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

科技是核心戰鬥力, 是習主席準確把握當代世界軍事發展規律和我軍所處歷史方位, 深刻洞察現代戰爭制勝機理而提出的科學論斷, 為我們加快實施科技興軍戰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 努力提高科技創新對我軍建設和戰鬥力的貢獻率, 對推動我軍發展實現“彎道超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具有重大實踐價值。

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重要論斷, 揭示了科技興軍的內在根據和實踐邏輯

科學技術是人類為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而從實踐中總結和創造出的先進技術。

在社會生產領域,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軍事鬥爭領域, 科學技術是核心戰鬥力。

人類對科學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本質上源自於人類對效率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珍惜, 因而, 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總是最先應用於軍事目的。 科學技術是軍事發展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 每一次重大科技進步和創新都會引起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深刻變革。 近代西方殖民主義者倚仗先進的火器技術和造船技術, 遠涉重洋敲開中國的國門, 不但改變了五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形態, 也改變了當時的世界格局。 標誌著殺傷力巔峰的核武器的出現和相互確保摧毀的核威懾的長期存在, 充分展示了科學技術應用於軍事後的無比威力。

縱觀人類軍事發展歷史, 軍隊始終是時代科技的集合體, 誰奪取了科技優勢, 誰往往就能掌握軍事競爭主動權;誰忽視了科技進步, 誰就會陷入落後挨打的被動局面。 隨著武器裝備技術從材料到能量, 再到資訊化的過渡, 武器裝備在戰鬥力要素中發揮的作用日益上升, 而戰鬥力系統中人的因素也經歷了由體能較量為主到技能較量為主、再到智慧較量為主的發展。 在“體能-技能-智慧”的發展鏈條中, 科學技術在人的戰鬥素質生成中的作用, 呈現一個不斷增強的過程。 科技越發展, 科技對戰鬥力的加成作用越明顯, 在資訊化戰爭的今天更是成為了戰鬥力的核心要素。 正因如此, 習主席提出“科技是現代戰爭的核心戰鬥力”,

強調“我軍必須高度重視戰略前沿技術發展, 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主動, 見之於未萌、識之於未發,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 準確揭示了現代戰爭制勝機理的本質, 標定了我軍戰鬥力生成的發力方向, 吹響了科技興軍的號角。

準確把握豐富內涵, 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

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具有豐富的內涵, 其要義是始終把軍隊戰鬥力的提升建立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創新的基礎之上, 堅持向科技創新要戰鬥力。 軍隊戰鬥力系統是一個按照特定體制編制、指揮控制、戰術方法武裝起來的具有職業素養的人員和各種類型的武器組成的複雜系統。

其要素可以簡單歸結為人、武器以及人與武器的組合方式。 從科學技術與戰鬥力其他構成要素的互動關係中把握其內涵, 必須厘清三種模糊認識。

一是用我軍以劣勝優的事實否定科技對戰鬥力的核心提升作用。 武器是物化了的科學技術。 我軍曾經憑“小米加步槍”的劣勢裝備戰勝了國民黨軍隊和日軍、美軍等強大的敵人, 但這決不是否定武器裝備現代化的必要性的理由。 毛澤東同志深刻指出, “武器是戰爭制勝的重要因素”。 從某種意義上說, 當年中國革命的勝利既離不開我軍頑強的戰鬥精神, 也離不開蔣介石這個“運輸大隊長”對我軍的裝備“輸入”, 中國革命的勝利過程也是我軍武器裝備水準逐步提高的過程。

