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五一小長假到黔西南看杜鵑花

白龍山上的杜鵑花開如海 記者 邢貴龍 攝

編 者 按

“五一小長假, 金州看杜鵑”。 中國是杜鵑花分佈最多的國家, 約有530余種, 杜鵑花種類繁多,

花色絢麗, 花、葉兼美, 地栽、盆栽皆宜, 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

在黔西南, 每年的四五月份, 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如約綻放, 美不勝收。 本期小編為大家推薦幾個黔西南杜鵑花開得正好的地方, 在“五一”黃金周到來之期, 何不約上家人、朋友, 去看看這些晚春盛放的精靈。

普安五個坡杜鵑燦若紅霞

●文/匡奇燃

普安杜鵑花映水 記者 桂 松 攝

四月末, 山野蒼翠, 鳥語花香。 週末邀約三五好友, 攀登普安五個坡, 賞杜鵑成海、花紅滿天……

人間四月芳菲盡, 唯有杜鵑在這驕陽似火的季節裡含血怒放, 將“紅血”灑滿山頭。 藍天白雲下, 五個坡的杜鵑花開成海, 燦若彩霞, 讓人流連、讓人嚮往。

五個坡, 橫亙在普安大山裡的一條“巨龍”, 山脈順東北向西南蔓延, 從白沙鄉直面普安縣城方向, 身跨白沙、高棉、興中、江西坡、盤水等鄉鎮。 是方圓數十裡尋向問道的一大座標, 其山之名, 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其山之高, 登頂之極俯瞰群山莽莽, 讓人感慨“一覽眾山小”“紅日白雲低”;其山之靈, 高山頂上出清泉,

一汪碧水滋養了多少農家兒女。

“曾聞子規啼血故, 今見杜鵑紅滿山。 ”杜鵑鳥從五個坡飛過, 含淚泣血滴在了山頭, 自此杜鵑花開不敗。 每到季節, 杜鵑鳥啼哭“不如歸去”, 如同沉睡的孩子被母親喚醒, 杜鵑花順著五個坡的山脈走向, 一片片竟相綻放, 如一條紅色的彩帶飄在青山綠水間, 染紅了青山、映紅了藍天。

在五個坡, “杜鵑花”這個名字不被人常用, 更確切地說是沒人以“杜鵑花”的名字叫過它, 因為這裡的人們根據花開時映紅滿山的景象, 管這漫山遍野開得無拘無束的紅花叫做“映山紅”, 山裡的百姓竟不知, 映山紅還有“杜鵑花”這樣一個有故事的名字。

“山茶花, 映山紅, 三十六多做一棚。 ”這是上世紀末最流行的一句山歌唱詞。

多年前, 附近的青年男女總以放牧之名, 在五個坡對唱山歌、談情說愛。 哪怕是陌生男女, 只要心有情意, 這句山歌便成了一對有情人陷入愛河的開場白。

“山茶花”“映山紅”, 它們形狀不同, 卻同是五個坡這座大山上的兩朵“花仙子”。 山茶花開花在前, 清明時節已基本開盛, 待山茶將要謝盡之時, 映山紅便恰合時宜地送春迎夏, 近兩個月的時間, 兩朵“花仙子”將五個坡打扮得絢麗多彩、分外妖嬈。

再登五個坡, 已時隔十年有餘, 兒時的我, 雖早已覽盡這大山上花開紅豔的盛景, 如今故地重遊, 再賞杜鵑花開, 觸景生情, 別有一番情懷。

回想十多年前, 當我還是放牛娃一枚的時候, 每逢週末或暑假, 基本都在五個坡這座大山頂上, 與老牛一道,

足跡踏遍了“五個”大坡。

花一樣的五個坡, 花一樣的記憶, 如潮水湧上心頭, 許多鏡頭如場景再現。 最不舍的, 是那濃濃的故土情, 最難忘的, 是那花一樣的童年。

龍頭大山上訪杜鵑

●文/陳民華

在貞丰采訪結束後, 當地的朋友說, 這幾天龍頭大山的杜鵑花應該開了, 問我們要不要去看看?我想了想, 跟同事說, 既然來了, 多走一些地方也不錯。

第二天, 天氣並不是太好, 溫度下降到十多度。 早上, 我們駕車前往龍頭大山自然保護區, 從貞豐縣城出發, 走龍場鎮上山。 縣道上, 道路兩邊的森林茂密, 山與山之間是彌漫的雲霧, 給人一種深秋的感覺。

