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一假期之後張家口飛機場要擴建了

重磅消息!2018年4月張家口各個縣區重點專案開工。 目前獲得消息!5月7日起, 張家口機場部分航班進行調整, 機場改擴建正式啟動!6月試運營, 張家口園博園初露芳容, 張家口天陽社區進行老舊社區改造工程, 河北首家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 多件事關民生的大事逐步進行, 具體詳情如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5月7日起, 張家口機場部分航班進行調整, 機場改擴建正式啟動!

從張家口機場獲悉, 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保障機場, 張家口機場計畫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改擴建工程。 5月7日至10月27日, 將對現有航班進行調整。

張家口機場自2013年通航以來, 堅持持續安全、科學發展的理念, 以打造奧運保障機場為目標, 全方位提升機場的軟硬體水準, 航線網路日趨完善, 航空運輸業務快速增長, 旅客輸送量由2013年的2.4萬人次增長至2017年的60萬人次。 隨著2022年冬奧會籌辦工作日益深入,

張家口機場改擴建工程也在積極推進, 計畫於5月全面啟動。

張家口機場部分航班時刻也將進行相應調整, 5月7日起至10月27日, 張家口機場計畫取消重慶-張家口-天津、西安-張家口-大連航線、桂林-石家莊-張家口航線、杭州-邯鄲-張家口航線、海口-石家莊-張家口航線, 春秋航空執飛的石家莊-張家口航線僅保留每週五一班。 調整後, 張家口機場周往返航班量為76架次, 旅客從張家口機場可抵達上海、杭州、廣州、石家莊、深圳、瀋陽、廈門7座城市。 機場工作人員表示, 希望計畫於5月7日後出行的旅客留意航班變更情況, 以免耽誤行程。

2017年12月27日, 冬奧會保障項目張家口寧遠機場改擴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獲河北省發改委批復。

該工程按照2025年旅客輸送量100萬人次、民航飛機起降量10700架次, 飛行區等級4C級建設。 主要包括:延長跑道、擴建站坪、新增11個C類機位, 新建1200平方航管樓一座、新建14000平方航站樓一座及其它配套設施。 工程概算總投資13.19億元。 該項目的建設對滿足航空業務量快速增長和冬奧會交通運輸需求, 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 加快張家口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6月試運營!張家口園博園初露芳容, 南北大門主體已完工!

4月18日上午10點多, 在園博園南區大門“山”字形的鋼架構上, 工人們正在揮汗如雨進行焊接作業。 目前, 河北省第二屆園林博覽會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南區大門、北區大門、張家口園等建築已漸露芳容。

“距6月初園博園開園試運營僅有一個多月的時間, 如何保質保量地確保各項工程如期完工, 成為所有工程建設者心頭的重中之重。 ”當前, 在工程建設者的辛勤努力之下, 設計理念匠心獨具的園區南北大門主體工程基本完工;作為第一個初露芳容的地市館——張家口園也已完成所有混凝土建和喬木綠植工作,

下一步進入盛妝打扮的精緻裝修階段。

“張家口園自始至終秉承了‘錦繡長城、大美絲路’的設計施工理念。 ”站在初露芳容的園門前, 張家口市園林局駐現場負責人伊道成介紹說。 張家口園分為主入口區、張庫大道區、灤河神韻區、京張鐵路區、張垣新韻區五個主題功能區, 依據張家口地區獨特的長城景觀特徵,運用園林手法對其進行再造。構建夯土城牆、石砌城牆、磚砌城牆三種長城類型貫穿整個園區。同時,還將“絲綢之路”元素融入景觀節點,展示張家口從茶馬互市的開放、張庫大道的形成,到京張鐵路通車,再到京張高鐵的修建的發展歷程,展示張家口從古到今,由路而起,由開放而發展的歷程。

北區大門

記者看到,14個大小不一的鋼結構傘組成了一個整體的建築群,小的傘高5米以上,大的傘有10多米高。現場負責施工的秦皇島興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專案部工程師李龍碩介紹,北區大門是從“花海”這一概念出發,通過不同類型和高度的傘的排列組合,形成了一個整體的風格。

他還透露,大傘採用了新型材料——高透光膜材。“白天,陽光照射下來,會形成斑駁的光影,夜晚,通過燈光勾勒出傘邊緣以及表面的動感曲線,為市民提供極佳的夜晚遊憩場所。”李龍碩說,小傘頂部結構幕牆已完成了70%以上,大傘的裝飾面已開始施工,整體工程在5月初完工。

