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大利好!我國5G頻占費降低:頭三年全免,後三年到位

南方網訊近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下發了降低部分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標準的通知檔。 記者注意到, 按照新規, 5G頻率使用費前三年全免, 而過了三年之後的國家收費標準也大幅降低, 最高降幅達94%。

通知檔首先規定5G公眾移動通信系統頻率占用費標準實行“頭三年減免, 後三年逐步到位”的優惠政策, 即自5G頻率使用許可證發放之日起, 第一年至第三年(按照財務年度計算)免收頻率占用費, 第四至第六年分別按照國家收費標準的25%、50%、75%收取頻率占用費, 第七年及以後按照國家收費標準收取。

而與此同時,

檔降低了3000兆赫以上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的頻率占用費標準。 其中, 在全國範圍內用於5G的頻段, 即3000-4000兆赫頻段由800萬元/兆赫/年降為500萬元/兆赫/年, 4000-6000兆赫頻段由800萬元/兆赫/年降為300萬元/兆赫/年, 6000兆赫以上頻段由800萬元/兆赫/年降為50萬元/兆赫/年。

從頻率占用費標準的調整來看, 用於5G的頻段在6000兆赫以上的頻段區間, 費用降幅達94%。 在這一政策出臺大幅降低了我國5G頻率資源使用成本, 將有力地促進我國5G的發展和在各行各業的應用。

除此之外, 新規還調整了Ka頻段高通量衛星系統頻率占用費收費方式。 由原來規定分別向衛星轉發器運營商和網內終端使用者收取頻率占用費, 改為根據衛星系統業務頻率實際佔用頻寬向衛星運營商收取,

免收網內終端使用者及關口站的頻率占用費。 該項政策減小了衛星運營商的頻率占用費繳費規模, 免除了企業專網、遠端教育、新聞採集、衛星互聯網用戶等高通量衛星終端使用者的頻率占用費, 將有力推動我國高通量衛星的發展和衛星互聯網的應用。

我國自主研發的首顆新一代地球同步軌道高通量衛星“中星十六號”已於2017年4月12日成功發射, 並於2018年1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 該衛星是在國內首次應用Ka頻段寬頻技術, 通信總容量達20Gbps, 超過了我國已研製發射的通信衛星容量總和。 我國明年還將發射超大容量的高通量衛星“中星十八號”, 覆蓋我國以及亞太地區, 將更好滿足農村、邊遠地區、飛機、船舶等場合使用衛星互聯網的迫切需求。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