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萬萬沒想到,淳安這個小山村還有這麼大的來頭!

烏龍自然村是浙江淳安最具特色的村落之一, 它坐落於安陽鄉五都源源頭, 地處千里崗山脈三井尖腹地, 環境深幽, 依山傍溪, 佈局狹長, 一泓清溪順著山勢蜿蜒而下, 牽繫著家家戶戶的情感。 在這個一年四季鬱鬱蔥蔥, 流水潺潺, 雲遮霧罩, 鳥語花香的小村落裡, 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北宋末年, 江浙一戶“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喜得貴子, 這本應是一件大喜事, 但卻與動亂的時代相比顯得格格不入, 歲月更迭, 這位嬰兒也逐漸長大, 成為少年, 只不過此時北宋已忘, 南宋伊始, 他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 高宗時應禮部試, 但為秦檜所黜。 孝宗時賜進士出身, 中年後入蜀, 投身軍旅生活, 官至寶章閣待制。 晚年退居家鄉, 輾轉于祖國各地, 在大好河山中飽嘗各地名茶。 他, 就是陸遊, 是眾多文人當中最懂茶的一位, 兩度擔任茶官的經歷, 讓他成為茶文化的傳播者。

淳熙十三年(西元1186年)春, 以朝請大夫知嚴州(今浙江建德)。 官至寶謨閣待制、晉封渭南伯, 後被劾去封號。 隨後以“擅權”之罪罷其官職, 陸遊深知複官無望, 懷著抑鬱的心情回到了家鄉, 過上了隱居茶鄉, 尋找茶路的生活。 陸游翻越重重山嶺, 途經種種奔波,

最終來到了遂安。 在一個名叫源頭的村落裡, 他發現了一幅江南鄉村的美麗畫卷:那高聳入雲的群山, 鬱鬱蔥蔥的樹木, 絢爛綻放的花兒, 形態萬千的岩石, 清澈見底的溪水, 清脆悅耳的鳥鳴……所有的一切都美得讓人如癡如醉, 令人神往。 於是, 陸遊停下了腳步, 不願繼續前行。 這就是如今被譽為“神奇烏龍 醉心三井 ”的烏龍村。

相傳當時烏龍村橫源口有一棵大樟樹, 樹底下有一座廟, 古老的寺廟在朦朧夜霧的籠罩下, 如浮雲上的剪影一般, 分外寂靜肅穆, 寺廟匾牌上“烏龍廟”三個赤金大字, 赫然醒目, 熠熠生輝。 陸遊為了借宿, 便上前敲門。 寺中僧人得知後, 便收留他住下。 他走進大院, 跨過門檻, 瞧見大堂中間一尊大佛雙膝盤坐, 雙手合十, 面泛笑容, 惟妙惟肖, 牆上印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大字, 兩側木樁經過時間的侵蝕, 已有些剝落, 旁邊還有幾個小和尚在專心念經, 打坐。 老僧人見陸游風塵僕僕, 一臉疲憊, 於是給他沏了一杯熱茶, 陸遊細細品嘗後, 清心醒神、激發文思道:“弄筆排孤悶,

煎茶洗睡昏”。 意在說明, 寫詩文雖然可以排解內心的孤獨和苦悶, 但是老僧人的茶更是讓他頓時疲勞全散, 豁然開朗, 將煩惱置身於世外。 老僧人告訴他, 這是他自己和弟子們親手種的野茶, 此茶用山頂的清泉灌溉, 地勢愈高愈美, 每日陽光充裕, 愈曬愈香, 故茶自會清香四溢, 口感清甜可口, 絲絲扣心, 沁人心脾。 品完茶, 夜已深, 陸遊伴隨著僧人們念經誦佛之聲漸漸入睡。

