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火了!這把國產狙擊步槍,讓中國隊員"秒殺"對手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一夜之間, 武警部隊獵鷹突擊隊的“女槍神”郭子睿“火”了, 隨她一起“火”的, 還有一把槍——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

前段時間,在央視播出的《挑戰不可能》節目中, 郭子睿在距離目標350米遠、23米高的射擊位置上, 先記住幕布後的5個玻璃瓶, 再使用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成功“盲狙”, 實現5發全中。 大家在驚歎其槍法精准的同時, 對這把槍的性能也發出了由衷的讚歎。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武警兵團總隊某部官兵攜帶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進行武裝拉動演練。 柴驍航攝

打出來的一把好槍

■楊利程 石 路 帥剛社

好漢配好槍, 一身本領不能在槍上犯難

一把槍有多牛?不妨讓部隊官兵給出答案。

南疆大漠, 寒風蕭瑟。 武警兵團總隊某部靶場, 狙擊手段錦東靜靜地盯著100多米遠的1元錢硬幣。 瞄準、預壓、擊發, “砰砰砰”三聲槍響,

3枚硬幣先後被擊中。 段錦東輕輕拍著他的“好搭檔”——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 自信滿滿地向旁邊的觀察手交換了一個默契的眼神。

別看現在段錦東這麼神氣, 有那麼一段時間, 作為狙擊手的他心中有“難以釋懷的痛”。 在一次反劫持演練中, 段錦東憑藉精湛的射擊技能被任命為“1號狙擊手”, 而他的“搭檔”是一支老式狙擊步槍。 由於老式狙擊步槍的精度不夠高, 關鍵時刻沒能將“歹徒”一槍斃命, 導致“人質解救”任務失敗。

這一度讓段錦東信心受損。 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的出現, 改變了他對自我能力懷疑的想法。 自從用了這把槍, 他的射擊成績噌噌往上漲, 對面的靶子也被換成乒乓球、硬幣這樣的小物件。 去年9月, 段錦東拿著這把槍參加武警兵團總隊首屆“巔峰”比武競賽,

在狙擊項目中榮獲總隊第二名的好成績。

“有了這把槍, 戰場上一槍斃敵沒問題!”走下賽場, 段錦東對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讚不絕口。

“良駒還需配好鞍”, 獵鷹突擊隊官兵也有同感。 2008年, 獵鷹突擊隊首次亮相世界軍警狙擊手錦標賽, 走出國門的新鮮勁還沒過, 就感受到老式狙擊步槍與國外先進狙擊步槍在性能上的差距。

要知道, 能代表中國出國參賽的隊員, 那可是國內一等一的狙擊高手, 受制于手中的老式狙擊步槍, 參賽隊員屢次與獎牌失之交臂。 後來, 為了能打出好成績, 他們不得不從國外進口狙擊步槍進行訓練。 賽場上雖然獲了獎, 但這種尷尬, 讓登上領獎臺的中國軍人,

自豪中卻夾雜著另一番滋味。

時隔7年, 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出現在世界軍警狙擊手錦標賽賽場。 激烈的角逐中, 來自獵鷹突擊隊的參賽隊員王永川憑藉這把槍打出了賽場最高分, 贏得了“王中王”——世界狙擊手最高競技場的最高榮譽!“這把槍, 讓我們在國際賽場上有了更足的底氣。 ”走下領獎臺, 這個在比賽中沉著應戰、精准狙擊的漢子喜極而泣。

武警兵團總隊某部狙擊手正在進行潛伏訓練。 王利安攝

好槍是造出來的, 更是打出來的

這兩年, 中國狙擊手憑藉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在各類國際比賽中斬獲頗豐。 但很少有人知道, 這把槍背後鮮為人知的研發故事。

過去, 官兵參加世界軍警狙擊手錦標賽, 因為老式狙擊步槍的精度問題, 導致他們在賽場上連連失利。 “堂堂大國能造坦克、軍艦、戰機, 咋就造不出一把好槍?”參賽隊員的失望之情, 深深刺痛了造槍廠的科研人員, 他們懷著打造世界名槍的決心, 踏上了艱辛的造槍之路。

