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騙子“量身定做”假期陷阱 陌生二維碼、短信和WiFi需警惕

清明小長假餘熱還在, 五一的腳步又近了, 被學業或工作繃緊神經的人們, 終於可以在借此機會外出遊玩或是宅在家刷劇、打遊戲了。 然而我們放鬆的同時, 一些不法分子卻抓緊時間“拼業績”了。 那麼圍繞五一小長假, 不法分子又會拿出什麼花式套路來牟利?用戶又該如何避開這些詐騙雷區呢?

碼中藏病毒:個人資訊財產安全有風險

許多人外出逛街時都會遇到掃碼送禮品或贏大獎的活動, 特別是在五一這類小長假, 這類活動在很多景點或街道“出鏡率”更高。 其中, 便有不法分子假借大禮之名,

將二維碼當成是手機木馬病毒的傳播管道, 進而竊取使用者資訊、盜刷使用者錢款。

除“掃碼送禮”騙局外, 有的不法分子還會謊稱掃描二維碼幫忙刷店鋪信譽, 便能獲得可觀傭金;或是裝可憐求同情, 以創業者身份邀請用戶掃碼關注公眾號, 來支持其創業活動。 而這也都是騙子慣用套路。

據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稱, 很多不法分子都會利用一款二維碼生成器, 將木馬病毒植入進二維碼內。 很多不明真相的用戶一旦被蠅頭小利所惑, 掃描這些暗藏“殺機”的二維碼後, 手機便會被木馬病毒入侵並自動提取相關資訊, 短短幾秒內, 手機號碼、銀行卡號、移動支付帳號、密碼等重要資訊便會被不法分子獲取, 用戶也將面臨錢款被盜刷、個人資訊被販賣的雙重風險。

此外,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還表示, 在假期外出過程中, 使用者除了謹慎掃描二維碼外, 公共充電樁或陌生人借的充電寶也要小心使用, 因為充電樁和充電寶這類工具, 也可能存有木馬病毒。 在2017年315晚會上, 公共充電樁竊取隱私資訊和非法交易消費這種現象便曾被揭露。

短信暗藏木馬:點擊後極易產生連帶損失

當下, 手機已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 五一小長假期間, 舉辦婚宴、同學聚會多了起來, 期間不免會好友相聚多拍照片, 而這也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 據媒體報導, 合肥市民鄭先生曾收到一條短信, 資訊內容為“同學鄭某某, 前段時間的聚會照片請查看下”, 並附有一條陌生連結。 鄭先生出於好奇便點擊了該連結, 不曾想, 沒過多久, 其手機通訊錄的好友均陸續收到了相同內容的短信。 於是, 鄭先生緊忙報警。

警方在對鄭先生手機進行勘驗檢查發現, 涉案短信中暗藏有一種名為“相冊”的木馬檔, 而該木馬檔則可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啟短信監聽功能。

經進一步深入分析, 警方還發現全國各地竟有約1000多名受害者的手機短信被“相冊”木馬竊取。

對此, 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稱, 騙子往往打著“聚會照片”“喜帖”等幌子, 引誘受害人點擊短信內的木馬連結。 一旦有人因好奇心驅使,

點擊了該連結, 那麼使用者手機便會被植入木馬病毒, 手機短信內容和通訊錄等隱私內容就會自動發送給不法分子。 在此情況下, 不僅使用者自身資訊財產安全存在潛在威脅, 通訊錄中的好友也可能成為不法分子行騙的目標物件, 最終蒙受經濟損失。

WiFi靜默“釣魚”:個人資訊加速“透明化”

隨著無線WiFi覆蓋面擴大以及公共場所免費WiFi開放, 人們上網愈加便捷。 然而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用戶連接WiFi不設防的心理, 私自搭建免費WiFi, 並以此為餌引誘用戶入局。

江蘇南京市民張先生在使用公共場所的WiFi後, 個人電腦被入侵。 接著駭客利用張先生的U盾和銀行卡, 兩天內連續盜刷其網銀上69次, 竊取了6萬多元。 不僅如此, 張先生的手機也被駭客做了手腳, 將接收消費提醒短信的功能遮罩,因此張先生對發生的69次不正常交易並未收到任何提示。

