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藍田老街:鐘靈毓秀綻新顏

藍田老街位於歙縣溪頭鎮藍田村, 是一個典型的徽州文化古街。 這裡山川秀麗, 人才輩出。 近年來, 借力美麗鄉村建設和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 藍田老街將重新煥發無限生機和活力。

藍田老街有“三多”

到達藍田老街時, 天空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 藍田村原文書葉麗昌領著記者向村內走去, 滿眼皆是景致:一座座民居錯落有致, 一面面文化牆圖文並茂, 一方方農田春意盎然……盛春時節的村莊處處彰顯勃勃生機。

藍田村街道沿來龍山佈局, 街巷縱橫, 上水、下水、明渠、暗溝, 錯落有致。 葉麗昌邊走邊介紹,

藍田老街全長1公里左右, 2-3米寬, 原來是條商貿街, 街上有店鋪, 民國前期都有, 民國後期就比較少。 史傳鼎盛時期藍田曾達到“千戶萬丁”規模, 建有多個當鋪、錢莊、診所藥店和很多社祭活動場所。

溪頭鎮組宣委員吳志橋告訴記者, 藍田老街上有三多。 哪三多?街巷多、水井多、祠堂多。 藍田街巷多, 依子孫居住區域, 自北而南劃分成上、中、下門, 各門派居民區相對集中獨立, 街巷相通, 首尾連接, 巡迴周轉。 每一條街巷都有名稱, 包括倫德街、孟公路、孟婆路、大宅街等在內的12條主街道和三元巷、梓樹巷、花園巷等32條巷弄, 貫穿全村。 水井多, 全村原有10多座水井, 因為藍田周邊的沙性土壤聚不住水, 原來村民取水灌溉都要靠村中的水井。 祠堂多,

原有8座祠堂, 目前唯一尚存的是尚德堂。

“村莊有1400多年歷史, 自藍田葉氏始遷祖葉孟卜居藍田後, 村莊範圍幾經擴展, 至明朝中期, 葉氏成為村之主姓。 ”葉麗昌說, 葉孟的夫人是後樑的一位公主, 非常親民, 受當地村民愛戴。 藍田葉氏始遷祖葉孟與夫人蕭氏合葬墓就位於村中, 是村內地勢最高的地方, 一直受到當地村民的敬重, 孟婆也被尊稱為王姬葉母。 村中, 葉孟夫人曾使用的郡主湯沐所靜靜守護著一方百姓。 郡主湯沐所是一口泉水井, 又稱古大井, 據宗譜載, 是井為梁王御賜給葉孟夫人蕭氏汲水作湯沐浴之用。 雖然是梁王所賜, 但葉孟夫人並未獨享, 而是和當地老百姓一同取用。

如今, 藍田老街上開店的不多。 村內一家小店內,

店主吳德利正悠閒地看著電視。 吳德利原來承包了村內的小賣部, 還在村內放過電影。 “這個店開了十幾年, 原來還可以, 現在生意不太好了。 ”吳德利說, 藍田老街和現在基本差不多, 原來街上很熱鬧, 很多村民都會坐在一起聊天。 現在村民基本不在家, 而且藍田離縣城近, 很多村民都會選擇去縣城買東西。 吳德利的兒子已經在縣城購房, 老伴在縣城幫兒子帶小孩, 他自己一個人堅守在村內。 村口的理髮店內, 葉顯清正在給村民剪頭髮。 葉顯清今年46歲, 1990年, 18歲的葉顯清在歙縣學習理髮技術, 學成即回村在家門口開店直到現在。 “雖然目前是村內唯一一家理髮店, 但生意也不行啦。 ”葉顯清說。

不是藍田不姓葉

徽州民間有諺雲:“不是篁墩不姓程,

不是藍田不姓葉。 ”據藍田葉氏族譜《四老支譜》載:村原名潺田, 原居吳、楊二姓。 藍田葉氏始遷祖葉孟, 後樑(西梁)時曾官拜大司農, 為戶部尚書, 守祖墓居於歙城, 因游石佛洞, 途經該鄉, 見其“龍神卓越, 局度寬敞, 五星具備, 各鎮其垣, 九曲入明堂, 獅象捍水口, 大小墩阜棋布星羅, 秀矅明拖, 貴沙暗拱, 溯發源來自黃山, 論同支聯於飛布”, “深足其意, 遂遷居焉”。 時值天下紛亂, 先於後樑天保末將夫人梁武帝蕭衍之後蕭公主以及眷屬避居與此, 己仍入朝為官, 後於唐貞觀元年(627)告老回鄉定居, 葉氏族旺後, 吳楊姓日退。

葉氏定居藍田後, 為紀念先祖葉敷澤(藍田葉氏始祖孟公的祖父)曾任陝西藍田縣尹, 並以舊名“潺”字“淺俗不韻”,

遂易村名“潺田”為“藍田”。 藍田村是江南“葉氏起源地”之一, 歷代人才輩出。 村莊西倚來龍山腳而建, 玉屏山旭日東望, 潺溪水繞村而行, 村落古街道錯落有致, 自然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趣。 南宋時, 杭州為帝都, 距離杭州不遠的徽州商賈快速發達。 南宋以來, 徽商日盛, 馳名天下。 徽州形成了家家“少男外出從商, 老來榮歸故里”的傳統文化。

