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各種各樣的形形色色的青蛙,比如長的像烏龜的青蛙

神秘蛙世界

繁多的種類

蛙是兩栖綱無尾目的動物, 與小鯢科或蠑螈屬血緣相近。 蛙在生物學上被分為14個科, 約6000種。 蛙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

是地球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 且是許多熱帶和亞熱帶生態系統中的優勢成員(占蛙全部種類的80%以上, 餘下的分佈於沙漠及北方地區, 只有在最遙遠的大洋、海島上才沒有蛙的群集)。 每年仍有數十種新種蛙被人類發現。 動物學家根據蛙的適應地帶, 將蛙分為水棲性、陸棲性、樹棲性和穴居性四種。

水棲性蛙

水棲性蛙最常見於熱帶地區, 但也有少數分佈於南半球的熱帶地區。 根據化石記錄顯示, 最原始的水棲性蛙在三疊紀就已出現, 是蛙的最原始的類型, 如負子蟾科和一些盤舌科。

遠古蛙

由於水棲性蛙透過薄皮膚獲得水分滋養, 因此乾燥是它們的天敵。 為此, 它們喜歡棲息在水邊, 讓皮膚得到充分的濕潤。 為了不讓身體乾燥, 它們還要定時跳入水中“泡澡”。 比如, 從非洲中部遷移到南部生活的非洲爪蟾, 長成後幾乎一直都在水中度過。 這種蛙的肺部比較大, 能夠長時間待在水裡, 身體結構也特化為水中生活, 眼皮也不活動, 十分有趣。 由於食物是隨水一起流入口中的,

所以它們也沒有進化出舌頭。 它們不擅長陸地生活, 也不會跳躍, 通常將肚子貼地匍匐爬行。

又如, 生息在南美洲的伯吉特蟾(以發現者的名字命名)具有軀體扁平和嘴大的特徵。 這種蛙隱匿在水或泥中(反正離不開水)伏擊獵物,

僅將眼睛露在外面。 每當下雨之前, 空氣濕度變得越來越大時, 它們便會“高興”地叫個不停, 且叫聲特別大。 當大雨落下後, 它們更是歡快地躥上跳下, 忙個不停。 它們喜歡吃蝸牛或其他種類的蛙, 具有攻擊性, 有時甚至會用下顎上的牙齒咬對手。

伯吉特蟾

防止乾燥的方法有多種, 所以也有很多不在水邊生息的蛙。

陸棲性蛙

陸棲性蛙是蛙中種類最多的蛙, 從阿拉斯加、瑞典到南半球大陸南端均有分佈, 有些陸棲性蛙是半水棲性的, 如水濱蛙、草蛙、木蛙、蟾蜍及小蟾蜍等。

蛙和蟾蜍其實沒有太嚴格的區別。 一般來說,蛙體形較苗條,善於游泳,皮膚濕潤,屬水棲性蛙類;蟾蜍多在陸地生活,皮膚乾燥粗糙,屬陸棲性蛙類。如哥斯大黎加體色鮮豔的黑斑紅箭毒蛙就是陸棲性蛙,

黑斑紅箭毒蛙

它們是蛙類中最警覺最活躍的代表,大多是靈活的跳躍者。其他種類的陸棲性蛙的動作則相當緩慢,常爬行,不跳躍。另外,陸棲性蛙通常會產生有毒的皮膚分泌物,是十分厲害的昆蟲捕食者。

樹棲性蛙

樹棲性蛙(也稱樹蛙)主要產於非洲及熱帶亞洲。樹蛙的指、趾間有發達的蹼,有吸盤,且吸盤大,不僅便於攀爬,也便於在空中滑翔。樹蛙的體形極小(但也有一些種類的體長可達10~12.5釐米),動作遲緩。同陸棲性蛙一樣,一些種類的樹蛙也會產生有毒的皮膚分泌物。樹蛙的樹棲性極強,當樹蛙從樹上掉落,或在樹枝間跳躍發生意外時,會立馬將蹼張開,以增加滑翔面積,減慢降落速度,達到減少傷害的目的。有“飛蛙”之稱的黑掌樹蛙甚至可以從四五米高處、以抛物線的形式滑翔到地面,而不會被摔死。陸棲性蛙從高處掉下時,大多會驚慌失措並左右搖擺,有如石頭落地,不知怎樣保護自己。

