,就是我的夢。”

留言回復,團團一直都在

本期編輯 | 毛瑩 徐冰

本期審核 | 代恒業

往期精彩內容:

[青春湖北] 投稿郵箱:youthhubei@163.com

歡迎轉發點贊,轉載務必標明來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