南區大門

整體是一個山形的鋼結構,長89米,最高處13.6米。李龍碩說,園博會的場地綿延起伏,南區大門呼應地勢,塑造了山的形象。“設計師用線來模擬山的曲面。多根鋼樑彎折並置,在起伏的高度上有規律地變化,形成了三個山峰。中間最高的突起如同山的主峰,它是主入口,透過它南望形成框景畫面,綠色館是畫面的主體。西側次高的突起部分如同山脈的次峰,它下部採用通透的材料圍合成功能區域。”李龍碩介紹,目前焊接工作基本結束,整體工程能在本月底完工。

24歲的小夥子伊道成正在指揮工人緊張施工,他是張家口市園林局駐園區的現場負責人。伊道成說,整個張家口園區規劃面積6703平方米,其中景觀小品面積781平方米,綠地面積4727平方米,分為主入口區、張庫大道區、灤河神韻區、京張鐵路區、張垣新韻區等五個主功能區。“我們的主題是錦繡長城,大美絲路,寓意張家口在長城的守護和見證之下,傳承草原絲綢之路的歷史,在新時代迸發出更璀璨的時代之光。”在現場,記者看到,張家口園的大門——張家口長城的大境門已基本完工,“上面還有手書的‘大好河山’匾,稍後會掛上去。”伊道成說。

三、張家口天陽社區進行老舊社區改造工程,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張家口市為貫徹落實住建部老舊社區改造試點工作要求部署,進一步改善張家口市老舊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張家口市老舊社區三年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涉及到128個項目26061戶。近日,張家口橋東區天陽社區展開老舊社區改造工程,主要從三方面進行改造,一起來看一下!

近日天陽社區的大門口張貼了三張告示,大體意思是要改造社區環境,整治私搭亂建等違法現象,這下可把社區的業主高興壞了,這麼多年來,這個社區環境衛生差,車輛亂停亂放,侵佔綠地種菜,尤其是違章搭建成群,這些問題成了業主的心病,相信天陽社區(房價戶型二手房租房)經過改造以後,業主的居住環境將大大提升!

關於清理天陽社區內公共區域廢舊車輛的通知

關於天陽社區內物業改造的通知

關於天陽社區違章臨建限期拆除的通知

四、河北首家!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

4月26日,張家口市總工會舉行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儀式。圖為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為張家口市工運史館揭牌。記者劉雅靜攝

4月26日下午,張家口市總工會舉行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儀式,並表彰評選出的張家口“十大工匠”和二十名“金牌工人”。

4月26日,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圖為嘉賓參觀工運史館。

1921年,張家口第一個工會組織——機務工人精業研究所成立,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工人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參與了震撼全國的京綏鐵路車務工人大罷工。1945年,張家口市總工會成立,成為我國最早成立的城市工會之一。

為全面總結和梳理張家口工運發展史,去年12月,張家口市總工會開始收集史料、圖片、實物。經過4個多月的精心籌備,張家口市工運史館建成。

張家口市工運史館共分7大板塊21個單元,全面展示了該市工業文明的演進過程、工人運動百餘年發展歷程、党和國家領導人對張家口工人階級和勞動模範的親切關懷、我國著名工運人物、張家口市各個歷史時期的著名勞模、張家口市總工會組織沿革及歷任工會主席等內容,共陳列了500多幅珍貴歷史照片、100多件實物和眾多影像資料。

4月26日,張家口市總工會舉行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儀式,並表彰評選出的張家口“十大工匠”和二十名“金牌工人”。

在隨後的“慶五一勞模文藝匯演”中,“張雜谷之父”趙治海、“馬鈴薯育種專家”尹江等10人被授予“張家口大工匠”榮譽稱號,範秀川等20人被授予“張家口金牌工人榮譽稱號”。

依據張家口地區獨特的長城景觀特徵,運用園林手法對其進行再造。構建夯土城牆、石砌城牆、磚砌城牆三種長城類型貫穿整個園區。同時,還將“絲綢之路”元素融入景觀節點,展示張家口從茶馬互市的開放、張庫大道的形成,到京張鐵路通車,再到京張高鐵的修建的發展歷程,展示張家口從古到今,由路而起,由開放而發展的歷程。

