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專案部倒排時序,掛圖作戰,全力推進漩門灣大橋及接線工程建設

漩門灣大橋及接線工程是玉環交通“五縱五連一環島”路網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橋採用獨塔“月環”型斜拉鋼橋, 這個獨特造型在國內屬首創。

因此, 自工程開工建設以來, 一直廣受市民關注。 目前, 工程沿線征地拆遷工作已基本完成, 水上作業平臺已開始搭建, 即將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據瞭解, 漩門灣大橋及接線工程起點龍溪鎮渡頭村, 順接濱江大道, 在漩門大壩西側設漩門灣大橋跨漩門灣,

終點下穿S226龍溪至坎門公路工程。

該工程按照一級公路標準設計, 同時兼顧城市道路功能, 路線總長3.39公里。 其中主線長1.58公里, 設計速度60公里/小時;支線長1.81公里, 起點接漩門互通跨線橋, 終點接甬台溫沿海高速玉環互通。 項目概算總投資8.7億元, 建設工期30個月。

由於專案主體工程橫跨漩門灣海域, 大部分工程量需要跨海作業, 受地理位置特殊、淤泥層厚度大、地質異常多變等因素制約, 項目在鑽孔灌注樁等方面存在很大的難度。

“因為我們這個大橋位於漩門灣大壩的內側, 相當於水陸不通, 沒有水上的起重設備, 我們只能通過搭設一些臨時的通道, 一些臨時的起吊設備, 作為輔助的施工措施, 所以說這一塊施工難度比較大。 ”漩門灣大橋及接線工程項目總工程師劉紅波介紹。

為如期建成如此高難度、高品質的接線工程, 專案部倒排時序, 掛圖作戰, 並督促施工單位及時調整施工組織計畫, 在每個關鍵節點設置時間表, 爭取專案早日建成。 建成之後, 將對貫通漩門二期和漩門三期水系、提高玉環湖水質品質、改善沿線生態環境、形成沿玉環湖城市景觀帶、全面開發漩門二期和漩門三期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