下了縣道後, 我們開始上山之路。 這條路並不好走, 記得前一天準備前往龍頭大山時, 朋友首先考慮的便是用什麼車輛上山,最終請了當地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用他們的專用公車帶領我們上山。

一路上,雖然有些顛簸,但是車窗外的風景卻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逶迤的山脈,不時出現的鄉村人家,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最終,我們在上午十一點左右抵達龍頭大山山頂。山頂很平,若不是遠處那些突兀的小山坡,會讓人誤以為來到了一個小草原。站在山頂上,視野開闊,回看來時路,只見山路盤旋,猶如一條細長的蛇,彎彎曲曲依附在山嶺之間,道路兩邊則是零零散散的人家。

風更加大了,寒冷侵襲,一種冬天的味道彌漫。來到山頂不免有些失望,這兒並沒有花開成片的杜鵑,只有幾株盛開在原野,顯得有些孤獨。

問了一下朋友,他們說成片的杜鵑花不在這兒,在山裡更深一點的地方,先休息一會兒,再帶我們去看。

聽到他這麼說,我又重新橪起期待。休息了一下,我們開著車往龍頭大山更深處駛去。行駛的路上,朋友說,就在前面了,每年一到時候,那兒都是漫山遍野的鮮紅。

路邊是高山之上常見的草地,草地中偶爾有一兩株盛開的杜鵑。越是走進山中,霧氣也變得越大。最終,我們抵達朋友所說之地,成片的杜鵑花蔓延,但是很可惜,我們來得太早了些,這兒的杜鵑花還僅僅是花骨朵。

站在山中,我開始幻想這片杜鵑盛開的場景,滿山鮮豔的紅色,在藍天白雲下,一定是晚春最好的風景。

朋友說,雖然有些遺憾,但是如果五月能夠再次來,這兒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

最終,我們帶著一絲遺憾,走下山頂。不過花雖還未開,此趟卻是有所收穫,至少我們知道了在黔西南州內,還有這麼一個有著滿山杜鵑花的好地方。

我想,如果是夏天來到這個地方,這兒也一定不會讓人失望,涼爽的清風,夜晚滿天的星空,還有這高山之上獨特的風景,一定會讓人愛上這個地方。

敬南杜鵑開滿山

●文/魏浩然

在興義,賞杜鵑花並非只有七舍鎮白龍山脈。在興義市敬南鎮高山村爛木箐,這兒也是一個賞杜鵑花的好地方。

爛木箐,一聽這地名你就應該想到,這是一處深山老箐,一塊尚未被人們熟知的處女地。

走興義到敬南的快速通道,到達布雄有一條小路蜿蜒而上,沿小路一直走,彎彎拐拐來到一埡口處,看到一處被挖開地方,請減速靠邊停車,你的愛車已經到達目的地,下面請啟動雙驅無輪車——雙腿。

越往山上走,你會發現杜鵑花越來越多,越來越密。火紅火紅的映山紅在青山綠樹之間迎風而立,一朵朵花兒如紅色的瑪瑙,嬌豔欲滴,靜聽花香與山風婉轉清唱,不知不覺已迷醉在花海中。

當你到達山頂,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鵑染紅山巒,你會禁不住尖叫出來:那是山嗎?那是杜鵑嗎?那明明就是綠海中的一塊“紅寶石”啊!難怪詩人白居易也贊杜鵑:“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不得不提的是,這麼美的地方是一名叫曾靚的人發現的,連上山的這條路,都是他一家三口費盡力氣開拓出來的。

曾靚說:“這裡的杜鵑花期有一個月左右,就算過了杜鵑花期,還可以挖竹筍,秋天看漫山的紅籽、體驗採摘松子……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把基礎設施完善一下。”

此刻,正是賞花好時節,爛木箐的杜鵑花已開滿山坡,形成了花的海洋。何不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看看這“花花世界”。