這條路, 走起來並不容易。 當時,國外的造槍企業對我國實施嚴格的技術封鎖。研發團隊只好從老式狙擊步槍研製階段的資料和試驗資料入手,同時搜集各類先進狙擊步槍的發展動態。

槍與彈的匹配對槍的精度影響很大,這涉及到槍彈結構的很多參數。為了找到最佳匹配點,技術人員一遍遍進行參數匹配計算。“真是連晚上做夢都在想。”有時候,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設計師范方梅半夜醒來突然想到一個好點子,趕緊記錄下來,第二天上班時再與資料進行對比。

造槍之艱,不只槍彈匹配。工廠車間裡,造一把槍要經過幾十個加工環節,每個環節都會影響槍的精度。1絲=0.01毫米,是這把槍零件加工的測量單位。就拿槍的機匣來說,技術人員要在內徑26毫米的盲孔內挖出一個深238毫米的洞,誤差必須控制在2絲以內。對於車間技工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反復摸索,甚至自己動手改造工具,才最終做出合格機匣。

造槍之難,還有後期優化。1角分,是國際上衡量先進狙擊步槍的通用指標,意思是槍在100米距離上的射彈散佈直徑為2.9釐米。說白了,試製出的槍要想達到國際標準,就要在100米距離內,連續3發子彈擊中1元錢的硬幣。

然而,當技術人員滿心歡喜地帶著試製槍進行測試時,成績並沒有達到設計的精度要求。這給了范方梅當頭一棒,她的心情一下子跌到穀底。

回到車間,范方梅撫摸著這把愛槍陷入沉思。設計圖紙完全符合要求,為什麼造出來的槍達不到精度要求?問題出在哪?要想造出先進的狙擊步槍,精度這一關必須通過。

這一夜,范方梅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就在她一籌莫展之時,一個靈感從腦海中閃過,是不是槍管的彈道出現問題?槍管是子彈出膛的起點,內膛薄1絲或厚1絲都會對射擊精度造成很大影響,如果子彈一開始就跑偏,必然會打不准。內膛規格與很多參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研發團隊只有通過對不同參數進行組合,製造出不同規格的槍管進行射擊測試,才能找到一組最優參數。

對於研發團隊來說,這無異於大海撈針。他們換了400多根槍管,打了8萬多發子彈,硬是從8萬多組試驗資料中找到了槍管製造參數的最優解。經過改進優化後的槍,再次出現在測試場。百米之外,3發子彈連續擊中靶心,測試結果為0.5角分,這意味著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的精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武警兵團總隊某部特戰隊員參加“巔峰”比武競賽載譽歸來。張正中攝

一把經得起實戰的槍,才是好槍

山城重慶,因其霧日之多被稱為“霧都”,中國最大的造槍廠就坐落在城市的西南角。清晨的濃霧,為剛剛蘇醒的大地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一大早,造槍廠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駐地各部隊的狙擊高手。廠方信心滿滿地邀請這些“武林高手”前來,就是要讓他們試試這把槍到底如何。

沒想到,面對新一代高精度狙擊步槍,除了精度高,在其他方面官兵並不是那麼滿意,反而提出不少問題。

本是團隊千辛萬苦打造出來的得意之作,官兵為什麼提出這麼多問題?這引起了研發團隊的反思——部隊官兵作為槍的使用者,是戰鬥力生成的主導要素。作為造槍者,如果不從“人適應槍”的傳統怪圈中跳出來,怎能造出真正的好槍?

受不受官兵歡迎,是衡量這把槍優劣的標準之一。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基本定型後,造槍廠專門生產了一批槍,邀請部隊官兵進行試用。一段時間後,研發團隊趕赴部隊收集用槍意見。這一次,范方梅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她想以一名普通造槍人的身份傾聽大家的真實感受。

“槍管這麼亮,難道要讓我們在戰場上當‘活靶子’嗎?”回饋會上,一位狙擊手的“吐槽”,引起大家的注意。

原來,這名狙擊手滿懷信心地拿著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參加年度軍事演習,卻因為槍管漆面反光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導致任務失敗。“這樣的槍,精度再高,也上不了戰場!”

