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白茶中最容易遇到的四個誤區,你都踩中了幾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前幾天去超市, 買了罐幹檸檬片, 準備用來泡水喝。

結果, 一喝茶就忘了還又有這麼一回事,

直到最近有次在翻櫃子時才發現, 這罐東西躲在了某個角落裡。

看了下日期, 好在沒過期, 於是就丟了兩片在杯子裡, 倒了些涼水進去。

可是, 喝了一口發現沒味道, 還不如白茶好喝呢, 便順手放在了桌子上。

等到想起之時, 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 想著就將再次拿起了那杯檸檬水, 喝了一口後。

只有一個感受, 那便是即酸又苦, 查過度娘之後, 才知道沖泡檸檬片需要用溫水, 並且儘快喝完。

原來, 就連簡單的沖泡檸檬水, 喝檸檬水也有著這麼多要求所在。

其實, 喝白茶也是這樣的, 有的茶友總是說, 不就是一款茶嗎, 哪來的那麼多條條框框。

然而, 在品過那杯隨意沖泡的茶湯之後, 又會說, 怎麼沒有別人口中的那種滋味啊?

只能說, 此時提出這些的疑問, 是否想過原來那些條框的作用呢!

不僅如此, 還有些茶友還會在買茶時, 總能遇到一些問題, 而這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屬於誤區類的。

今日, 村姑陳就列出四個白茶中最為常見的誤區, 看看自己都踩中了幾個吧!

《2》

誤區一:喝白茶時只喝貴的。

有的人在買東西時, 總會要求賣家拿出最貴的那樣物品, 在他們的心中只有這樣的一個想法:

“價格決定了一切, 只要價格高就代表著品質的保障。 ”

或許, 對於衣服鞋帽而言, 價格高品質的確是有著一定的保障,

但是對於白茶而言, 這套理論就不一定行得通了。

有的茶友, 是剛從普洱茶的陣營轉入到白茶的佇列中, 開口就嚷嚷著要拿最貴的銀針品飲。

當時, 就對他說, 對於剛入門的茶友, 還是建議先體會壽眉的滋味。

但是, 那時就活活被他的一句話所驚到:對於這種價格低廉的茶, 有什麼滋味可品的。

然而, 當他在嘗試過一次銀針之後, 立刻就問到, 為何這茶的滋味這麼清淡, 一點感受都沒有。

那時, 回了一句, 已經說過對於新手, 建議先從壽眉入手。

其實, 很多茶友在剛嘗試白茶時, 就想著體會最具名氣的銀針, 但是這不一定適合所有人。

每個人對茶都有不同的理解, 有的人喜歡濃一些的, 有的人則喜歡淡一些的, 而有的人會更喜歡香氣馥鬱一些的。

而這其中的一切都是不關價格, 有時候價格並不代表著一切, 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對於新手茶友, 建議在品嘗白茶時先從壽眉或是牡丹開始, 而後在轉入到銀針上。

《3》

誤區二:買白茶, 只相信品牌不相信品質。

部分茶友在選購白茶時, 因為虧吃多了,所以決定向白茶的原產地福鼎進發,認為到了那裡之後就會選到一份好的白茶。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從進入福鼎開始,那一塊塊大大小小的看板就已經讓人眼花繚亂。

那麼,這些品牌當中,真的是所有白茶的品質都能得到保證嗎?

有位茶友吐槽說:到了福鼎,買了一款當地名氣較大品牌的白茶,結果回家一沖泡。

那茶湯的滋味真是無法言喻,要香氣沒香氣,要稠度沒稠度,還不如喝白水呢!

這其實,就是經濟學中常常提到的品牌效應,通過廣告等方式樹立其在市場中的地位,從而吸引受眾的關注。

可是,這樣的做法只會添加辨識度,對於產品的品質卻無法得到保障。

想要買到一份好的白茶,最應該關注的地方就是原料的品質與制茶師傅的手藝。

白茶中品質最佳的應該是屬於,採摘于高山地區的白茶,它們可謂是吸收了天地之精華。

在山林之間,從“爛石”的土壤中吸收養分,在低溫與晝夜溫差裡存儲養分,生成香氣。

不過,如果只有好品質的白茶,而沒有好的制茶師,那麼一切都是白費。

手藝獨到的師傅,能夠將一份好白茶的所有優點都展示出來。

因此,茶友們在買白茶時,還是不要只關注品牌為妙,要記住世上是存在著滄海遺珠的啊!

