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江蘇盱眙優化營商環境助力經濟發展

江蘇盱眙經濟開發區創建於2001年10月。 2006年4月, 被江蘇省政府批准為省級經濟開發區, 規劃總面積44.8平方公里。 2008年6月, “中國凹土科技園”被批准為省級特色產業園;因鋼管軸承產業已形成一定規模和特色產業集群, 2011年11月被批准為省級鋼管軸承特色產業園, 並被譽為“新興軸承之都”;2012年8月被省農業委員會、省海洋與漁業局、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批准為江蘇省唯一一家“出口寵物食品示範區”;2014年11月, 分別被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為全國第一家“國家級出口寵物食品品質安全示範區”、被省商務廳和省智慧財產權局批准為“江蘇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園區”;2016年2月,

被省環保廳、省商務廳、省科學技術廳聯合批准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凹土科技園被評為“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 目前, 創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號角已強勢奏響。

城市全域:

由“默默無聞”向“投資高地”升級

近期, 中小城市經濟發展委員會、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等單位聯合評比出2017年度全國中小城市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和全國創新創業(雙創)百強縣市, 盱眙縣皆榜上有名, 分別位居第20位、第69位。 近年來, 盱眙縣一直堅持內外兼“修”, 於外:赴省市相關部門爭取政策的傾斜;於內:自加壓力, 砥礪奮進, 園區各項配套功能已得到持續完善, 投資價值在快速攀升。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盱眙秦代置縣, 歷史悠久, 文化底蘊深厚, 史脈綿延久長, 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盱眙是抗日戰爭革命老區, 在新四軍十年戰鬥的歷程裡, 軍部暨中共中央華中局在盱眙縣譜寫了兩年又八個月的光輝篇章。 在全國抗日戰爭由相持轉入反攻的關鍵階段, 劉少奇、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裡運籌帷幄, 指揮華中抗日大業, 直到抗戰勝利。

城市美譽曉喻全國。 “山清水秀生態城, 流光溢彩不夜城”, 作為全國生態示範縣, 盱眙的森林覆蓋率達到28.3%, 城區綠化率達到49.93%, 有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 被譽為“淮安大觀園”“南京後花園”“長三角休閒園”和“天然氧吧”, 具有66處開發價值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歷史文化遺跡,

擁有第一山、明祖陵、鐵山寺和黃山塘新四軍軍部紀念館等4個4A級景區, 美麗的盱眙是長三角最具潛力的休閒之都。

區位優勢得天獨厚。 張目為盱、舉目為眙, “盱眙”有登高望遠之意。 作為蘇中唯一的丘陵山區, 開發區區域優勢日益凸顯。 地處長三角經濟圈, 蚌鹽、寧宿兩條高鐵分居左右;甯連、甯宿徐兩條高速穿境而過;淮河主航道橫穿東西, 水運樞紐盱眙港通江達海, 年吞吐能力超500萬噸;距南京、淮安、揚州機場1小時, 距徐州、合肥機場2小時車程。 獨特、優越的交通格局, 為開發區的騰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城市建設跨越提升。 如今盱眙經濟開發區形成了“一心、兩廊、四軸、多組團”的規劃開發模式。 “一心”是指合歡大道區級服務中心;“兩廊”是指甯宿徐高速公路、維橋河生態防護廊道;“四軸”以山水大道、聖山路、東方大道產業發展軸線及葵花大道為主要聯繫軸線;“多組團”由工業組團、居住組團、研發組團、公共服務組團及旅遊配套組團。

自建區以來, 在道路、給排水、供電、供氣、電信等基礎設施方面累計投資20多億元。 盱眙經濟開發區積極打造宜業宜居的新城區, 已建成十二縱、十二橫硬質化道路150多公里。 配套設施齊全, 醫院、學校、酒店、農貿市場、休閒娛樂一應俱全, 水、電、汽、通信等配套設施已實現“九通一平”。 總投入近2億元, 日處理4萬噸的汙水處理廠已經投入運營, 90余公里污水管網已覆蓋全區;投資2.5億元, 每小時供氣量135噸的集中供熱項目已投入運營;已建成變電站5個,
總容量46.5萬KVA;由榮浩天然氣建設的項目配套管網已完成85公里, 日供氣可達2.6萬方。