陸遊一生對茶有著不變的深情,於是次日便跟隨老僧人一同前往茶地。茶地地勢高而不陡,從烏龍村三井尖山腳底沿著羊腸山路在茂密的叢林中蜿蜒而上,埋沒在濃蔭中,一路風光旖旎,美不勝收。不禁吟詩道:“平生愛山每自歎,舉世但覺山可玩。皇天憐之足其願,著在荒山更何怨。”陸遊一番肺腑之言意味深長,一生宦海沉浮躍然眼前。僧人聽罷,略有所思,卻沉默不語。經過一個時辰,總算到達整整齊齊,密密實實,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茶地,這可都是僧人辛苦栽培的茶,陸遊不禁對他的用心良苦嘖嘖稱讚。拾級而上,突然陸遊感到一絲清涼,抬頭一看,山腰間直流而下的山泉映入眼簾,恰如白綢飄然而下,泛起白色水花,點點隨風飄灑,如煙如霧。僧人告訴陸游,此山共有三井,此處為一井,灌溉水源來自於此,唯有此泉水,方育此佳茗。這樣的美景勾起陸遊心中的無限美好,執意要攀登到頂,領略三井尖的風采。二井有幽幽的石門,有方方的深潭,瀑布飛泄,水流起處,有一塊孤石,如菩薩坐蓮,亦真亦幻。三井雖山高路陡,水流卻較為溫婉,如仙女揮舞的白色衣袖,淩空垂下,蔚然大觀。陸遊感歎,美茶與美景不負,果然不虛此行。

二人回到烏龍廟,只見絡繹不絕的百姓前來祈求風調雨順,大富大貴,幸福安康。每日夜晚,僧人深知陸游對茶一慕傾心,特邀請與其一同品茶,暢聊。世上萬事萬物轉瞬即變,亦可從喝茶中探無常,知無相。僧人說道:“把握當下,安住當下,品茶品茶。”於是,陸游聞香細品,一時間內心仿佛一塊重石落地,豁然開朗,一掃之前的憂愁苦悶。茶使他開朗樂觀,隨緣自適,淡化功名,安貧樂道。此時,味無窮,意無盡,那佛經中千萬偈語,也變成無數蓮花,大千世界,美不勝收,與佳茗相伴,讓失意釋然。那一夜,他無眠。呆了數日後,陸遊心情好轉,決定告辭,為了報答對僧人收留的感激之情,臨行前陸游為烏龍廟賦詩一首,題為《烏龍廟》“江邊蒼龍背負天,蟠踞千載常蜿蜒;其前橫辟為大川,高城鼓角聲隱然。龍廟於山家於淵,世為吾州作豐年。老守雖愧筆如椽,潔齋試賦迎神篇。”老僧十分高興,也把茶作為回禮,隨即二人告別離去。

大樟樹底下那一座烏龍廟,歷經歲月的洗禮,風雨的摧殘,如今只剩遺址,但是每逢過年過節,村內老百姓還是不忘前來燒香祈福,只為求得一世安寧,闔家安康。三井尖因此得名,成為烏龍村的象徵,每井寓意不同。一井為“祈福井”,百姓常登祈福井,祈求平安吉祥、幸福安康;二井為“求雨井”,每逢大旱之年,方圓百里的老百姓都要登上二井求雨,祈求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三井為“天仙井”,雖山高路險,為求得大福大貴,神仙顯靈,登頂之人不在少數。

如今,茶還是那些茶,只不過更加清香;山還是那座山,只不過更加蔥郁;村還是那個村,只不過更加富饒。茶葉已經成烏龍村百姓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良好的水源和土壤造就了優質的茶葉,使村內的老百姓們都過上了衣食無憂,幸福快樂的日子。三井尖這座令人神往的大山,吸引著絡繹不絕前來觀光的遊客,目前已申請加入國家級登山步道的建設之中,旅遊業的發展可謂後勁十足。烏龍村這個曾經不起眼的源頭村莊,也在2012年被評為“精品示範村”,良好的村風民風,質樸的百姓情懷無不讓這個村的精神文化延續……

版權歸淳安發佈所有,轉載須告知!