黑腳樹蛙

還有一種有意思的樹蛙是生息在阿根廷等地樹上的雨蛙。它們的皮膚能分泌一種特殊的蠟,它們用腳將其塗抹於全身,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不僅如此,它們還會用嘴巴喝不溶於蠟的露水,以獲得水分。

雨蛙

穴居性蛙

穴居性蛙的後足有銳利的黑色鏟形凸出物——由皮膚形成的堅硬的角質蹠結——供它們挖土所用。比如,鋤足蟾只在夜晚或潮濕的白天才從洞中出來,利用後足上的“鏟子”朝後挖洞。

有些種類的鋤足蟾挖的洞不深,僅形成淺淺的遮蔽。而生活在乾旱沙漠地區的鋤足蟾則會將洞挖得很深。它們在洞中不停地翻土,以從土壤中獲取足夠的水分。生活在美洲的平頭鋤足蟾,甚至可以在地下洞穴中待上兩年也不到地面上來。另外,穴居性蛙的幼體孵化較快,在池塘乾涸之前即可完成變態。

又如,生活在澳大利亞西部的黽蟾,雖說它們沒有甲殼,長得幾乎與烏龜一模一樣。

黽蟾

它們的體長約6釐米,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下的洞中度過。它們嗜好白蟻,常在白蟻巢附近挖洞。僅在春夏的暴風雨過後,為了繁殖,它們才會短暫地出現在地面。神奇的是,它們通常在地下的洞中產卵,卵並不孵化成蝌蚪,而是直接孵化成小蛙,這種獨特的生育行為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直接生育”。

神奇的身體結構

絕大多數種類的蛙都將卵產在水裡,經過一段時間後,卵孵化成用鰓呼吸的蝌蚪,蝌蚪覓食,再經過變態,發育成用肺呼吸的小蛙。剛孵化的蝌蚪不具備游泳能力,其頰部各有一個帶有黏性腺體的區域,稱之為吸盤。吸盤使得尚在胚胎期的蝌蚪可粘在植物的枝葉上,不至於掉入泥地裡因缺氧窒息而死亡。在蝌蚪學會游泳後,吸盤就會消失。

蝌蚪幼體在發育過程中具有自行覓食的能力。它們通常都是食草性的,多以藻類為食。但也有例外,如較年長的鋤足蟾蝌蚪會吃較年輕的蝌蚪。

棲息在平靜水域的蝌蚪往往體形較圓胖,

尾鰭十分寬廣,而棲息在流動水域的蝌蚪往往身材扁平,尾鰭短而窄。在變態初期,蝌蚪吃素,腸子較長,身體的絕大部分都被腸子填滿;到變態末期,蝌蚪改成食肉(多以昆蟲、無脊椎動物為食),吃的東西幾乎都積存在尾部,腸子變短,並發育出後肢及前肢。之前,蝌蚪用鰓吸入氧氣;到鰓發育成肺的階段,剛變成蛙的幼體須到水面呼吸空氣,有些小蛙因為轉換不過來,錯誤地吸進不少水,導致溺亡。

蛙變態的另一個特徵是改變蛙嘴的結構。再找不出哪種動物會像蝌蚪那樣囫圇吞食了——它們將鼓出的眼球凹下去,硬是將食物擠進腸內。蛙變態的再一個特徵是蛙舌的結構不同於人舌——蛙的舌根長在嘴的前端,舌頭向裡延伸;一旦發現獵物,舌頭會翻轉過來,用舌尖黏住獵物,整個過程只需0.2秒。

蛙的兩性都會發出低鳴聲,但僅有雄蛙會發出叫聲。尤其是在快要下雨的時候,雄蛙叫得特別響,蛙聲此起彼伏,就像在開演唱會。鳴叫時,雄蛙會鼓起喉嚨附近的單一的或成雙的聲囊,這些聲囊用作共鳴箱,可以增強叫聲。在繁殖期,雄蛙也喜歡高歌,一是想讓雌蛙知道其居所,二是想讓別的雄蛙知其領地範圍。而雌蛙則會根據雄蛙的叫聲來判斷鳴叫者是否與自己同種。