自然資源豐富多樣。 盱眙境內各種資源及配套設施完善, 僅礦產資源潛在經濟總值居江蘇省縣級第四位。 其中, 有“千土王”之稱的凹凸棒粘土儲量高達5億噸, 占全國探明總儲量的70%, 世界探明總儲量的一半以上。 “盱眙龍蝦”榮獲江蘇省農產品和地理標誌商標20強, 獲得全國首個活體出口資質, 以166.8億元的品牌價值躋身中國馳名商標行列。

招商理念:

由“資源”招商向“基金”招商轉變

盱眙縣緊跟江蘇省委、政府“蘇北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的戰略部署, 把生態作為發展的根本依託和最大優勢, 著力發展綠色生產力, 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通道。 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引進一批“綠色富民”項目,推動支柱產業項目、特色產業項目、產業鏈上下游產業,招商理念及方式在創新中不斷轉變,一改以往拼資源、環境的老舊做法。

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以基金拓寬產業融資管道,有效解決政府投資面臨的資金有限和資金使用效率問題,通過基金市場化的投融資行為,實現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盱眙特色產業,促進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解決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債權融資需求。通過設備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供應鏈金融服務和貿易金融等方式向企業提供發展資金,為產業發展助力。

基金體量大且使用機制靈活多樣。目前,開發區在已經設立7支基金的基礎上,發展藍源財富中心、上海總部經濟等經濟新業態,為園區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援和資金保障。基金總規模100億元人民幣,設立期限“5+2”年(5年投資期,2年退出期),根據基金實際投資情況可延長3年。資金可分期到賬,每一期資金自到賬之日起均有獨立完整的“5+2”年期限。

基金管理科學高效。委託銀行作為基金的託管單位,並建立專戶管理。受託銀行負責監管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合規性。通過企業設備融資租賃的租金收取、應收賬款的定期收取等方式賺取收益;資金在封閉期內為企業進行滾動債權融資服務,不斷增加收益;基金期滿,以到期清算方式退出。

營商環境:

由“大包大攬”向“客戶思維”轉型

在新常態下,盱眙縣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以更好的政務環境助力企業走出困境,推動企業和企業家加速成長。政府太強,統管過多,扼殺企業活力;政府太弱,無法為企業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撐和保障。服務企業,追求的應該是客戶思維,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成立全國首家縣級行政審批局,首批集中了21個部門174個審批事項,“一枚公章管審批”,從源頭上治理辦理時限長、仲介多、蓋章多、收費多、材料多“一長四多”現象,審批事項辦結時限縮短了70%以上。按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的指標資料,盱眙縣開辦企業僅需2個程式,位元列全球第2,僅次於紐西蘭;辦理時間僅需2.5天,相對於全國速度縮短27.5天,辦理成本最低位居全球之首;施工許可證辦理和電力獲得全球排名第3;企業納稅次數比全國水準降低了約67%,辦稅速度高出全國176小時。成立國檢、海關兩個工作點,就近為進出口企業辦理檢驗檢疫、報關業務,使企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檢驗檢疫的便利服務,既縮短了時間,也降低了檢驗檢疫成本。

深入打造營商環境。盱眙面向全社會承諾,絕不讓一個難題導致項目失敗,絕不讓一個難事讓客商灰心,絕不讓一句惡言惡語影響盱眙形象。深化“四方五辦”機制,弘揚馬上辦作風,做出承諾的立即辦、政策規定的必須辦、合理需求的全力辦、不突破底線的創新辦、對該辦不辦的依法依規直查快辦。深入開展“三進五比”幫辦競賽,進圍牆、進車間、進客商心裡,比人員力量、比施工機械、比建設進度、比企業質效、比能力提升。追求溫度和質感,始終把企業發展的需求作為服務的指南,把企業家面臨的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

深度開展個性幫辦。建立“一企一檔”“一企一策”,實施個性化服務,通過為企業引見一個客戶、介紹一單業務、化解一起矛盾、協調一筆貸款、新上一個技改項目等具體實事做起,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爭取、人才引進、項目申報等方面的問題,把企業發展的短板作為幫辦服務發辦的重點,解決企業困難的回聲高於企業反映問題的呼聲。盱眙縣是江蘇省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縣和示範縣,14家銀行在盱設立支行,49家金融機構在盱開展業務,為蘇北縣級最多。建成蘇北首家職業技師學院,每年為企業培養熟練工人3600名以上。多次開展政銀企、政電企等對接活動,為企業發放貸款、提供過橋資金。

