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緻的豬豬女孩,你可比不上天路貴族

“精緻的豬豬女孩”是現在比較火的網路流行語, 它指那些愛美麗、愛生活且注重生活品質的人。 當大家疲憊於生活的柴米油鹽、雞毛瑣事, 卻把自己的初心拋於九霄雲外。 你是不是也厭倦了一塵不變的生活?讓小新帶你們參觀參觀古代藏族的貴族生活吧!

大家都知道, 我國古代宮廷的規矩事宜冗雜繁多, 小到一個請安禮節, 大到奏書叩恩, 西藏邊疆地區也是如此。 而民以食為天, 貴族們對吃喝器具自然也有講究。

古人吃飯用的碗, 叫作缽或盂。 在藏族, 碗在藏語中稱作“索拉”。 這個展品是嵌寶石金索拉, 是西藏貴族群落的盛食器皿。 一般索拉由金、銅、銀、瓷以及木質的材料製成, 通常這類索拉都用於寺廟供奉, 或者在重大活動和儀式上供寺廟僧人吃齋食用, 用來盛人參八寶飯。 這個索拉內壁刻有藏族銘文, 大致內容是“藏曆火豬年製作, 系布達拉宮禦膳房物件,

資金由布達拉宮管家提供”。

除了這個嵌寶石金索拉, 還有一件配套的金茶壺。

藏族家家戶戶都有喝自己手工製作的酥油茶的習慣, 因此, 西藏的每家每戶中都備有不同材質和款式的茶壺。 這款嵌寶石金茶壺也是藏族地區貴族使用的茶具。

從圖片可以看到, 這款茶壺做工精細, 雖然是清朝時期的製品, 但外表仍舊鋥亮如新, 可以稱得上是茶壺中的上乘之作。

除了利用黃金製作的器具以彰顯貴族大氣風範, 他們也非常懂得養生。 原來, 貴重金屬置於膽內, 還可輔助以消毒清潔作用,

同時還可補充人體所需微量元素。 但是, 這類精巧的金茶壺只有在少數宗族領袖和名門貴族中才常見。 如此看來, 西藏地區的貴族們也是很懂得如何精緻地養生啊!

除了少數極富人家的金壺, 藏族多數平民百姓和中階貴族通常藏儲銀壺。 這款大昭寺藏品獸首胡人紋銀壺模型複製品便是其中之一, 是唐朝製品, 高約100釐米, 環身周長約50釐米。 這款銀壺雖少了金壺的雍容華貴, 卻多了幾分端莊典雅之意。 對於它的前身來歷目前仍不得而知, 但是據藏族文獻《國王遺教》中敘述, 松贊干布在大昭寺私藏的幾款壺中, 其中有三個就為駱駝首款式, 後來它被宗族改名為“馬首聖銀壺”。

自古以來我國就忌諱將“死”等不吉利的詞掛在嘴邊, 對於生死命數, 藏族也認為茲事體大。

藏族人的葬禮風俗有五種,塔葬、火葬、土葬、水葬、天葬。而早在之前,專家就發現,在古西藏的阿裡,古象雄王國的貴族們去世後以黃金面具覆面入殮的習俗。在阿裡地區劄達縣的某個墓地上,研究學者們發現了這枚面具,它由冠部和面部兩部分連接構成,面具背後是絲織品,這樣的面具戴在逝者面部可以達到美化作用。在附近發現此類面具已不是第一次了,由此可見西藏貴族們對於容貌的在意並不亞於漢族名門之家。同時,這種黃金面具也是特有的西藏宗教文化的象徵,折射出藏族的祭祀習俗。

首博的“天路文華——西藏歷史文化展”正在展覽期間,集結了各省西藏文物,同時也是第一次有關西藏文化的展出。本次展覽還有銀鏨花碗蓋、盞托、青花瓷碗等展品,快和小新一起看看西藏人民精緻典雅的日常生活吧!

藏族人的葬禮風俗有五種,塔葬、火葬、土葬、水葬、天葬。而早在之前,專家就發現,在古西藏的阿裡,古象雄王國的貴族們去世後以黃金面具覆面入殮的習俗。在阿裡地區劄達縣的某個墓地上,研究學者們發現了這枚面具,它由冠部和面部兩部分連接構成,面具背後是絲織品,這樣的面具戴在逝者面部可以達到美化作用。在附近發現此類面具已不是第一次了,由此可見西藏貴族們對於容貌的在意並不亞於漢族名門之家。同時,這種黃金面具也是特有的西藏宗教文化的象徵,折射出藏族的祭祀習俗。

首博的“天路文華——西藏歷史文化展”正在展覽期間,集結了各省西藏文物,同時也是第一次有關西藏文化的展出。本次展覽還有銀鏨花碗蓋、盞托、青花瓷碗等展品,快和小新一起看看西藏人民精緻典雅的日常生活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