前一名狙擊手話音剛落,又一名狙擊手站了起來。“不光是槍管漆面反光,還有支撐腳架不防滑,在土質鬆軟的靶場沒什麼影響,但在演訓場上,這個問題就特別突出。”

一次演習中,他的狙擊點恰好是一片石堆,加上剛下了場雨,不防滑的腳架讓他據槍不穩,最後沒有擊中目標,幸虧有其他戰友及時補槍,任務才勉強完成。

兩位狙擊手的話就像導火索,引起了在座官兵的共鳴,大家紛紛倒起“苦水”,原本氣氛融洽的會場瞬間變得火藥味十足。

“重量太沉,官兵體能消耗太大”“槍托底部的方形設計可以改成新月形”“抵肩部分材料太硬,能不能換別的材料”……角落旁的范方梅,一邊冷靜思考,一邊快速記錄大家回饋的問題。她心裡清楚,官兵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這些寶貴意見,研發人員在試驗室裡測試上千次甚至上萬次都不一定會發現。

“一把經得起實戰檢驗的槍,才是好槍。”座談會上,研發人員深刻認識到,對於槍械製造來說,哪怕1%的小問題都足以導致100%的作戰損失。在演訓場上暴露問題不可怕,要是把問題帶到戰場上就免不了流血犧牲。從這個角度看,這些問題恰恰是戰鬥力新的增長點,今天問題分析得越透徹,解決得越徹底,明天戰場打贏的底氣就更足。

返回工廠,他們重新對槍進行改進優化,新槍的實戰能力和人機功效得到極大改善,再次邀請部隊官兵體驗時,一系列貼心設計贏得大家一致點贊。

打造一把好槍,從初始論證到最終列裝部隊,是一個漫長過程。這期間,需要研發人員經常調研、反復改進。直到現在,研發團隊每年都要對這款槍進行改進。“狙擊沒有頂點,狙擊槍的製造同樣沒有頂點。只有讓槍的精度離實戰的准心再近些,打贏未來戰場才更有保證。”採訪結束時,范方梅如是說。

當時,國外的造槍企業對我國實施嚴格的技術封鎖。研發團隊只好從老式狙擊步槍研製階段的資料和試驗資料入手,同時搜集各類先進狙擊步槍的發展動態。

槍與彈的匹配對槍的精度影響很大,這涉及到槍彈結構的很多參數。為了找到最佳匹配點,技術人員一遍遍進行參數匹配計算。“真是連晚上做夢都在想。”有時候,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設計師范方梅半夜醒來突然想到一個好點子,趕緊記錄下來,第二天上班時再與資料進行對比。

造槍之艱,不只槍彈匹配。工廠車間裡,造一把槍要經過幾十個加工環節,每個環節都會影響槍的精度。1絲=0.01毫米,是這把槍零件加工的測量單位。就拿槍的機匣來說,技術人員要在內徑26毫米的盲孔內挖出一個深238毫米的洞,誤差必須控制在2絲以內。對於車間技工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他們反復摸索,甚至自己動手改造工具,才最終做出合格機匣。

造槍之難,還有後期優化。1角分,是國際上衡量先進狙擊步槍的通用指標,意思是槍在100米距離上的射彈散佈直徑為2.9釐米。說白了,試製出的槍要想達到國際標準,就要在100米距離內,連續3發子彈擊中1元錢的硬幣。

然而,當技術人員滿心歡喜地帶著試製槍進行測試時,成績並沒有達到設計的精度要求。這給了范方梅當頭一棒,她的心情一下子跌到穀底。

回到車間,范方梅撫摸著這把愛槍陷入沉思。設計圖紙完全符合要求,為什麼造出來的槍達不到精度要求?問題出在哪?要想造出先進的狙擊步槍,精度這一關必須通過。

這一夜,范方梅輾轉反側、難以入眠。就在她一籌莫展之時,一個靈感從腦海中閃過,是不是槍管的彈道出現問題?槍管是子彈出膛的起點,內膛薄1絲或厚1絲都會對射擊精度造成很大影響,如果子彈一開始就跑偏,必然會打不准。內膛規格與很多參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研發團隊只有通過對不同參數進行組合,製造出不同規格的槍管進行射擊測試,才能找到一組最優參數。