蛙的皮膚一般濕潤而平滑,濕潤是由黏液腺分泌黏滑物質造成的。潮濕的皮膚對蛙而言相當重要,其功能如同肺。蛙大部分的氣體交換,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主要是透過皮膚而不是肺,這個過程在乾燥的皮膚上是無法進行的。有些蛙的皮膚(如蟾蜍)雖然看起來不如其他大部分蛙那樣黏滑,但並非完全乾燥。而對於一些皮膚乾燥的蛙來說,氣體交換主要經過肺完成。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蛙都能夠根據環境而改變體色,使自己與環境融為一體。再加上長時間不動的習性,它們很不容易被天敵發現。特別是雨蛙,其體色從偏黑到綠,各種顏色應有盡有。蛙為什麼能擁有如此之多的體色呢?動物學家發現,在蛙的皮膚下,自外向內依次有黃色、紅色和黑色三層色素細胞。蛙通過來自眼睛的刺激,採取集中或分散色素細胞的色素來改變體色。比如,當黑色素集中在小範圍內時,體色就變成亮色;當黑色素整體分散時,體色就變成暗色。三種色素細胞的色彩組合決定蛙的體色。

蛙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眾所周知,在冬天,蛙喜歡蟄伏在地下冬眠,

冬眠期間可抑制活動量,減少能量消耗。奇特的是,也有因身體受凍一度處於瀕死狀態還能復蘇的不可思議的蛙。比如美洲赤蛙在冬眠時,體內水分近70%都結成冰,但它們依然能延長生命4周左右,其間心臟停止跳動。而春天一到,冰融化,它們的心臟就會再次跳動起來。通常,心臟等臟器在經歷凍結與解凍後,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但這種蛙卻能從細胞組織中逐出水分,與此同時臟器並不受損。另外,冬眠時它們的血糖值會升高,這樣血液不會凍結。許多科學家致力於研究蛙的這種特殊構造,希望有助於人體器官移植。

需要指出的是,蛙的心臟、

循環系統以及泌尿系統可能是其身體結構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以蛙的心臟而言,包含3個腔,兩個心房(心耳)和1個心室,其複雜性介於魚類的兩個腔及鳥類和哺乳類的4個腔之間。儘管來自身體的“用過”的血液與來自肺呼吸的新鮮血液都同時進入唯一的心室,但兩股血液並不混合,各種瓣膜可使這兩股血流盡可能分開,以供給代謝率低、需氧量少的蛙體所需。

蛙的腎臟相當簡單,和魚的腎臟相似。膀胱收集已稀釋的尿液,並儲存一段時間。對於某些生活在乾旱地區的蛙而言,這種水分的保存相當重要——在旱季,它們可由膀胱再吸收水分以應需要。

③獨特的繁衍方式

為了確保子孫綿延不絕,各種生物在卵的保存上下足了功夫,蛙也不例外。根據蛙種的不同,雌蛙對卵的保存方式各異,有泡狀的、帶狀的和塊狀的。比如樹蛙,卵的外膠囊非常軟且呈流動性。交配時,雄蛙和雌蛙緩慢地踢腿,形成泡狀卵塊,直至外膜變硬,形成保護性的外殼。這些勤勞的“父母”通常將卵產於水面之上的樹枝上,孵化的蝌蚪在消化掉外殼後,掉入水中,開始自由活動。又如蟾蜍,卵呈帶狀,這也是蟾蜍類卵的特有形狀,一個帶狀卵塊包含約1.4萬個卵,全長可達20米。再如雨蛙,卵呈塊狀,用明膠包裹,分幾次產卵,每次約10個,若干小卵塊再組成一個大疙瘩。

蛙在哺育孩子方面也有獨到之處。比如,南美洲的赤背寄居蟾,雌雄分擔不同的職責:雄蛙負責看護產在地上的卵,在卵孵化成蝌蚪後,雌蛙負責將其背在背上,搬運到儲存有水的植物裡或水坑裡。有意思的是,雌蛙還會頻繁地去小蝌蚪所在的地方,產下未受精的卵作為飼料供養孩子。

