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鄧州:“4+N”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為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鄧州:“4+N”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為鄉村振興提質增效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通訊員王嘉模

“動了, 動了, 我家的電錶終於動了!”4月23日, 鄧州市構林鎮後張村的周老漢指著他家的電錶激動地喊道。

周老漢之所以如此激動, 是因為該村的光伏發電項目終於實現並網發電, 這標誌著像周老漢一樣, 將有更多的貧困戶從中受益。

鄧州市扶貧辦主任李征告訴記者:“光伏發電專案只是我市實施產業就業扶貧的一項舉措。 去年以來, 我市立足實際, 因地制宜, 把產業就業扶貧作為貧困戶長遠穩定脫貧的核心舉措,

構建了‘4+N’模式, 為全市脫貧攻堅工作提質增效。 ”

李征告訴記者, “4+N”模式, 即實施到戶增收、金融扶貧、就業培訓、勞動力轉移就業“四個全覆蓋”, 通過多項措施促進增收。

到戶增收項目是指用財政扶貧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直接扶持, 以達到發展產業增收致富的項目。 今年, 鄧州市將採取專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帶動、帶資入股分紅或農戶自主實施等多種經營模式, 使到戶增收專案達到對貧困戶全覆蓋。

在金融扶貧上, 該市進一步規範完善市鄉村三級金融服務、風險防控、信用評價、產業支撐四大體系, 實現除五保戶外小額貸款全覆蓋。

在就業培訓方面, 該市以職業技術教育學院(籌建)為依託, 積極整合培訓資源, 由人社局牽頭,

扶貧辦、教體局、農業局、工會、共青團、婦聯等部門聯合開展勞動技能培訓, 達到就業培訓全覆蓋。

同時, 鄧州市加大勞動力轉移就業力度, 通過組織引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員到該市產業集聚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基地、車間務工, 促進就業;依託農業保險、鄉鎮保潔公司、生態林建設等, 增加保險員、保潔員、護林員等公益崗位, 促進就業;大力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 組織工業企業到鄉鎮開展“產業扶貧送崗位”活動, 促進就業, 達到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全覆蓋。

2月25日, 鄧州市成功舉辦了第六屆“暖春行動”暨精准扶貧就業創業幫扶現場招聘會, 現場有100餘家企業和商家提供崗位4000餘個, 簽訂就業合同2398份, 其中貧困戶簽訂就業合同100餘個。

記者瞭解到, 除了在產業就業方面實施“四個全覆蓋”外, 鄧州市還通過多項措施, 幫助貧困戶實現穩定增收。 依託該市紡織服裝和汽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 延長產業鏈條, 在貧困人口較多的鄉村建立扶貧基地、扶貧車間, 吸納貧困人口就業, 增加收入。

去年以來, 鄧州市財政投入專項扶貧資金600萬元, 對138個帶動貧困戶就業增收的扶貧車間、扶貧基地實施獎勵補貼, 起到很好的帶動幫扶作用。 在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上, 該市充分發揮6億立方米丹江水資源優勢, 積極調整種植結構, 發展水稻種植和稻蝦、稻魚混養等涉水特色產業帶動農民收入。

目前, 鄧州市已啟動孟樓、林扒、陶營、都司4個鄉鎮涉水產業發展示範基地建設,

直接帶動貧困戶100戶。 在畜牧養殖業上, 我市以黃志牧業為龍頭, 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 通過入股分紅、就近務工、生豬代養等多種幫扶模式, 幫扶貧困戶1251戶, 直接增收810余萬元。

“4+N”模式在脫貧帶富上成效凸顯, 已成為鄧州市脫貧攻堅工作的主引擎。 隨著各項政策措施的不斷完善、落實, “4+N”模式必將帶領全市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走上提質增效的高速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