對於研發團隊來說,這無異於大海撈針。他們換了400多根槍管,打了8萬多發子彈,硬是從8萬多組試驗資料中找到了槍管製造參數的最優解。經過改進優化後的槍,再次出現在測試場。百米之外,3發子彈連續擊中靶心,測試結果為0.5角分,這意味著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的精度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

武警兵團總隊某部特戰隊員參加“巔峰”比武競賽載譽歸來。張正中攝

一把經得起實戰的槍,才是好槍

山城重慶,因其霧日之多被稱為“霧都”,中國最大的造槍廠就坐落在城市的西南角。清晨的濃霧,為剛剛蘇醒的大地蒙上一層神秘的面紗。

一大早,造槍廠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駐地各部隊的狙擊高手。廠方信心滿滿地邀請這些“武林高手”前來,就是要讓他們試試這把槍到底如何。

沒想到,面對新一代高精度狙擊步槍,除了精度高,在其他方面官兵並不是那麼滿意,反而提出不少問題。

本是團隊千辛萬苦打造出來的得意之作,官兵為什麼提出這麼多問題?這引起了研發團隊的反思——部隊官兵作為槍的使用者,是戰鬥力生成的主導要素。作為造槍者,如果不從“人適應槍”的傳統怪圈中跳出來,怎能造出真正的好槍?

受不受官兵歡迎,是衡量這把槍優劣的標準之一。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基本定型後,造槍廠專門生產了一批槍,邀請部隊官兵進行試用。一段時間後,研發團隊趕赴部隊收集用槍意見。這一次,范方梅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她想以一名普通造槍人的身份傾聽大家的真實感受。

“槍管這麼亮,難道要讓我們在戰場上當‘活靶子’嗎?”回饋會上,一位狙擊手的“吐槽”,引起大家的注意。

原來,這名狙擊手滿懷信心地拿著國產7.62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參加年度軍事演習,卻因為槍管漆面反光暴露了自己的位置,導致任務失敗。“這樣的槍,精度再高,也上不了戰場!”

前一名狙擊手話音剛落,又一名狙擊手站了起來。“不光是槍管漆面反光,還有支撐腳架不防滑,在土質鬆軟的靶場沒什麼影響,但在演訓場上,這個問題就特別突出。”

一次演習中,他的狙擊點恰好是一片石堆,加上剛下了場雨,不防滑的腳架讓他據槍不穩,最後沒有擊中目標,幸虧有其他戰友及時補槍,任務才勉強完成。

兩位狙擊手的話就像導火索,引起了在座官兵的共鳴,大家紛紛倒起“苦水”,原本氣氛融洽的會場瞬間變得火藥味十足。

“重量太沉,官兵體能消耗太大”“槍托底部的方形設計可以改成新月形”“抵肩部分材料太硬,能不能換別的材料”……角落旁的范方梅,一邊冷靜思考,一邊快速記錄大家回饋的問題。她心裡清楚,官兵們提出的這些問題,是客觀存在的,這些寶貴意見,研發人員在試驗室裡測試上千次甚至上萬次都不一定會發現。

“一把經得起實戰檢驗的槍,才是好槍。”座談會上,研發人員深刻認識到,對於槍械製造來說,哪怕1%的小問題都足以導致100%的作戰損失。在演訓場上暴露問題不可怕,要是把問題帶到戰場上就免不了流血犧牲。從這個角度看,這些問題恰恰是戰鬥力新的增長點,今天問題分析得越透徹,解決得越徹底,明天戰場打贏的底氣就更足。

返回工廠,他們重新對槍進行改進優化,新槍的實戰能力和人機功效得到極大改善,再次邀請部隊官兵體驗時,一系列貼心設計贏得大家一致點贊。

打造一把好槍,從初始論證到最終列裝部隊,是一個漫長過程。這期間,需要研發人員經常調研、反復改進。直到現在,研發團隊每年都要對這款槍進行改進。“狙擊沒有頂點,狙擊槍的製造同樣沒有頂點。只有讓槍的精度離實戰的准心再近些,打贏未來戰場才更有保證。”採訪結束時,范方梅如是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