許多蛙類具有攜帶卵直到孵化的習性。比如,袋狀雨蛙的雌蛙背上有稱之為“保育袋”的袋狀物,

袋狀雨蛙

產完卵後,雄蛙就將卵塞進袋中。雄蛙守卵最出名的當屬棲息在西班牙馬略爾卡島上的產婆蟾,雄蛙會攜帶一串纏在後腳的卵,潛藏在安全的地方守護,待卵要孵化時,雄蛙便“撲通、撲通”跳進淺水中,卵紛紛落水變成蝌蚪。又如,棲息在南美洲的負子蟾,雄蛙會接住由雌蛙產下的卵,然後把它們細心地貼在雌蛙的背上,讓其慢慢地埋入皮膚內。兩個月後,幼蛙戳破覆蓋其上的皮膚出生。不過,這種蛙為什麼要選擇在背上撫養孩子?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關於蛙的繁衍,有必要提及的是,蛙還存在一些例外的生育行為,比如前文所說的直接生育。棲息在非洲沙漠地下的鋤足蟾就是一種直接生育的蛙。

鋤足蟾

這種蛙僅在下大雨時才來到地面,由皮膚吸收水分,並將部分水分貯存在膀胱中。如果在土中產卵,為了不讓卵變幹,它們會聰明地將膀胱中儲存的尿液澆在卵上,而後卵直接孵化成小蛙。

其實,從卵不經過蝌蚪就直接孵化為蛙的現象並不稀奇。據統計,迄今已發現近800種這樣的蛙。與蝌蚪相比,直接出生的蛙在水中不易遭襲擊,具有生存率高的優點。但是,從卵直接變成蛙,需要很多營養(卵黃),卵的個頭通常也較大,所以具有產卵數少的缺點。

除了直接生育,還有在體內攜卵的蛙。比如,棲息在南美洲的達爾文鼻蛙

達爾文蛙

的雄蛙會將卵放在自己的聲囊中孵化,直到卵變態成為小蛙後將其從口中吐出。卵被產在陸地上後,“父母”並不會一走了之,相反,“父親”會日夜守護在孩子們的身邊。一旦膠質中的卵發育到開始遊動時,做“父親”的就會把它們含在嘴裡,在雄蛙聲囊中,卵利用雄蛙提供的泡沫狀營養物質成長為蝌蚪。小蝌蚪們在那裡大約待上30周後完成發育,這時候“父親”就把它們吐出來,小蛙從此開始自食其力的生活。

更為神奇的是,棲息在澳大利亞的胃育蛙的雌蛙會吞下受精卵,在自己的胃裡孕育孩子。它們的孩子會分泌能抑制胃酸的物質,所以能在胃中發育,而不被消化。雌蛙不吃不喝守護胃中的孩子。孩子一旦變成蛙,就從雌蛙口中跳出來。

胃育蛙

還有的蛙類與哺乳類動物一樣,不產卵,直接在體內孕育。比如,棲息在非洲賴比瑞亞的負子蟾和日本關西的負子蟾,這兩種蛙在交配時,先是雌雄蛙的臀部緊貼在一起,完成體內受精。然後,雌蛙從體內(輸卵管)分泌營養物質。小蛙在雌蛙體內孕育9個月後出生,生產時長猶如人類的嬰兒。順便指出,所有蛙中只有這兩種蛙是胎生的。

一般來說,蛙體形較苗條,善於游泳,皮膚濕潤,屬水棲性蛙類;蟾蜍多在陸地生活,皮膚乾燥粗糙,屬陸棲性蛙類。如哥斯大黎加體色鮮豔的黑斑紅箭毒蛙就是陸棲性蛙,

黑斑紅箭毒蛙

它們是蛙類中最警覺最活躍的代表,大多是靈活的跳躍者。其他種類的陸棲性蛙的動作則相當緩慢,常爬行,不跳躍。另外,陸棲性蛙通常會產生有毒的皮膚分泌物,是十分厲害的昆蟲捕食者。

