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層次女科學家稀缺 科研怎能少了“她”

近日, “2018IT女性精英大會”召開。 會上披露, 當前女性在職場上升的比例呈“漏斗形”, 也就是說, 大學生、科研人員、高級科研人員這三個群體中, 女性占比持下降趨勢。

應該說, 中國女性科研人員的總數並不少, 5年前就已達到2100多萬, 占科研人員總數的40%, 但高層次女科學家依然稀缺。 因此早就有人發問, 高考中女狀元頻頻出現, 女科學家的比例卻為何越來越低。 而半個多世紀之前, 波伏娃就已指出, “女性不是天生的, 而是被塑造的。 ”上述“漏斗形”曲線更直觀地說明, 女性在職場特別是科研領域上升遇阻, 主要不是生理上的差異,

而應從社會文化因素中找原因。

有機構在2015年和2016年兩次對電腦領域的女性作了調研, 發現她們的壓力主要來自“工作繁瑣頭緒多、技術更新快、工作量大以及工作難度大”四個方面, 而造成這些壓力又與女性面對新工作時主動性較弱、家庭負擔較多因而難以經常加班以及出差等有關。 這應該不是電腦領域特有的現象。 不可否認, 這些因素客觀上對女性在職場特別是科研領域的“拼殺”造成困難。 而女性在文化和輿論中被“汙名化”或“非女性化”的現實, 則是她們在高層次科研隊伍中缺席的更重要原因。

應該說, 男女平等在我國早已是常識, 我國婦女事業也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 但近年來各種各樣的“女德”培訓卻屢批不止,

封建文化裡束縛女性的那套陳腐學說, 被戴上“傳統文化”的面具後, 在當代社會沉渣泛起甚至大行其道。 有的“女德班”大肆宣揚“女強人下場都不好”“做家務就是一個女人的本分”, 妄圖用男權觀念塑造現代女性。 前段時間多個“低齡媽媽”被推成網紅, 實在讓人觸目驚心。 直接原因當然是有的網路視頻缺乏倫理底線和社會責任感, 深層次的原因恐怕還在於社會潛意識中對女性的偏見。

有的媒體喜歡炒作城市“剩女”現象, 或將女博士調侃為“第三種人”, 津津樂道於“學得好不如嫁的好”, 有的文藝作品用臉譜化的方式描寫知識女性和職場女性, 似乎女性多受幾年教育反而會帶來人生不幸, 把那些追求更高教育程度、在職場特別是科研單位努力奮鬥的女性“非女性化”,

造成一些年輕女性心理恐慌, 職場之路更加艱難。 事實上, 許多事業有成的女性包括一些貢獻卓越的女科學家的經歷都可以證明, 不論在科研還是管理方面, 女性並非全是劣勢。 女性的形象思維能力比較強, 這使其在科學探索中往往更具洞見;她們細心耐心, 因而在管理中更富人性化, 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

正因為如此, 科研不可少了“她”。 為此, 應加大國家政策對女性科研人員的支持力度, 借鑒西方國家為女性員工提供兒童託管服務等有益做法, 解決女性後顧之憂, 為女性科研人員的成長、成才和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時, 用好中國女青年科學家獎等激勵方式,

表彰和大力宣傳優秀女科學家, 為女性投身科學事業營造更好的輿論氛圍, 更大地激發女性科研人員的潛力, 讓科技之花更加絢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