北區大門

記者看到,14個大小不一的鋼結構傘組成了一個整體的建築群,小的傘高5米以上,大的傘有10多米高。現場負責施工的秦皇島興龍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第一專案部工程師李龍碩介紹,北區大門是從“花海”這一概念出發,通過不同類型和高度的傘的排列組合,形成了一個整體的風格。

他還透露,大傘採用了新型材料——高透光膜材。“白天,陽光照射下來,會形成斑駁的光影,夜晚,通過燈光勾勒出傘邊緣以及表面的動感曲線,為市民提供極佳的夜晚遊憩場所。”李龍碩說,小傘頂部結構幕牆已完成了70%以上,大傘的裝飾面已開始施工,整體工程在5月初完工。

南區大門

整體是一個山形的鋼結構,長89米,最高處13.6米。李龍碩說,園博會的場地綿延起伏,南區大門呼應地勢,塑造了山的形象。“設計師用線來模擬山的曲面。多根鋼樑彎折並置,在起伏的高度上有規律地變化,形成了三個山峰。中間最高的突起如同山的主峰,它是主入口,透過它南望形成框景畫面,綠色館是畫面的主體。西側次高的突起部分如同山脈的次峰,它下部採用通透的材料圍合成功能區域。”李龍碩介紹,目前焊接工作基本結束,整體工程能在本月底完工。

24歲的小夥子伊道成正在指揮工人緊張施工,他是張家口市園林局駐園區的現場負責人。伊道成說,整個張家口園區規劃面積6703平方米,其中景觀小品面積781平方米,綠地面積4727平方米,分為主入口區、張庫大道區、灤河神韻區、京張鐵路區、張垣新韻區等五個主功能區。“我們的主題是錦繡長城,大美絲路,寓意張家口在長城的守護和見證之下,傳承草原絲綢之路的歷史,在新時代迸發出更璀璨的時代之光。”在現場,記者看到,張家口園的大門——張家口長城的大境門已基本完工,“上面還有手書的‘大好河山’匾,稍後會掛上去。”伊道成說。

三、張家口天陽社區進行老舊社區改造工程,主要從三方面入手!

張家口市為貫徹落實住建部老舊社區改造試點工作要求部署,進一步改善張家口市老舊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張家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張家口市老舊社區三年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涉及到128個項目26061戶。近日,張家口橋東區天陽社區展開老舊社區改造工程,主要從三方面進行改造,一起來看一下!

近日天陽社區的大門口張貼了三張告示,大體意思是要改造社區環境,整治私搭亂建等違法現象,這下可把社區的業主高興壞了,這麼多年來,這個社區環境衛生差,車輛亂停亂放,侵佔綠地種菜,尤其是違章搭建成群,這些問題成了業主的心病,相信天陽社區(房價戶型二手房租房)經過改造以後,業主的居住環境將大大提升!

關於清理天陽社區內公共區域廢舊車輛的通知

關於天陽社區內物業改造的通知

關於天陽社區違章臨建限期拆除的通知

四、河北首家!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

4月26日,張家口市總工會舉行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儀式。圖為張家口市委書記回建為張家口市工運史館揭牌。記者劉雅靜攝

4月26日下午,張家口市總工會舉行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儀式,並表彰評選出的張家口“十大工匠”和二十名“金牌工人”。

4月26日,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圖為嘉賓參觀工運史館。

1921年,張家口第一個工會組織——機務工人精業研究所成立,成為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工人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參與了震撼全國的京綏鐵路車務工人大罷工。1945年,張家口市總工會成立,成為我國最早成立的城市工會之一。

為全面總結和梳理張家口工運發展史,去年12月,張家口市總工會開始收集史料、圖片、實物。經過4個多月的精心籌備,張家口市工運史館建成。

張家口市工運史館共分7大板塊21個單元,全面展示了該市工業文明的演進過程、工人運動百餘年發展歷程、党和國家領導人對張家口工人階級和勞動模範的親切關懷、我國著名工運人物、張家口市各個歷史時期的著名勞模、張家口市總工會組織沿革及歷任工會主席等內容,共陳列了500多幅珍貴歷史照片、100多件實物和眾多影像資料。

4月26日,張家口市總工會舉行張家口市工運史館開館儀式,並表彰評選出的張家口“十大工匠”和二十名“金牌工人”。

在隨後的“慶五一勞模文藝匯演”中,“張雜谷之父”趙治海、“馬鈴薯育種專家”尹江等10人被授予“張家口大工匠”榮譽稱號,範秀川等20人被授予“張家口金牌工人榮譽稱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