樹棲性蛙

樹棲性蛙(也稱樹蛙)主要產於非洲及熱帶亞洲。樹蛙的指、趾間有發達的蹼,有吸盤,且吸盤大,不僅便於攀爬,也便於在空中滑翔。樹蛙的體形極小(但也有一些種類的體長可達10~12.5釐米),動作遲緩。同陸棲性蛙一樣,一些種類的樹蛙也會產生有毒的皮膚分泌物。樹蛙的樹棲性極強,當樹蛙從樹上掉落,或在樹枝間跳躍發生意外時,會立馬將蹼張開,以增加滑翔面積,減慢降落速度,達到減少傷害的目的。有“飛蛙”之稱的黑掌樹蛙甚至可以從四五米高處、以抛物線的形式滑翔到地面,而不會被摔死。陸棲性蛙從高處掉下時,大多會驚慌失措並左右搖擺,有如石頭落地,不知怎樣保護自己。

黑腳樹蛙

還有一種有意思的樹蛙是生息在阿根廷等地樹上的雨蛙。它們的皮膚能分泌一種特殊的蠟,它們用腳將其塗抹於全身,能防止體內水分蒸發。不僅如此,它們還會用嘴巴喝不溶於蠟的露水,以獲得水分。

雨蛙

穴居性蛙

穴居性蛙的後足有銳利的黑色鏟形凸出物——由皮膚形成的堅硬的角質蹠結——供它們挖土所用。比如,鋤足蟾只在夜晚或潮濕的白天才從洞中出來,利用後足上的“鏟子”朝後挖洞。

有些種類的鋤足蟾挖的洞不深,僅形成淺淺的遮蔽。而生活在乾旱沙漠地區的鋤足蟾則會將洞挖得很深。它們在洞中不停地翻土,以從土壤中獲取足夠的水分。生活在美洲的平頭鋤足蟾,甚至可以在地下洞穴中待上兩年也不到地面上來。另外,穴居性蛙的幼體孵化較快,在池塘乾涸之前即可完成變態。

又如,生活在澳大利亞西部的黽蟾,雖說它們沒有甲殼,長得幾乎與烏龜一模一樣。

黽蟾

它們的體長約6釐米,一生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地下的洞中度過。它們嗜好白蟻,常在白蟻巢附近挖洞。僅在春夏的暴風雨過後,為了繁殖,它們才會短暫地出現在地面。神奇的是,它們通常在地下的洞中產卵,卵並不孵化成蝌蚪,而是直接孵化成小蛙,這種獨特的生育行為在生物學上被稱為“直接生育”。

神奇的身體結構

絕大多數種類的蛙都將卵產在水裡,經過一段時間後,卵孵化成用鰓呼吸的蝌蚪,蝌蚪覓食,再經過變態,發育成用肺呼吸的小蛙。剛孵化的蝌蚪不具備游泳能力,其頰部各有一個帶有黏性腺體的區域,稱之為吸盤。吸盤使得尚在胚胎期的蝌蚪可粘在植物的枝葉上,不至於掉入泥地裡因缺氧窒息而死亡。在蝌蚪學會游泳後,吸盤就會消失。

蝌蚪幼體在發育過程中具有自行覓食的能力。它們通常都是食草性的,多以藻類為食。但也有例外,如較年長的鋤足蟾蝌蚪會吃較年輕的蝌蚪。

棲息在平靜水域的蝌蚪往往體形較圓胖,

尾鰭十分寬廣,而棲息在流動水域的蝌蚪往往身材扁平,尾鰭短而窄。在變態初期,蝌蚪吃素,腸子較長,身體的絕大部分都被腸子填滿;到變態末期,蝌蚪改成食肉(多以昆蟲、無脊椎動物為食),吃的東西幾乎都積存在尾部,腸子變短,並發育出後肢及前肢。之前,蝌蚪用鰓吸入氧氣;到鰓發育成肺的階段,剛變成蛙的幼體須到水面呼吸空氣,有些小蛙因為轉換不過來,錯誤地吸進不少水,導致溺亡。

蛙變態的另一個特徵是改變蛙嘴的結構。再找不出哪種動物會像蝌蚪那樣囫圇吞食了——它們將鼓出的眼球凹下去,硬是將食物擠進腸內。蛙變態的再一個特徵是蛙舌的結構不同於人舌——蛙的舌根長在嘴的前端,舌頭向裡延伸;一旦發現獵物,舌頭會翻轉過來,用舌尖黏住獵物,整個過程只需0.2秒。

