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市民下鄉來了!公務員白領企業主知識份子是振興鄉村主力網事熱評

近日, 新華社瞭望智庫、財經國家週刊在京舉辦了《2018特色小鎮發展高峰論壇》論壇, 與會嘉賓以特色小鎮發展為議題展開討論。 其中, “當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面臨的挑戰和建議”論題引發了與會嘉賓的熱議。 如果能把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結合起來, 將走出一條新的富有特色的發展之路。

十九大後, 鄉村振興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組織推動、資金投入方面力度很大。 儘管如此, 鄉村振興仍然面臨很多挑戰。 這就要求在推動城鎮建設的同時, 也要高度關注鄉村建設。 特別是以市民農莊為抓手的城鄉一體化建設模式,

順應市民階層嚮往田園生活的巨大需求, 鼓勵市民下鄉、投資消費, 通過搭建強有力的市場化開發平臺, 對鄉村進行統一規劃、建設和運營, 統籌解決農民富裕、農業發展、農村面貌改善的三農問題。

實際上, 特色小鎮和鄉村振興有著極高的關聯度和相似性。 鄉村振興的理念恰與特色小鎮發展目標高度契合, 面臨的困難挑戰也都很接近。 發展特色小鎮, 把特色小鎮的範圍擴大, 勢必會把周圍的鄉村納進來, 實現更大範圍的城鄉一體化建設和融合發展。 同時, 特色小鎮也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引導市民下鄉就為農村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 一直以來, 我國農村政策基本上是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下,

依託農村自身要素搞農村發展。 但是進入到新時代, 無論是按照十九大確定的強國目標, 還是對標發達國家的鄉村建設水準, 都是遠遠不夠的。 從全國整體上看, 單靠農業的收入和利潤, 不僅無法承擔高品質鄉村建設的成本, 就連農民生活水準的持續保障都很難做到。 鄉村建設新模式的核心, 就是試圖跳出農村看農村, 通過引導市民下鄉, 為日益空心化的農村注入新的發展動能。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就是要改變人口由農村向城市單向流動的局面, 讓鄉村的人氣更旺些。 市民下鄉被認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之一, 特色小鎮歸根到底是服從和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的。 因而, 市民下鄉具有三重重大意義:第一是短期的經濟價值,

即市民的投資消費在短期內有助於快速解決鄉村建設的大額成本問題;第二是中期的民生價值, 即市民下鄉後將產生巨大的生產和生活服務需求, 在中長期內能夠解決農民的持續就業問題;第三是長期的社會價值, 從長遠看這將是最重要的價值因素, 即市民下鄉將為鄉村注入強大的市民知識階層, 包括退休的政府公務員以及各類企業主、藝術家、高級白領、知識份子、自由職業者等等, 從而改變鄉村老幼相守、缺乏知識份子的人口結構, 構建強有力的鄉賢階層, 並借助下鄉市民的資金技術和文化素養, 帶動鄉村發展和農民整體素質的提高, 加速鄉村以文化為支撐的全面復興。

中國正處於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中。 2016年2月, 《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 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相結合、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服務“三農”相結合。 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休閒旅遊、商貿物流、資訊產業、先進製造、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鎮。 令人感到欣喜的是, 過去幾年, 在中央和地方的一些政府檔中, 已經逐步出現了一些與市民下鄉有關的鼓勵性內容, 主要涉及鄉村旅遊、鄉村康養等方面。

今年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 黨和政府正在積極推動出臺一批重大政策, 逐步建立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相信通過一系列措施, 特色小鎮將散發自身魅力, 廣袤田野必將煥發新活力, 鄉村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 (央視網評論員 劉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