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著力引進一批“綠色富民”項目,推動支柱產業項目、特色產業項目、產業鏈上下游產業,招商理念及方式在創新中不斷轉變,一改以往拼資源、環境的老舊做法。

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以基金拓寬產業融資管道,有效解決政府投資面臨的資金有限和資金使用效率問題,通過基金市場化的投融資行為,實現財政資金撬動更多的金融資本、社會資本投入盱眙特色產業,促進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解決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債權融資需求。通過設備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供應鏈金融服務和貿易金融等方式向企業提供發展資金,為產業發展助力。

基金體量大且使用機制靈活多樣。目前,開發區在已經設立7支基金的基礎上,發展藍源財富中心、上海總部經濟等經濟新業態,為園區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援和資金保障。基金總規模100億元人民幣,設立期限“5+2”年(5年投資期,2年退出期),根據基金實際投資情況可延長3年。資金可分期到賬,每一期資金自到賬之日起均有獨立完整的“5+2”年期限。

基金管理科學高效。委託銀行作為基金的託管單位,並建立專戶管理。受託銀行負責監管資金使用過程中的合規性。通過企業設備融資租賃的租金收取、應收賬款的定期收取等方式賺取收益;資金在封閉期內為企業進行滾動債權融資服務,不斷增加收益;基金期滿,以到期清算方式退出。

營商環境:

由“大包大攬”向“客戶思維”轉型

在新常態下,盱眙縣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以更好的政務環境助力企業走出困境,推動企業和企業家加速成長。政府太強,統管過多,扼殺企業活力;政府太弱,無法為企業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撐和保障。服務企業,追求的應該是客戶思維,有求必應,無事不擾。

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成立全國首家縣級行政審批局,首批集中了21個部門174個審批事項,“一枚公章管審批”,從源頭上治理辦理時限長、仲介多、蓋章多、收費多、材料多“一長四多”現象,審批事項辦結時限縮短了70%以上。按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的指標資料,盱眙縣開辦企業僅需2個程式,位元列全球第2,僅次於紐西蘭;辦理時間僅需2.5天,相對於全國速度縮短27.5天,辦理成本最低位居全球之首;施工許可證辦理和電力獲得全球排名第3;企業納稅次數比全國水準降低了約67%,辦稅速度高出全國176小時。成立國檢、海關兩個工作點,就近為進出口企業辦理檢驗檢疫、報關業務,使企業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檢驗檢疫的便利服務,既縮短了時間,也降低了檢驗檢疫成本。

深入打造營商環境。盱眙面向全社會承諾,絕不讓一個難題導致項目失敗,絕不讓一個難事讓客商灰心,絕不讓一句惡言惡語影響盱眙形象。深化“四方五辦”機制,弘揚馬上辦作風,做出承諾的立即辦、政策規定的必須辦、合理需求的全力辦、不突破底線的創新辦、對該辦不辦的依法依規直查快辦。深入開展“三進五比”幫辦競賽,進圍牆、進車間、進客商心裡,比人員力量、比施工機械、比建設進度、比企業質效、比能力提升。追求溫度和質感,始終把企業發展的需求作為服務的指南,把企業家面臨的問題作為研究的課題。

深度開展個性幫辦。建立“一企一檔”“一企一策”,實施個性化服務,通過為企業引見一個客戶、介紹一單業務、化解一起矛盾、協調一筆貸款、新上一個技改項目等具體實事做起,有針對性地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爭取、人才引進、項目申報等方面的問題,把企業發展的短板作為幫辦服務發辦的重點,解決企業困難的回聲高於企業反映問題的呼聲。盱眙縣是江蘇省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縣和示範縣,14家銀行在盱設立支行,49家金融機構在盱開展業務,為蘇北縣級最多。建成蘇北首家職業技師學院,每年為企業培養熟練工人3600名以上。多次開展政銀企、政電企等對接活動,為企業發放貸款、提供過橋資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