蛙的兩性都會發出低鳴聲,但僅有雄蛙會發出叫聲。尤其是在快要下雨的時候,雄蛙叫得特別響,蛙聲此起彼伏,就像在開演唱會。鳴叫時,雄蛙會鼓起喉嚨附近的單一的或成雙的聲囊,這些聲囊用作共鳴箱,可以增強叫聲。在繁殖期,雄蛙也喜歡高歌,一是想讓雌蛙知道其居所,二是想讓別的雄蛙知其領地範圍。而雌蛙則會根據雄蛙的叫聲來判斷鳴叫者是否與自己同種。

蛙的皮膚一般濕潤而平滑,濕潤是由黏液腺分泌黏滑物質造成的。潮濕的皮膚對蛙而言相當重要,其功能如同肺。蛙大部分的氣體交換,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主要是透過皮膚而不是肺,這個過程在乾燥的皮膚上是無法進行的。有些蛙的皮膚(如蟾蜍)雖然看起來不如其他大部分蛙那樣黏滑,但並非完全乾燥。而對於一些皮膚乾燥的蛙來說,氣體交換主要經過肺完成。

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蛙都能夠根據環境而改變體色,使自己與環境融為一體。再加上長時間不動的習性,它們很不容易被天敵發現。特別是雨蛙,其體色從偏黑到綠,各種顏色應有盡有。蛙為什麼能擁有如此之多的體色呢?動物學家發現,在蛙的皮膚下,自外向內依次有黃色、紅色和黑色三層色素細胞。蛙通過來自眼睛的刺激,採取集中或分散色素細胞的色素來改變體色。比如,當黑色素集中在小範圍內時,體色就變成亮色;當黑色素整體分散時,體色就變成暗色。三種色素細胞的色彩組合決定蛙的體色。

蛙具有極強的生命力。眾所周知,在冬天,蛙喜歡蟄伏在地下冬眠,

冬眠期間可抑制活動量,減少能量消耗。奇特的是,也有因身體受凍一度處於瀕死狀態還能復蘇的不可思議的蛙。比如美洲赤蛙在冬眠時,體內水分近70%都結成冰,但它們依然能延長生命4周左右,其間心臟停止跳動。而春天一到,冰融化,它們的心臟就會再次跳動起來。通常,心臟等臟器在經歷凍結與解凍後,會遭到毀滅性的破壞,但這種蛙卻能從細胞組織中逐出水分,與此同時臟器並不受損。另外,冬眠時它們的血糖值會升高,這樣血液不會凍結。許多科學家致力於研究蛙的這種特殊構造,希望有助於人體器官移植。

需要指出的是,蛙的心臟、

循環系統以及泌尿系統可能是其身體結構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以蛙的心臟而言,包含3個腔,兩個心房(心耳)和1個心室,其複雜性介於魚類的兩個腔及鳥類和哺乳類的4個腔之間。儘管來自身體的“用過”的血液與來自肺呼吸的新鮮血液都同時進入唯一的心室,但兩股血液並不混合,各種瓣膜可使這兩股血流盡可能分開,以供給代謝率低、需氧量少的蛙體所需。

蛙的腎臟相當簡單,和魚的腎臟相似。膀胱收集已稀釋的尿液,並儲存一段時間。對於某些生活在乾旱地區的蛙而言,這種水分的保存相當重要——在旱季,它們可由膀胱再吸收水分以應需要。

③獨特的繁衍方式

為了確保子孫綿延不絕,各種生物在卵的保存上下足了功夫,蛙也不例外。根據蛙種的不同,雌蛙對卵的保存方式各異,有泡狀的、帶狀的和塊狀的。比如樹蛙,卵的外膠囊非常軟且呈流動性。交配時,雄蛙和雌蛙緩慢地踢腿,形成泡狀卵塊,直至外膜變硬,形成保護性的外殼。這些勤勞的“父母”通常將卵產於水面之上的樹枝上,孵化的蝌蚪在消化掉外殼後,掉入水中,開始自由活動。又如蟾蜍,卵呈帶狀,這也是蟾蜍類卵的特有形狀,一個帶狀卵塊包含約1.4萬個卵,全長可達20米。再如雨蛙,卵呈塊狀,用明膠包裹,分幾次產卵,每次約10個,若干小卵塊再組成一個大疙瘩。