白龍山上杜鵑開

●文/袁 瀟

盛放的杜鵑花 記者 邢貴龍 攝

興義市白龍山,冬有霜花,春有杜鵑。每年四月底開始,正是這兒映山紅開得正豔的時節。上周,趁著天氣晴好,花香醉人,便邀約了幾個同事,到了七舍的白龍山去賞映山紅。

映山紅又名曰杜鵑花,它渾身嫣紅,風姿闊綽,燦若雲錦,令人眩目,被稱為花中西施。

關於映山紅的來歷,有個民間傳說,他從前原是個男孩,因為他的兄弟被後母虐待出走,他悲慟欲絕,泣血化成映山紅花。所以詩雲:“映山紅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還未到山頭,就看見一朵朵如火焰般盛放的映山紅綻放在山的兩側,似乎在迎接每一個賓客。在青山綠樹之間如雲蒸霞蔚。可能白龍山泥土富含礦產元素,在這片沃土的滋養下,它們一團擁著一團,一簇抱著一簇,絲毫不留些許縫隙。開得熱鬧,開得熱烈,開得絢爛,把最美的笑顏留給欣賞它的每一個遊客。

上山時候,有些許的風,朵朵綻放的花兒若紅色的鑽石,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色澤,又如嫣紅的瑪瑙,在風中亭亭玉立,嬌豔欲滴。隨風舒展的枝葉像少女婀娜的身軀,迎風飛揚的花瓣如豔麗的霓裳,看上去雍容華貴,大氣十足。看到此場景,會不由得想起白居易《長恨歌》中“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的詩句。

湊近看花兒,它們開得密密實實,花瓣貼著花瓣,蕊靠著蕊,相互依偎竟相輝映,引來無數的遊客為它們嘆服,引來無數的蜂蝶為它們著迷。每一朵花,都是一首詩歌,大氣端莊,每一個花苞,都是一首小令,空靈含蓄,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白龍山上的映山紅十分奇妙,越到山頂顏色越加豔麗,特別是在最高峰上,這些紅色鮮豔得快要滴落下來,在陽光的照耀下,映山紅顯現出了不同的色澤。陽光直射下的花兒是緋紅色,像豔陽、似胭脂、若微醺的新娘,嫵媚動人。在樹蔭下的花兒是稍深一點的黛紅,比起前者,它更多了一份深沉,多了一分含蓄,像陳年釀造的葡萄酒,散發出醉人的醇香……除了紅色,還有粉色的映山紅。如果說紅色的花兒是雍容華貴,那麼粉色則是清新可人。它們的數量並不多,有的只是少少的幾片,它們似晨曦中雲霞、它們若寒冬的飄雪、它們如初戀的少女。純粹自然,質樸美麗。它的美,像空靈的小曲兒,只需輕輕吟唱,便鐫刻在了腦海,它的美,像清新的水墨畫,只需寥寥數筆,便洗滌了心靈。雖然,粉色的映山紅不及紅色的豔麗,但它的美,卻又是另一種感覺。

紅色與粉色交相輝映,紅色與粉色相互融合。它們隨性地散落在枝頭,蓬勃了春光。它們自由地盛開在寂寞的山谷裡,驚豔了時光。它們綻放在山坡土地、甚至是田間地頭。只要是能紮根的地方。它們都毫不吝嗇自己的美!

夕陽西下,在白龍山頂,從高處向下鳥瞰,這種景致像濃墨重彩的油畫,美得更是波瀾壯闊。

天地交接處,是飄渺虛無、神秘而綺麗的雲,它們從嫩粉色到桃紅色漫漫地過度在流動的霧氣裡,不同的顏色緩而漫交匯著,融合著。輕輕地流向天際,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夕陽照耀在斷壁殘崖上,並投射出一抹豔麗的紅。像畫家隨意地潑墨,隨性地渲染,使山中的一切都變成了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

夕陽如血,映山紅分外妖嬈。散落的餘暉給它披上一層金色的面紗,它絕美的容顏被面紗覆蓋著,更顯得神秘莫測,像塞外的少女,充滿了異域風情。

人在花中走,人若仙境遊……

天與地,花與雲的完美融合,如夢如幻,如詩如畫,讓人分不清哪裡是夢境,哪裡是現實。

對於映山紅,白居易曾贊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蓉芍藥嫫母。”映山紅,它們雖有的濃妝豔服,有的淡著縞素,有的丹唇皓齒,有的芬芳沁人,但各具風姿,儀態萬千!

映山紅啊!你盛放在白龍山畔,你陶醉了春風。你裝飾了我的雙眼,裝點了我的夢!你,是人間四月最美的風景!