到20世紀末, 藍田所保留的建築占地不到鼎盛時期的一半。 藍田村口的松穀亭, 額曰“種玉裡”, 緣起於清朝的啟蒙讀本《幼學瓊林》中的兩句話, “藍田種玉, 雍伯之源”。 講的是河南無終山楊雍伯事母至孝, 有老翁付石子數升令種, 稱明年當產好玉, 得好女。 楊雍伯依言種于藍田, 翌年果獲白璧五雙, 聘徐氏女。藍田葉氏始祖葉孟夫人蕭氏,當年薨後,蒙仙人為蕭氏點穴,留下偈言:“玉人葬此,當出產美玉也。”唐時藍田葉氏定名“種玉裡”。

村東文昌閣為塔形亭式建築,是清乾隆時由時任揚州鹽綱總商的藍田人葉天賜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首倡建造,並資助貧寒子弟在此念書。葉麗昌告訴記者,關於文昌閣還有一段感人的傳說。據傳,葉天賜為遺腹子。母子二人,家貧如洗。葉天賜的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清朝乾隆時,葉天賜到揚州做鹽商,生意做大,便為母請旌。如今,葉天賜為母請旌建造的汪氏節孝坊還矗立在文昌閣旁,坊之中額正面鐫“松虯雪古”,背而鐫“梅冷冰香”,中頂樓為聖旨龍亭。

美麗藍田大發展

葉麗昌告訴記者,藍田老街歷史上經歷多次戰亂,特別是太平天國後期戰亂,村落大部被燒毀,居民四處遷徙。“街上的老房子破壞比較嚴重,全村只剩10多幢保護完好的。”葉麗昌說,村內很多房子都倒塌了,只剩下框架。都是靠村民自己維修,資金不足,成本很大。

藍田村230號是葉天賜的故居,葉天賜的後人、溪頭中心學校退休語文教師葉錦良說,家裡的房子是明朝建的,因為年代比較長,每年都要花2000元左右維修費用,還只是小修。政府維修經費已經給了他4000元,但卻是杯水車薪,對於修繕老房子的資金,遠遠不夠。

在當地文化史料的傳承和保護上,葉麗昌不遺餘力。葉麗昌今年77歲,經過長達20餘年調查收集,編成《藍田村族志》。該書共31章114萬字,給後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道路整治、美化亮化、整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處處呈現勃勃生機。”吳志橋說,日益優美的村容村貌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環境,下一步,歙縣藍田桃源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也將撐起美麗鄉村的脊樑,鋪就起農民群眾的致富坦途。

吳志橋介紹說,歙縣藍田桃源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是我市唯一獲批的省級試點專案,專案重點圍繞“打造徽州最美田園風光”這一主題,田園綜合體的核心區域以一產為主,帶動二三產發展,集迴圈農業、體驗農業為一體,同時融合文化元素。“田園綜合體將以合作社為平臺,老百姓以土地入股,運營農業專案,並於休閒旅遊結合,增加農民收入。”吳志橋說,田園綜合體項目已於去年年底申報,目前土地入股已經完成。藍田古街及鄉村的保護和發展將迎來一個新階段。

聘徐氏女。藍田葉氏始祖葉孟夫人蕭氏,當年薨後,蒙仙人為蕭氏點穴,留下偈言:“玉人葬此,當出產美玉也。”唐時藍田葉氏定名“種玉裡”。

村東文昌閣為塔形亭式建築,是清乾隆時由時任揚州鹽綱總商的藍田人葉天賜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首倡建造,並資助貧寒子弟在此念書。葉麗昌告訴記者,關於文昌閣還有一段感人的傳說。據傳,葉天賜為遺腹子。母子二人,家貧如洗。葉天賜的母親含辛茹苦把他養大,清朝乾隆時,葉天賜到揚州做鹽商,生意做大,便為母請旌。如今,葉天賜為母請旌建造的汪氏節孝坊還矗立在文昌閣旁,坊之中額正面鐫“松虯雪古”,背而鐫“梅冷冰香”,中頂樓為聖旨龍亭。

美麗藍田大發展

葉麗昌告訴記者,藍田老街歷史上經歷多次戰亂,特別是太平天國後期戰亂,村落大部被燒毀,居民四處遷徙。“街上的老房子破壞比較嚴重,全村只剩10多幢保護完好的。”葉麗昌說,村內很多房子都倒塌了,只剩下框架。都是靠村民自己維修,資金不足,成本很大。

藍田村230號是葉天賜的故居,葉天賜的後人、溪頭中心學校退休語文教師葉錦良說,家裡的房子是明朝建的,因為年代比較長,每年都要花2000元左右維修費用,還只是小修。政府維修經費已經給了他4000元,但卻是杯水車薪,對於修繕老房子的資金,遠遠不夠。

在當地文化史料的傳承和保護上,葉麗昌不遺餘力。葉麗昌今年77歲,經過長達20餘年調查收集,編成《藍田村族志》。該書共31章114萬字,給後人留下了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通過美麗鄉村建設,道路整治、美化亮化、整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處處呈現勃勃生機。”吳志橋說,日益優美的村容村貌改善了老百姓的生活環境,下一步,歙縣藍田桃源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也將撐起美麗鄉村的脊樑,鋪就起農民群眾的致富坦途。

吳志橋介紹說,歙縣藍田桃源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是我市唯一獲批的省級試點專案,專案重點圍繞“打造徽州最美田園風光”這一主題,田園綜合體的核心區域以一產為主,帶動二三產發展,集迴圈農業、體驗農業為一體,同時融合文化元素。“田園綜合體將以合作社為平臺,老百姓以土地入股,運營農業專案,並於休閒旅遊結合,增加農民收入。”吳志橋說,田園綜合體項目已於去年年底申報,目前土地入股已經完成。藍田古街及鄉村的保護和發展將迎來一個新階段。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