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弘揚英烈精神 推進偉大復興

“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 “巾幗英雄”秋瑾, “鐵血丈夫”林覺民, 慷慨赴死為共和的彭家珍, 為國捐軀的宋教仁……

連日來, 中央和全國各省(區、市)主要媒體、重點新聞網站, 在重要版面、重點時段及首要位置統一開設“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專欄, 持續、集中、充分報導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貢獻的英烈人物, 弘揚他們英勇獻身的光輝事蹟, 尊尚他們畢生奮鬥的崇高精神, 在全社會營造了紀念、緬懷、崇尚、學習英烈的浩然正氣和濃厚氛圍, 凝聚和激發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

英烈的脊樑, 頂天立地;英烈的事蹟, 氣壯山河;英烈的精神, 光照未來。 從被壓迫奴役到自由翻身解放, 從貧窮落後到繁榮富強, 在中華民族追求偉大復興的歲月長河裡, 無數英烈前仆後繼, 為爭取民族獨立、實現國家富強、促進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 他們以鮮血澆灌理想, 用生命捍衛信仰, 構築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

這豐碑, 熔鑄著血性、膽魄和正氣;這精神, 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激勵我們戰勝各種艱難困苦的寶貴財富。 沒有英烈人物百折不撓的奮勇拼搏, 沒有他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一往無前, 就沒有民族解放, 沒有新中國, 更談不上今天我們所擁抱的偉大新時代、幸福新生活。

然而, 一段時間以來, 社會上有一股對英烈“汙名化”的傾向,

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沉渣泛起。 比如:對於抗日戰爭, 有的人只願意相信國民黨的正面戰場, 對國民黨當時的自我粉飾和國民黨對共產黨方面的封鎖不相信也不願信;對於英雄, 有的人只知道在打打殺殺的遊戲世界裡尋求滿足, 卻對自己民族歷史和現實中的真正英雄視而不見, 反而惡搞、抹黑邱少雲、黃繼光、“狼牙山五壯士”等英烈人物;對於歷史, 有的人以歪曲為能事, 罔顧事實、信口開河, 來凸顯自己所謂的“特立獨行”“與眾不同”……在資訊傳播無比發達的當下, 越來越多的“歷史發明家”熱衷於歷史小段子和歷史“揭秘”, 故意曲解乃至編造歷史, 挖歷史長城的“磚頭”, 別有用心。

古人說:“滅人之國, 必先去其史。

”中華民族綿延幾千年文明不滅, 與我們民族重視修史、讀史、鑒史的悠久傳統密不可分。 英烈人物的光輝事蹟和崇高精神, 是中華民族的紅色基因, 是我們黨和國家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虛無主義試圖否定崇高、消解革命、混淆是非, 就是在消滅我們民族的靈魂與脊樑, 其目的在於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比戰爭中直接的軍事佔領更為可怕。 對於這種觀點、做法和行徑, 我們要時刻警惕並堅決予以反對和批駁。

歷史乃現實的凝固, 現實是歷史的延續, 歷史不可虛無也絕不虛無。 我們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自覺自信, 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大力弘揚唯物史觀,

堅定党的歷史自信, 特別是要對党領導人民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 對中國人民在探索和奮鬥中選擇中國共產黨、選擇馬克思主義、選擇社會主義道路、選擇改革開放的歷史必然性堅信不移。 從讀真實的歷史開始, 分辨歷史虛無主義, 學史用史, 以史為鑒, 不斷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和智慧。

“天地英雄氣, 千秋尚凜然。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 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 不能沒有先鋒。 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既是一場精神的洗禮, 也是奔向未來的召喚。 每一方紀念碑, 每一座烈士墓, 每一段英雄故事, 都是永不熄滅的精神火炬, 賦予我們強大的精神力量。 讓我們傳承紅色基因, 補足精神之鈣, 堅定理想信念, 把穩思想之舵,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勇做新時代的搏擊者、擔當者和奉獻者, 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 奮力攻克改革發展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 勠力同心推進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