任何低估或輕視科技力量的認識, 既不符合事實, 也是對軍隊戰鬥力建設的貽誤, 必須予以堅決糾正。

二是強調科技的核心作用而否定人在戰鬥力建設中的主體作用。 從上個世紀90年代美軍打贏海灣戰爭以來, 科技在戰鬥力建設中的核心作用日益突出, 忽視甚至否定人的作用的“技術制勝論”在一些人當中盛行。 對此, 必須清醒認識科技與人在戰鬥力建設中的相互關係, 無論時代條件如何發展, 戰爭形態如何演變, 人是制勝的決定因素的結論沒有過時。 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使人的因素、武器的因素結合得越來越緊密, 人與武器高度一體化。 科技由人創造, 裝備由人掌握和使用, 人的決定性因素的地位沒有改變, 科技的核心作用和人的主體作用的發揮統一于戰鬥力建設的各個方面。

三是片面理解科技的作用範疇而限制了戰鬥力的全面提高。馬克思指出,火藥的應用“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革”。普魯士軍隊裝備的“德雷西撞針式步槍”徹底結束了戰陣和線式隊形的作戰方式。科技的進步不但提升了人的能動性和武器的殺傷力,更是對人與武器的組合方式如編制體制、指揮控制、戰術戰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在當代科技的支撐下,模組化編組、積木式組合、任務式聯合才能成為資訊化戰爭條件下軍隊的新型編成方式。忽視科技進步對人與武器組合方式的影響,就會割裂科技興軍與政治建軍、改革強軍和依法治軍的關係,不利於我軍戰鬥力的全面提高。只有把科技的引領作用貫穿于強軍興軍的全方位全過程,才能真正使科技成為核心戰鬥力。

統籌規劃系統建設,推動科技成果向核心戰鬥力轉化

科技只有被正確地應用於軍事實踐,才能成為現實的戰鬥力;科技只有在戰鬥力增長中發揮強大的引領作用,才能成為戰鬥力的核心要素。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必須破除制約束縛戰鬥力提升的思想桎梏,以搶抓機遇、搶奪先機的前瞻眼光,搶佔制高點、突破障礙點、找准著力點,統籌規劃,系統推進,切實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注重打造軍事科技創新人才方陣。科技強軍,人才先行。加大軍事科技知識普及力度,增強官兵對軍事高科技運用的敏銳性和感知力,引導官兵熟練掌握新武器新裝備,緊緊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廣大官兵科技素養。推進不同軍兵種指揮員交叉任職,加強資訊技術和業務管理人才的複合式、交叉型素質培養,採取招才引智、破格選拔等各種超常規方法,培養和打造勝任現代作戰的創新型軍事人才方陣。

完善軍事科技創新和轉換機制。科技創新是戰鬥力的倍增器,科學完備的政策制度是釋放創新潛力、激發創新活力的重要保證。積極適應新體制新任務新要求,圍繞軍事創新的籌畫轉化、評估鑒定、績效考核等方面,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前端頂層設計,科學規範軍事科技創新及成果的轉化,確保軍事科技創新與戰場對接,創新成果經得起實戰檢驗。

堅持以技術發展優化軍隊編成。要切實按照“堅持以技術發展驅動編成創新”的要求,借鑒外軍建制部隊運用資訊化裝備的先進經驗,從我軍科技發展和裝備實際出發,聚焦備戰打仗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務,不斷調整優化結構、發展新型力量、理順重大比例關係,確保軍隊力量編成與軍事技術水準協調發展,確保科技向戰鬥力轉化效益的最大化。

實戰化訓練提升人與武器結合水準。實戰必先實訓。軍事訓練既是人熟練掌握武器的過程,又是未來戰爭的預演過程。必須按照實戰化要求嚴格訓練,堅持以作戰的方式訓練,以訓練的方式作戰,推進訓練與實戰一體化。要依託先進技術大力構設訓練條件、創設訓練內容、創新訓練模式,堅持推行類比訓練,創新探索網路訓練,大力深化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注重在真、難、實、嚴的環境下檢驗新裝備的技術性能、掌握新裝備的操作技能、開發新裝備的綜合功能。

軍民融合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堅持把軍隊創新納入國家創新體系,積極構建軍民協同創新機制,推動軍民融合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拓展,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新興領域融合發展佈局,在發揮舉國體制優勢中大幅度提升軍事科技創新的品質效益,切實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科技的核心作用和人的主體作用的發揮統一于戰鬥力建設的各個方面。

