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綠色銀行”鼓起村民腰包

臨朐縣十字路村劉同建放棄好工作,帶頭發展苗木種植

臨朐縣龍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十字路村過去是有名的“鞭炮村”,近年來,通過種植苗木,在地裡挖出“聚寶盆”。 4月25日,記者採訪瞭解到,20年前,村民劉同建放棄好工作,選擇回家種植苗木,不斷擴大種植規模,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

1

種植苗木20年,經驗豐富

4月25日上午,記者走進位於臨朐縣龍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十字路村龍興苗木專業合作社一處苗木大棚,裡面空氣清新,綠油油的“膠東衛矛”等種苗生機盎然,長勢正旺。

看著大棚裡培育的各種種苗,種植戶劉同建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他小心翼翼走在田畦裡,用手撥開葉子,查看著苗木的生長情況。 在他心裡,這成片的種苗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管理得格外精心。 這些苗木即將移栽到其他種植戶地裡,帶動村民們致富。

在這裡,除了有兩個育苗大棚之外,田地裡還種植著20多個品種的苗木,其中包括很多新引進的品種。

今年42歲的劉同建種植苗木近20年了,有著豐富的經驗。 雖然劉同建是龍興苗木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但每天他都會穿著膠皮鞋、戴著草帽,穿梭在田間地頭,向村民傳播種植技術。

周圍村子裡的不少閒散勞動力來打工,還有村民前來學習種植技術。 “苗木品種不斷地更新,技術也在提高,只要有種植戶來學習,我都會教給他們。

”劉同建笑著說。

2

頂著壓力辭職,回村種苗木

採訪中,劉同建放下手中的鋤頭,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從業經歷。 他之前在臨朐縣郵政局工作,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名普通業務員漸漸成為了行銷經理、鄉鎮支局局長。 雖然工作比較順利,但他心裡很清楚,自己學歷低,上升的空間已經很小了,便逐漸產生了新的職業規劃。

上世紀九十年代,劉同建幹郵政儲蓄行銷員時,到農村裡跑業務,發現多數苗木種植戶存款額都比較高,這也意味種植苗木是賺錢的,算是朝陽產業。 1999年,他用7個月的工資在村裡承包了三畝地,種起金葉女貞、紫葉小檀、美人梅三種苗木。 “我的這個決定,遭到了父母的反對,因為在他們眼中,當時我的工作比較穩定,也很體面。

”劉同建說,雖然如此,但他還是頂著壓力把苗木種在了地裡。

劉同建在農田裡種植苗木,引來了村民的嘲笑。 因為在當時,村裡沒有種植苗木的,最賺錢的行當就是養豬和種植蔬菜。 “當時大家懷疑種植小苗木也能賺錢,對於我種植苗木的舉動,很多人都不看好。 ”劉同建說,果不其然,第一年種植苗木就因為沒有找到好市場,只能低價出售。

3

在外包地三十畝,卻賠了錢

起初,劉同建一邊上班一邊種植苗木,在實踐中發現了這一行的潛力。 於是在2009年,他毅然辭掉了工作,回到農村專心種植苗木。 “辭職的時候,我已經研究了十年的苗木種植,積累了經驗,也發現了當時苗木市場的空間。

”劉同建說,他產生了擴大種植規模的想法。

“經過十年的發展,村裡土地租金從最初的200元漲到了2000元,人工成本也隨著上漲。 ”劉同建發現,在自己村裡種植苗木的成本較高,便把目光投向了其他地方。

2011年,劉同建在昌樂縣承包了30多畝地,種植了六個品種的苗木。 讓他沒想到的是,這次在外包地種植苗木竟然失敗了。

“當時外地一個客商打來電話,急需一批苗木,恰好在昌樂承包的地裡有這些苗木,卻因為沒有挖苗的工人,最終沒能成交。 ”劉同建說,在外包地種植苗木能降低成本,但缺少市場和專門管理苗木的技術人員,在外擴大種植苗木的嘗試以失敗告終。 “當年這30畝地的種苗,最後超低價處理,賠了20多萬元。 ”

4

成立合作社,集中連片發展

過去,十字路村是有名的鞭炮村,大部分村民家裡都製作鞭炮。 由於危險係數高,相關部門查的嚴,2009年前後,村民們紛紛放棄了製作鞭炮的行當,尋找著其他賺錢的門路。 而隨著近十年的發展,劉同建的苗木種植已經小有規模,一些村民看到能賺錢,也紛紛開始種植苗木。

2013年,十字路村註冊了一個苗木合作社。 2016年,龍山高新技術產業園在該村建起了龍興苗木專業合作社,全面發展苗木產業。 合作社成立後,劉同建開始帶動村民們脫貧致富。

十字路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振宇介紹,劉同建為村裡的貧困戶免費提供種苗、種植技術,尋找銷路,為種植戶們解除了後顧之憂,還為村裡的閒散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目前,該村已有17戶村民在種植苗木中脫貧。

目前,龍山高新技術產業園苗木種植面積1.3萬畝,500多個品種,分佈在張佩環、宮家老莊、十字路、安家莊等12村。通過土地流轉,集中連片發展,龍山高新技術產業園的苗木產業面積占農業生產比重的36%,從事苗木產業的農民1.2萬人,成立大型專業合作社13個,產品遠銷魯、陝、甘、京、津、疆、藏等20多個省市地區。

文/圖 本報記者 鄧永傑

目前,該村已有17戶村民在種植苗木中脫貧。

目前,龍山高新技術產業園苗木種植面積1.3萬畝,500多個品種,分佈在張佩環、宮家老莊、十字路、安家莊等12村。通過土地流轉,集中連片發展,龍山高新技術產業園的苗木產業面積占農業生產比重的36%,從事苗木產業的農民1.2萬人,成立大型專業合作社13個,產品遠銷魯、陝、甘、京、津、疆、藏等20多個省市地區。

文/圖 本報記者 鄧永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