蛙在哺育孩子方面也有獨到之處。比如,南美洲的赤背寄居蟾,雌雄分擔不同的職責:雄蛙負責看護產在地上的卵,在卵孵化成蝌蚪後,雌蛙負責將其背在背上,搬運到儲存有水的植物裡或水坑裡。有意思的是,雌蛙還會頻繁地去小蝌蚪所在的地方,產下未受精的卵作為飼料供養孩子。

許多蛙類具有攜帶卵直到孵化的習性。比如,袋狀雨蛙的雌蛙背上有稱之為“保育袋”的袋狀物,

袋狀雨蛙

產完卵後,雄蛙就將卵塞進袋中。雄蛙守卵最出名的當屬棲息在西班牙馬略爾卡島上的產婆蟾,雄蛙會攜帶一串纏在後腳的卵,潛藏在安全的地方守護,待卵要孵化時,雄蛙便“撲通、撲通”跳進淺水中,卵紛紛落水變成蝌蚪。又如,棲息在南美洲的負子蟾,雄蛙會接住由雌蛙產下的卵,然後把它們細心地貼在雌蛙的背上,讓其慢慢地埋入皮膚內。兩個月後,幼蛙戳破覆蓋其上的皮膚出生。不過,這種蛙為什麼要選擇在背上撫養孩子?至今還是一個未解之謎。

關於蛙的繁衍,有必要提及的是,蛙還存在一些例外的生育行為,比如前文所說的直接生育。棲息在非洲沙漠地下的鋤足蟾就是一種直接生育的蛙。

鋤足蟾

這種蛙僅在下大雨時才來到地面,由皮膚吸收水分,並將部分水分貯存在膀胱中。如果在土中產卵,為了不讓卵變幹,它們會聰明地將膀胱中儲存的尿液澆在卵上,而後卵直接孵化成小蛙。

其實,從卵不經過蝌蚪就直接孵化為蛙的現象並不稀奇。據統計,迄今已發現近800種這樣的蛙。與蝌蚪相比,直接出生的蛙在水中不易遭襲擊,具有生存率高的優點。但是,從卵直接變成蛙,需要很多營養(卵黃),卵的個頭通常也較大,所以具有產卵數少的缺點。

除了直接生育,還有在體內攜卵的蛙。比如,棲息在南美洲的達爾文鼻蛙

達爾文蛙

的雄蛙會將卵放在自己的聲囊中孵化,直到卵變態成為小蛙後將其從口中吐出。卵被產在陸地上後,“父母”並不會一走了之,相反,“父親”會日夜守護在孩子們的身邊。一旦膠質中的卵發育到開始遊動時,做“父親”的就會把它們含在嘴裡,在雄蛙聲囊中,卵利用雄蛙提供的泡沫狀營養物質成長為蝌蚪。小蝌蚪們在那裡大約待上30周後完成發育,這時候“父親”就把它們吐出來,小蛙從此開始自食其力的生活。

更為神奇的是,棲息在澳大利亞的胃育蛙的雌蛙會吞下受精卵,在自己的胃裡孕育孩子。它們的孩子會分泌能抑制胃酸的物質,所以能在胃中發育,而不被消化。雌蛙不吃不喝守護胃中的孩子。孩子一旦變成蛙,就從雌蛙口中跳出來。

胃育蛙

還有的蛙類與哺乳類動物一樣,不產卵,直接在體內孕育。比如,棲息在非洲賴比瑞亞的負子蟾和日本關西的負子蟾,這兩種蛙在交配時,先是雌雄蛙的臀部緊貼在一起,完成體內受精。然後,雌蛙從體內(輸卵管)分泌營養物質。小蛙在雌蛙體內孕育9個月後出生,生產時長猶如人類的嬰兒。順便指出,所有蛙中只有這兩種蛙是胎生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