朋友首先考慮的便是用什麼車輛上山,最終請了當地林業局的工作人員,用他們的專用公車帶領我們上山。

一路上,雖然有些顛簸,但是車窗外的風景卻吸引著我們的目光,逶迤的山脈,不時出現的鄉村人家,都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最終,我們在上午十一點左右抵達龍頭大山山頂。山頂很平,若不是遠處那些突兀的小山坡,會讓人誤以為來到了一個小草原。站在山頂上,視野開闊,回看來時路,只見山路盤旋,猶如一條細長的蛇,彎彎曲曲依附在山嶺之間,道路兩邊則是零零散散的人家。

風更加大了,寒冷侵襲,一種冬天的味道彌漫。來到山頂不免有些失望,這兒並沒有花開成片的杜鵑,只有幾株盛開在原野,顯得有些孤獨。

問了一下朋友,他們說成片的杜鵑花不在這兒,在山裡更深一點的地方,先休息一會兒,再帶我們去看。

聽到他這麼說,我又重新橪起期待。休息了一下,我們開著車往龍頭大山更深處駛去。行駛的路上,朋友說,就在前面了,每年一到時候,那兒都是漫山遍野的鮮紅。

路邊是高山之上常見的草地,草地中偶爾有一兩株盛開的杜鵑。越是走進山中,霧氣也變得越大。最終,我們抵達朋友所說之地,成片的杜鵑花蔓延,但是很可惜,我們來得太早了些,這兒的杜鵑花還僅僅是花骨朵。

站在山中,我開始幻想這片杜鵑盛開的場景,滿山鮮豔的紅色,在藍天白雲下,一定是晚春最好的風景。

朋友說,雖然有些遺憾,但是如果五月能夠再次來,這兒一定不會讓我們失望。

最終,我們帶著一絲遺憾,走下山頂。不過花雖還未開,此趟卻是有所收穫,至少我們知道了在黔西南州內,還有這麼一個有著滿山杜鵑花的好地方。

我想,如果是夏天來到這個地方,這兒也一定不會讓人失望,涼爽的清風,夜晚滿天的星空,還有這高山之上獨特的風景,一定會讓人愛上這個地方。

敬南杜鵑開滿山

●文/魏浩然

在興義,賞杜鵑花並非只有七舍鎮白龍山脈。在興義市敬南鎮高山村爛木箐,這兒也是一個賞杜鵑花的好地方。

爛木箐,一聽這地名你就應該想到,這是一處深山老箐,一塊尚未被人們熟知的處女地。

走興義到敬南的快速通道,到達布雄有一條小路蜿蜒而上,沿小路一直走,彎彎拐拐來到一埡口處,看到一處被挖開地方,請減速靠邊停車,你的愛車已經到達目的地,下面請啟動雙驅無輪車——雙腿。

越往山上走,你會發現杜鵑花越來越多,越來越密。火紅火紅的映山紅在青山綠樹之間迎風而立,一朵朵花兒如紅色的瑪瑙,嬌豔欲滴,靜聽花香與山風婉轉清唱,不知不覺已迷醉在花海中。

當你到達山頂,看到漫山遍野的杜鵑染紅山巒,你會禁不住尖叫出來:那是山嗎?那是杜鵑嗎?那明明就是綠海中的一塊“紅寶石”啊!難怪詩人白居易也贊杜鵑:“回看桃李都無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不得不提的是,這麼美的地方是一名叫曾靚的人發現的,連上山的這條路,都是他一家三口費盡力氣開拓出來的。

曾靚說:“這裡的杜鵑花期有一個月左右,就算過了杜鵑花期,還可以挖竹筍,秋天看漫山的紅籽、體驗採摘松子……希望能引起相關部門重視,把基礎設施完善一下。”

