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破除距離產生的虛幻“美感”

人們常說距離產生美。 遙遠的事物, 總給人增加美好的想像。 比如我們會懷念童年, 雖然現在的生活比那時好很多。 再如我們會羡慕國外, 雖然國內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醫療也是一樣, 一談及國外, 有些人言必稱技術先進、環境優雅。 一談及國內, 就是看病難、看病貴。 然而, 事實真的如此嗎?

在不少發達國家, 公立醫院實行全民免費醫療。 但是免費醫療不意味著想看病就能看。

首先, 門診和住院預約等待時間很長。 法國的公立醫院常年人滿為患, 非急診病號掛號排隊等上幾個月才能看病的例子可謂家常便飯,

急診部門更是病號滿滿, 新聞裡隔三差五播報病患在等待就診的過程中因未能及時接受治療而去世的案例。

私立醫院雖然看病快、服務好, 但是收費很高。 之前就有國內網友在網上吐槽, 10年前自己家親戚在美國摔斷了腿, 打個石膏花了10余萬美元, 這還是醫保齊全的情況下醫保報銷以後的費用, 如果沒有醫療保險更是連病都生不起, 普通家庭難以承受。

多數歐美國家看病前要預約, 時間短則幾周長達1年甚至更久。 即使實行免費醫療的國家, 醫療經費也是有限的, 患者看病也必須計畫著來、計畫著治。 從正面看, 公立醫院解決了看病貴的問題, 私立醫院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 相互補充。 從反面看, 公立醫院看病難,

私立醫院看病貴, 患者的利益仍然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我曾到加勒比海島國千里達和多巴哥共和國(簡稱特多)工作半年。 在社會保障方面, 特多是個福利國家, 採用英國模式, 公立醫院實行免費醫療。 我親歷到的醫療問題和歐美國家大同小異。 比如有一名女性患者因為頭痛看病, 預約核磁用掉1年時間, 再預約看病又用掉1年時間。 第二次看病的時候頭痛早就緩解了。 還有一位男性患者因為頭痛看病, 診斷為腦膜瘤, 預約住院用了1年, 就在手術前夕因為腫瘤增大死亡了。 一個可治之病等成了絕症。

在我工作的北京天壇醫院, 來看病的人當天就能看上, 醫療花費也少得多。 事實上, 出國或僑居國外的人, 近年來坐飛機到國內看病的越來越多。

《柳葉刀》雜誌此前刊文肯定中國大病保險制度, 肯定其在減少因病致貧方面的重要作用, 給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借鑒。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大病保險制度基本建立, 已有1700萬人次受益。

十九大報告強調, 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醫療保障制度和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我們正生活在一個美好的時代。 擼起袖子加油幹, 明天會更好!

(作者為天壇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7日 23 版)

(責編:張雋、關喜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