選自浙江省《千村故事》,作者王碧雪

圖片:陳文娟

千島湖傳媒中心淳安發佈編輯部編發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陸遊一生對茶有著不變的深情,於是次日便跟隨老僧人一同前往茶地。茶地地勢高而不陡,從烏龍村三井尖山腳底沿著羊腸山路在茂密的叢林中蜿蜒而上,埋沒在濃蔭中,一路風光旖旎,美不勝收。不禁吟詩道:“平生愛山每自歎,舉世但覺山可玩。皇天憐之足其願,著在荒山更何怨。”陸遊一番肺腑之言意味深長,一生宦海沉浮躍然眼前。僧人聽罷,略有所思,卻沉默不語。經過一個時辰,總算到達整整齊齊,密密實實,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茶地,這可都是僧人辛苦栽培的茶,陸遊不禁對他的用心良苦嘖嘖稱讚。拾級而上,突然陸遊感到一絲清涼,抬頭一看,山腰間直流而下的山泉映入眼簾,恰如白綢飄然而下,泛起白色水花,點點隨風飄灑,如煙如霧。僧人告訴陸游,此山共有三井,此處為一井,灌溉水源來自於此,唯有此泉水,方育此佳茗。這樣的美景勾起陸遊心中的無限美好,執意要攀登到頂,領略三井尖的風采。二井有幽幽的石門,有方方的深潭,瀑布飛泄,水流起處,有一塊孤石,如菩薩坐蓮,亦真亦幻。三井雖山高路陡,水流卻較為溫婉,如仙女揮舞的白色衣袖,淩空垂下,蔚然大觀。陸遊感歎,美茶與美景不負,果然不虛此行。

二人回到烏龍廟,只見絡繹不絕的百姓前來祈求風調雨順,大富大貴,幸福安康。每日夜晚,僧人深知陸游對茶一慕傾心,特邀請與其一同品茶,暢聊。世上萬事萬物轉瞬即變,亦可從喝茶中探無常,知無相。僧人說道:“把握當下,安住當下,品茶品茶。”於是,陸游聞香細品,一時間內心仿佛一塊重石落地,豁然開朗,一掃之前的憂愁苦悶。茶使他開朗樂觀,隨緣自適,淡化功名,安貧樂道。此時,味無窮,意無盡,那佛經中千萬偈語,也變成無數蓮花,大千世界,美不勝收,與佳茗相伴,讓失意釋然。那一夜,他無眠。呆了數日後,陸遊心情好轉,決定告辭,為了報答對僧人收留的感激之情,臨行前陸游為烏龍廟賦詩一首,題為《烏龍廟》“江邊蒼龍背負天,蟠踞千載常蜿蜒;其前橫辟為大川,高城鼓角聲隱然。龍廟於山家於淵,世為吾州作豐年。老守雖愧筆如椽,潔齋試賦迎神篇。”老僧十分高興,也把茶作為回禮,隨即二人告別離去。

大樟樹底下那一座烏龍廟,歷經歲月的洗禮,風雨的摧殘,如今只剩遺址,但是每逢過年過節,村內老百姓還是不忘前來燒香祈福,只為求得一世安寧,闔家安康。三井尖因此得名,成為烏龍村的象徵,每井寓意不同。一井為“祈福井”,百姓常登祈福井,祈求平安吉祥、幸福安康;二井為“求雨井”,每逢大旱之年,方圓百里的老百姓都要登上二井求雨,祈求風調雨順,糧食豐收;三井為“天仙井”,雖山高路險,為求得大福大貴,神仙顯靈,登頂之人不在少數。

如今,茶還是那些茶,只不過更加清香;山還是那座山,只不過更加蔥郁;村還是那個村,只不過更加富饒。茶葉已經成烏龍村百姓最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良好的水源和土壤造就了優質的茶葉,使村內的老百姓們都過上了衣食無憂,幸福快樂的日子。三井尖這座令人神往的大山,吸引著絡繹不絕前來觀光的遊客,目前已申請加入國家級登山步道的建設之中,旅遊業的發展可謂後勁十足。烏龍村這個曾經不起眼的源頭村莊,也在2012年被評為“精品示範村”,良好的村風民風,質樸的百姓情懷無不讓這個村的精神文化延續……

版權歸淳安發佈所有,轉載須告知!

選自浙江省《千村故事》,作者王碧雪

圖片:陳文娟

千島湖傳媒中心淳安發佈編輯部編發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