對於這類釣魚WiFi,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分析指出,當今社會中免費WiFi鋪天蓋地,普通使用者很難分辨哪些WiFi存有“釣魚”屬性,在未知的網路環境中都可能存在惡意DNS(網域名稱系統),迫使上網者連接釣魚網站,最終致使網銀被盜刷;也有不法分子可能竊取使用者上網帳號、密碼等資訊。

另外,一些免費WiFi由於密碼過於簡單,也未關閉各類管理埠,一旦有不法分子進入主路由器,便會篡改DSN伺服器資訊等,從而劫持路由器。而用戶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下使用該WiFi,個人檔、照片、帳號密碼等隱私資料就會被不法分子掌握。

據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佈的《2017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累計截獲Android平臺新增惡意程式樣本757.3萬個;從2013年開始至2018年1月,360烽火實驗室共捕獲Android平臺挖礦木馬1200餘個。

此外,除上述常見手段外,有的不法分子還會在未出廠的手機內預置刷量木馬,完成涵蓋搜索、購物、新聞、視頻、紅包等多個領域的刷量作弊推廣功能,坑害中小城市用戶利益。360烽火實驗室近日便披露了一款名為StealthBot的病毒,據悉,該病毒在短短3個多月時間裡,感染量已超過400萬手機。

圖:國內感染分佈情況

為助力使用者積極應對移動安全威脅,360手機衛士開發團隊,依靠360手機衛士強大的人工智慧演算法與防詐騙資訊庫,研發推出“360防騙高手”微信小程式。該微信小程式主介面也極為簡潔,僅有資訊輸入視窗和“立即鑒定”按鈕,使用者只需將可疑電話、短信、銀行卡、短網址等內容複製到鑒定視窗並點擊按鈕,便可快速得知這些內容是否有詐騙嫌疑,進而避免被騙入局,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圖:“360防騙高手”微信小程式

---------------------------------------------------------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路資訊,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2.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將接收消費提醒短信的功能遮罩,因此張先生對發生的69次不正常交易並未收到任何提示。

對於這類釣魚WiFi,360手機衛士安全專家分析指出,當今社會中免費WiFi鋪天蓋地,普通使用者很難分辨哪些WiFi存有“釣魚”屬性,在未知的網路環境中都可能存在惡意DNS(網域名稱系統),迫使上網者連接釣魚網站,最終致使網銀被盜刷;也有不法分子可能竊取使用者上網帳號、密碼等資訊。

另外,一些免費WiFi由於密碼過於簡單,也未關閉各類管理埠,一旦有不法分子進入主路由器,便會篡改DSN伺服器資訊等,從而劫持路由器。而用戶在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下使用該WiFi,個人檔、照片、帳號密碼等隱私資料就會被不法分子掌握。

據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發佈的《2017年中國手機安全狀況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360互聯網安全中心累計截獲Android平臺新增惡意程式樣本757.3萬個;從2013年開始至2018年1月,360烽火實驗室共捕獲Android平臺挖礦木馬1200餘個。

此外,除上述常見手段外,有的不法分子還會在未出廠的手機內預置刷量木馬,完成涵蓋搜索、購物、新聞、視頻、紅包等多個領域的刷量作弊推廣功能,坑害中小城市用戶利益。360烽火實驗室近日便披露了一款名為StealthBot的病毒,據悉,該病毒在短短3個多月時間裡,感染量已超過400萬手機。

圖:國內感染分佈情況

為助力使用者積極應對移動安全威脅,360手機衛士開發團隊,依靠360手機衛士強大的人工智慧演算法與防詐騙資訊庫,研發推出“360防騙高手”微信小程式。該微信小程式主介面也極為簡潔,僅有資訊輸入視窗和“立即鑒定”按鈕,使用者只需將可疑電話、短信、銀行卡、短網址等內容複製到鑒定視窗並點擊按鈕,便可快速得知這些內容是否有詐騙嫌疑,進而避免被騙入局,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圖:“360防騙高手”微信小程式

---------------------------------------------------------

1.本文援引自互聯網,旨在傳遞更多網路資訊,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

2.本文僅供讀者參考,本網站未對該內容進行證實,對其原創性、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