三是片面理解科技的作用範疇而限制了戰鬥力的全面提高。馬克思指出,火藥的應用“使整個作戰方法發生了變革”。普魯士軍隊裝備的“德雷西撞針式步槍”徹底結束了戰陣和線式隊形的作戰方式。科技的進步不但提升了人的能動性和武器的殺傷力,更是對人與武器的組合方式如編制體制、指揮控制、戰術戰法等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在當代科技的支撐下,模組化編組、積木式組合、任務式聯合才能成為資訊化戰爭條件下軍隊的新型編成方式。忽視科技進步對人與武器組合方式的影響,就會割裂科技興軍與政治建軍、改革強軍和依法治軍的關係,不利於我軍戰鬥力的全面提高。只有把科技的引領作用貫穿于強軍興軍的全方位全過程,才能真正使科技成為核心戰鬥力。

統籌規劃系統建設,推動科技成果向核心戰鬥力轉化

科技只有被正確地應用於軍事實踐,才能成為現實的戰鬥力;科技只有在戰鬥力增長中發揮強大的引領作用,才能成為戰鬥力的核心要素。牢固樹立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必須破除制約束縛戰鬥力提升的思想桎梏,以搶抓機遇、搶奪先機的前瞻眼光,搶佔制高點、突破障礙點、找准著力點,統籌規劃,系統推進,切實把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戰鬥力。

注重打造軍事科技創新人才方陣。科技強軍,人才先行。加大軍事科技知識普及力度,增強官兵對軍事高科技運用的敏銳性和感知力,引導官兵熟練掌握新武器新裝備,緊緊依靠科技創新提高廣大官兵科技素養。推進不同軍兵種指揮員交叉任職,加強資訊技術和業務管理人才的複合式、交叉型素質培養,採取招才引智、破格選拔等各種超常規方法,培養和打造勝任現代作戰的創新型軍事人才方陣。

完善軍事科技創新和轉換機制。科技創新是戰鬥力的倍增器,科學完備的政策制度是釋放創新潛力、激發創新活力的重要保證。積極適應新體制新任務新要求,圍繞軍事創新的籌畫轉化、評估鑒定、績效考核等方面,深入調查研究,加強前端頂層設計,科學規範軍事科技創新及成果的轉化,確保軍事科技創新與戰場對接,創新成果經得起實戰檢驗。

堅持以技術發展優化軍隊編成。要切實按照“堅持以技術發展驅動編成創新”的要求,借鑒外軍建制部隊運用資訊化裝備的先進經驗,從我軍科技發展和裝備實際出發,聚焦備戰打仗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務,不斷調整優化結構、發展新型力量、理順重大比例關係,確保軍隊力量編成與軍事技術水準協調發展,確保科技向戰鬥力轉化效益的最大化。

實戰化訓練提升人與武器結合水準。實戰必先實訓。軍事訓練既是人熟練掌握武器的過程,又是未來戰爭的預演過程。必須按照實戰化要求嚴格訓練,堅持以作戰的方式訓練,以訓練的方式作戰,推進訓練與實戰一體化。要依託先進技術大力構設訓練條件、創設訓練內容、創新訓練模式,堅持推行類比訓練,創新探索網路訓練,大力深化複雜電磁環境下訓練,注重在真、難、實、嚴的環境下檢驗新裝備的技術性能、掌握新裝備的操作技能、開發新裝備的綜合功能。

軍民融合提供堅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領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重點。堅持把軍隊創新納入國家創新體系,積極構建軍民協同創新機制,推動軍民融合由傳統領域向新興領域拓展,形成多維一體、協同推進、跨越發展的新興領域融合發展佈局,在發揮舉國體制優勢中大幅度提升軍事科技創新的品質效益,切實為建設世界一流軍隊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