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加息週期中的美元貶意何來

在2015年12月首次加息後, 美聯儲於2016年底加快加息步伐, 每季度(除去年9月)均以25基點的幅度加息一次, 至今聯邦基金利率已累計提升超過100個基點。 美聯儲一直強調, 目前“過熱”的美國經濟需要靠加息來冷卻, 加息將創造“強美元”格局。 從各經濟體的歷史經驗來看, 對於大多數實行浮動匯率制且資本自由流動的國家(澳大利亞、加拿大、紐西蘭、泰國等), 本幣加息和匯率升值往往都是同步發生的。 然而,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以來, 雖然美聯儲一直都處於加息週期, 但是美元指數卻呈現出持續貶值的“異常”現象。

對此,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分析稱, 從歷史來看, 過去美聯儲在多輪加息週期中都曾出現過美元貶值趨勢, 這與美元獨一無二的國際貨幣地位有關。 與其他經濟體貨幣不同, 美元是全球最為重要的交易流通和儲備貨幣, 也是公認的世界避險貨幣, 因此, 美元匯率走勢不僅取決於美國國內經濟基本面及其利率的變化, 還取決於全球資產配置活動對美元需求的變化。 “美聯儲加息往往發生在美國乃至全球經濟向好的時期, 此時樂觀的經濟基本面疊加高企的金融風險偏好, 促使全球投資者追逐美元以外的高收益資產, 美元反而容易呈現出貶值特徵。 反之, 倘若美國以及全球經濟走弱, 市場避險情緒提升,

此時則容易出現‘現金為王’的情況, 對美元需求的增加導致其升值。 ”伍戈指

出, “美聯儲最近三輪的加息週期(1994年~1995年、2004年~2006年和2016年末至今), 全球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均處於上升階段, 並且恐慌指數處於歷史低位, 此時投資者願意承擔更高的風險去追逐收益更高的非美元資產, 從而導致美元趨勢性貶值。 ”

伍戈表示, 儘管如此, 經濟基本面向好與金融風險偏好增強並非完全同步, 因此未必每輪加息週期都會伴隨美元貶值。 例如, 在1999年~2000年的加息週期中, 受到互聯網泡沫和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 市場恐慌情緒高漲, 風險偏好不強。 當期儘管世界經濟走勢不弱, 但對美元的需求並沒有被其他資產削弱, 甚至相反, 美元呈現升值態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