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整治教育培訓機構別再“雨過地皮濕”

新華社北京4月27日電(記者楊紹功、鄭生竹)4月27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整治教育培訓機構別再“雨過地皮濕”》的評論。 近期,各地紛紛轉發教育部相關檔或出臺整治方案,採取行動治理校外培訓機構,為中小學生減輕課外負擔。

整治行動引發了各界的關注和期待。 其中,將培訓機構違規辦學、超綱教學、與招生入學掛鉤、吸納在職教師授課等六項行為列為整治重點,更獲得了社會各方尤其是學生家長的點贊支持。

然而,《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整治行動雖已開始,但部分培訓機構並沒有把心思放在自查整改上,而是心存僥倖,意在過關為安。

比如,江蘇南京教育部門近期與媒體聯合對培訓機構展開突擊檢查時,學而思專修學校的負責人卻把這次行動稱為“到教學點參觀”,認為檢查後媒體“明顯偏正面”的報導是要把該機構樹為正面典型。 他們認定教育部門對競爭對手的整治會讓本機構變得越來越好,言辭之間透露出一種“迷一樣的自信”。

按說,整治的六大重點問題,校外培訓機構都或多或少存在,這不是一次檢查就能解決的。 教育部門的檔也明確寫出,現在還只是排查摸底階段,後面還有集中整治和常態化檢查。

然而,看前述部分培訓機構負責人的言行,仿佛整治行動已經完成。 一些較大的培訓機構負責人甚至認為,此輪整治只針對散亂的小機構,教育部門在摸排中沒有提出問題,便意味著自己的機構已經“過關”。

這樣的想法和做法顯然違背了整治的初衷,極大地削弱了整治應有的效果。

這些培訓機構真的沒有問題嗎?南京的突擊檢查就發現,書人和學而思都存在教學點備案手續不完善的問題;在工商部門登記的“石頭培優”更是屬於無證經營,不具備相關資質,管理和教學秩序混亂。

為什麼這些機構說自己“過關”了?

一方面,是因為此前的整治多是雷聲大雨點小或雨過地皮濕,部分明顯違規的大型培訓機構沒有受到觸動,他們以為這次也不例外;另一方面,以消費家長焦慮為能事的培訓機構擅長忽悠,為了保住聲譽,故意避重就輕把壞事說成好事。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部分培訓機構抵制整治、虛與委蛇的心態都十分明顯。

要破除這種心態,就必須加大整治力度。 課外培訓班已成為家長和學生的沉重負擔,嚴重衝擊了學校教學秩序,影響了教育改革的成效。 此次全國範圍的培訓機構整治,醞釀已久、覆蓋廣泛,相關部門決心之大可謂前所未有。

如何把決心和舉措化為整治的力度,起到治標之效兼顧治本之要?

這需要各級相關部門本著負責任的態度,嚴格落實對六大問題的排查,不姑息、不護短、不回避,認真予以清理整頓。 同時,也應當注意避免整治帶來的行業洗牌加劇龍頭企業的壟斷,防範培訓機構尾大不掉,繼續對地方中小學招生帶來不良影響。

部分培訓機構之所以認為比人稍好就可以成為典型,而存在“迷之自信”,重要原因是目前校外培訓機構的標準缺失,相關資質審批管理也較為分散,難以形成有品質的管理和約束。 因此,必須加快建立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的標準和長效機制。

長期來看,緩解廣大學生和家長對校外培訓的依賴,實現校外培訓機構的科學發展,需要有效的管理和高品質的教育資源供給。 而短期來看,讓學生和家長對校外培訓機構放心、省心,只是一個小目標。 為了實現這個小目標,必須破除培訓機構的這種過關心態,讓整治抓鐵有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