《4》

誤區三:沖泡白茶不講究茶具的使用。

很多喝慣了紅茶或是普洱茶的茶友,都有著這樣的一個特點,那便是使用紫砂壺泡茶。

對於這類茶而言,紫砂類的茶具,正好能夠將它們身上的缺點掩蓋,從而讓長處突顯。

可是,如果用紫砂壺沖泡白茶,完全就是一項大忌,由於紫砂有著氣孔粗大的特點。

沖泡白茶,很容易會將其所具備的芬芳香氣與鮮爽滋味所吸收,那麼這茶就沒任何的滋味了。

除此之外,還要一些在辦公室員工,會習慣性的使用飄逸杯沖泡白茶。

這主要是因為飄逸杯的便利性所帶來的,沖泡的便利,飲用的便利,就連清洗都顯得便利。

然而,這種便利的器具卻不適合用來沖泡白茶。

首先是保溫性能不佳,這會使得白茶中原有的一些香氣無法正常釋放;其次便是出水速度過慢,這樣就會讓茶湯出現苦澀感。

其實,最適合沖泡白茶的器具,非白瓷蓋碗莫屬,它既不會吸收茶湯的香氣,又有著較好的保溫性能。

並且,對於還有著很好的散熱性,這樣就能夠保證,即便是新手也能夠快速使用。

那麼,如果是追求便利性的茶友,就可以選擇玻璃杯進行沖泡,透明的材質看著茶葉在水中緩緩舒展,品著甜潤的茶湯,也是別樣的享受。

白茶,也是一種有講究的茶類啊!

《5》

誤區四:投茶量與水溫沒有分寸把握。

既然提到了沖泡白茶的用具,那麼投茶量與水溫也是不容忽略的。

就像沖泡檸檬片為了保證最後的檸檬水滋味的剛好,需要使用溫水進行沖泡是一樣的道理。

可是,依舊有些茶友會在沖泡白茶時,不注意投茶量或是水溫。

或許是因為時間緣故,無法準確的把握投茶量,於是就隨機抓了一些茶葉投入到蓋碗中,然後水溫也沒有100℃就直接進行沖泡了。

故而,這樣泡出的茶湯就會顯得過於清淡,這是由於水溫不足以讓茶葉的內在物質析出所致。

其實,在沖泡白茶時,儘量保證自己的有足夠的時間。

取120ml的蓋碗,投5g的幹茶,然後將水燒到100℃,就能夠進行沖泡了。

若是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那用玻璃杯也依舊是可以沖泡的,不過此時的投茶量要有所變化。

用一個200ml的杯子,只需3g的茶葉即可,仍然是100度的開水。

這樣就能保證,即便只有瑣碎的時間,也能夠品飲到一款香氣撲鼻,滋味鮮甜的茶湯。

看來,茶友們若想要品味到滋味優美的茶湯,投茶量與水溫是不能馬虎的。

《6》

無論是購白買茶還是沖泡白茶,總是會有一些誤區需要茶友們注意。

就如同沖泡一杯可口的檸檬水一樣,並不是在杯子中丟幾片剛檸檬,注入一些水就足以。

買白茶,有時候價格高、品牌好並不代表著就是適合自己的口感,而有時尋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好茶,錯誤的沖泡也是不能將其優點展示。

故此,對於白茶而言,永遠都是品質好的、適合自身的為優,適宜的茶器與方式為佳。

有時候,給自己一些時間,選一款好的高出白茶,耐心的沖泡、品飲,往往會有所收穫。

不過,茶友們無論是在買茶或是品茶時,還需多加注意啊!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因為虧吃多了,所以決定向白茶的原產地福鼎進發,認為到了那裡之後就會選到一份好的白茶。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從進入福鼎開始,那一塊塊大大小小的看板就已經讓人眼花繚亂。

那麼,這些品牌當中,真的是所有白茶的品質都能得到保證嗎?

有位茶友吐槽說:到了福鼎,買了一款當地名氣較大品牌的白茶,結果回家一沖泡。

那茶湯的滋味真是無法言喻,要香氣沒香氣,要稠度沒稠度,還不如喝白水呢!