此刻,正是賞花好時節,爛木箐的杜鵑花已開滿山坡,形成了花的海洋。何不約上三五好友,一起去看看這“花花世界”。

白龍山上杜鵑開

●文/袁 瀟

盛放的杜鵑花 記者 邢貴龍 攝

興義市白龍山,冬有霜花,春有杜鵑。每年四月底開始,正是這兒映山紅開得正豔的時節。上周,趁著天氣晴好,花香醉人,便邀約了幾個同事,到了七舍的白龍山去賞映山紅。

映山紅又名曰杜鵑花,它渾身嫣紅,風姿闊綽,燦若雲錦,令人眩目,被稱為花中西施。

關於映山紅的來歷,有個民間傳說,他從前原是個男孩,因為他的兄弟被後母虐待出走,他悲慟欲絕,泣血化成映山紅花。所以詩雲:“映山紅花與鳥,怨豔兩何賒,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還未到山頭,就看見一朵朵如火焰般盛放的映山紅綻放在山的兩側,似乎在迎接每一個賓客。在青山綠樹之間如雲蒸霞蔚。可能白龍山泥土富含礦產元素,在這片沃土的滋養下,它們一團擁著一團,一簇抱著一簇,絲毫不留些許縫隙。開得熱鬧,開得熱烈,開得絢爛,把最美的笑顏留給欣賞它的每一個遊客。

上山時候,有些許的風,朵朵綻放的花兒若紅色的鑽石,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色澤,又如嫣紅的瑪瑙,在風中亭亭玉立,嬌豔欲滴。隨風舒展的枝葉像少女婀娜的身軀,迎風飛揚的花瓣如豔麗的霓裳,看上去雍容華貴,大氣十足。看到此場景,會不由得想起白居易《長恨歌》中“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的詩句。

湊近看花兒,它們開得密密實實,花瓣貼著花瓣,蕊靠著蕊,相互依偎竟相輝映,引來無數的遊客為它們嘆服,引來無數的蜂蝶為它們著迷。每一朵花,都是一首詩歌,大氣端莊,每一個花苞,都是一首小令,空靈含蓄,如詩如畫,美不勝收。

白龍山上的映山紅十分奇妙,越到山頂顏色越加豔麗,特別是在最高峰上,這些紅色鮮豔得快要滴落下來,在陽光的照耀下,映山紅顯現出了不同的色澤。陽光直射下的花兒是緋紅色,像豔陽、似胭脂、若微醺的新娘,嫵媚動人。在樹蔭下的花兒是稍深一點的黛紅,比起前者,它更多了一份深沉,多了一分含蓄,像陳年釀造的葡萄酒,散發出醉人的醇香……除了紅色,還有粉色的映山紅。如果說紅色的花兒是雍容華貴,那麼粉色則是清新可人。它們的數量並不多,有的只是少少的幾片,它們似晨曦中雲霞、它們若寒冬的飄雪、它們如初戀的少女。純粹自然,質樸美麗。它的美,像空靈的小曲兒,只需輕輕吟唱,便鐫刻在了腦海,它的美,像清新的水墨畫,只需寥寥數筆,便洗滌了心靈。雖然,粉色的映山紅不及紅色的豔麗,但它的美,卻又是另一種感覺。

紅色與粉色交相輝映,紅色與粉色相互融合。它們隨性地散落在枝頭,蓬勃了春光。它們自由地盛開在寂寞的山谷裡,驚豔了時光。它們綻放在山坡土地、甚至是田間地頭。只要是能紮根的地方。它們都毫不吝嗇自己的美!

夕陽西下,在白龍山頂,從高處向下鳥瞰,這種景致像濃墨重彩的油畫,美得更是波瀾壯闊。

天地交接處,是飄渺虛無、神秘而綺麗的雲,它們從嫩粉色到桃紅色漫漫地過度在流動的霧氣裡,不同的顏色緩而漫交匯著,融合著。輕輕地流向天際,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夕陽照耀在斷壁殘崖上,並投射出一抹豔麗的紅。像畫家隨意地潑墨,隨性地渲染,使山中的一切都變成了景,做成了一幅幅丹青。

夕陽如血,映山紅分外妖嬈。散落的餘暉給它披上一層金色的面紗,它絕美的容顏被面紗覆蓋著,更顯得神秘莫測,像塞外的少女,充滿了異域風情。

人在花中走,人若仙境遊……

天與地,花與雲的完美融合,如夢如幻,如詩如畫,讓人分不清哪裡是夢境,哪裡是現實。

對於映山紅,白居易曾贊曰:“閑折二枝持在手,細看不似人間有。花中此物是西施,其蓉芍藥嫫母。”映山紅,它們雖有的濃妝豔服,有的淡著縞素,有的丹唇皓齒,有的芬芳沁人,但各具風姿,儀態萬千!

映山紅啊!你盛放在白龍山畔,你陶醉了春風。你裝飾了我的雙眼,裝點了我的夢!你,是人間四月最美的風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