這其實,就是經濟學中常常提到的品牌效應,通過廣告等方式樹立其在市場中的地位,從而吸引受眾的關注。

可是,這樣的做法只會添加辨識度,對於產品的品質卻無法得到保障。

想要買到一份好的白茶,最應該關注的地方就是原料的品質與制茶師傅的手藝。

白茶中品質最佳的應該是屬於,採摘于高山地區的白茶,它們可謂是吸收了天地之精華。

在山林之間,從“爛石”的土壤中吸收養分,在低溫與晝夜溫差裡存儲養分,生成香氣。

不過,如果只有好品質的白茶,而沒有好的制茶師,那麼一切都是白費。

手藝獨到的師傅,能夠將一份好白茶的所有優點都展示出來。

因此,茶友們在買白茶時,還是不要只關注品牌為妙,要記住世上是存在著滄海遺珠的啊!

《4》

誤區三:沖泡白茶不講究茶具的使用。

很多喝慣了紅茶或是普洱茶的茶友,都有著這樣的一個特點,那便是使用紫砂壺泡茶。

對於這類茶而言,紫砂類的茶具,正好能夠將它們身上的缺點掩蓋,從而讓長處突顯。

可是,如果用紫砂壺沖泡白茶,完全就是一項大忌,由於紫砂有著氣孔粗大的特點。

沖泡白茶,很容易會將其所具備的芬芳香氣與鮮爽滋味所吸收,那麼這茶就沒任何的滋味了。

除此之外,還要一些在辦公室員工,會習慣性的使用飄逸杯沖泡白茶。

這主要是因為飄逸杯的便利性所帶來的,沖泡的便利,飲用的便利,就連清洗都顯得便利。

然而,這種便利的器具卻不適合用來沖泡白茶。

首先是保溫性能不佳,這會使得白茶中原有的一些香氣無法正常釋放;其次便是出水速度過慢,這樣就會讓茶湯出現苦澀感。

其實,最適合沖泡白茶的器具,非白瓷蓋碗莫屬,它既不會吸收茶湯的香氣,又有著較好的保溫性能。

並且,對於還有著很好的散熱性,這樣就能夠保證,即便是新手也能夠快速使用。

那麼,如果是追求便利性的茶友,就可以選擇玻璃杯進行沖泡,透明的材質看著茶葉在水中緩緩舒展,品著甜潤的茶湯,也是別樣的享受。

白茶,也是一種有講究的茶類啊!

《5》

誤區四:投茶量與水溫沒有分寸把握。

既然提到了沖泡白茶的用具,那麼投茶量與水溫也是不容忽略的。

就像沖泡檸檬片為了保證最後的檸檬水滋味的剛好,需要使用溫水進行沖泡是一樣的道理。

可是,依舊有些茶友會在沖泡白茶時,不注意投茶量或是水溫。

或許是因為時間緣故,無法準確的把握投茶量,於是就隨機抓了一些茶葉投入到蓋碗中,然後水溫也沒有100℃就直接進行沖泡了。

故而,這樣泡出的茶湯就會顯得過於清淡,這是由於水溫不足以讓茶葉的內在物質析出所致。

其實,在沖泡白茶時,儘量保證自己的有足夠的時間。

取120ml的蓋碗,投5g的幹茶,然後將水燒到100℃,就能夠進行沖泡了。

若是真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那用玻璃杯也依舊是可以沖泡的,不過此時的投茶量要有所變化。

用一個200ml的杯子,只需3g的茶葉即可,仍然是100度的開水。

這樣就能保證,即便只有瑣碎的時間,也能夠品飲到一款香氣撲鼻,滋味鮮甜的茶湯。

看來,茶友們若想要品味到滋味優美的茶湯,投茶量與水溫是不能馬虎的。

《6》

無論是購白買茶還是沖泡白茶,總是會有一些誤區需要茶友們注意。

就如同沖泡一杯可口的檸檬水一樣,並不是在杯子中丟幾片剛檸檬,注入一些水就足以。

買白茶,有時候價格高、品牌好並不代表著就是適合自己的口感,而有時尋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好茶,錯誤的沖泡也是不能將其優點展示。

故此,對於白茶而言,永遠都是品質好的、適合自身的為優,適宜的茶器與方式為佳。

有時候,給自己一些時間,選一款好的高出白茶,耐心的沖泡、品飲,往往會有所收穫。

不過,茶友們無論是在買茶或是品茶時,還需多加注意啊!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