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開發建設漸入佳境

近年來,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嚴格按照《國家地質公園建設指南》的要求, 積極開展公園地質遺跡保護、地學研究、科普知識宣傳、旅遊資源開發等工作, 公園開發建設漸入佳境, 為申報創建世界地質公園奠定了堅實基礎。

地質遺跡保護不斷強化。 完成地質公園的勘界, 劃定特級地質遺跡保護區1個, 一級保護區5個, 二級保護區3個, 三級保護區3個, 分別按照不同級別保護區的保護要求制訂了保護措施;建成了集地質遺跡保護、公園地質景點及地質遺跡景觀資源分類於一體的資料庫, 埋設公園邊界及各級保護區邊界界碑172塊;製作公園位置圖、景區遊覽圖及景點解說牌共135塊,

設置通行標示、環保警示等引導說明牌152塊;委託中國地質大學拍攝《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宣傳專題片》, 編制了簡明清晰、直觀且符合出版要求的《地質公園科學導遊指南》、《地質公園科學導遊圖》, 規劃了科考、科普旅行路線。

科普教育設施日趨完善。 先後建設國家地質公園主碑1座、副碑4座;投入1.3億元修建建築面積7300平方米, 集地質展覽、科普研究、旅遊推介、培訓教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博物館, 全方位、多角度向遊客展示地質公園內的地質遺跡種類及形成過程、張掖範圍內豐富的旅遊資源和其他旅遊、地學類科普知識。 建立了獨立的地質公園網站, 並積極開展地質公園科學研究。

旅遊資源開發強勢推進。 精心編制《張掖丹霞旅遊大景區建設性詳細規劃》和15個相關配套規劃, 為加快推進丹霞大景區地質公園開發建設提供了科學依據。 加大專案建設力度, 先後開工建設丹霞七彩鎮、丹霞快速通道、丹霞景觀大道、綜合遊客中心、廣場及環形幹道、內部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河西民俗博覽園、丹霞通用航空機場、丹霞地質博物館、河西民俗文化旅遊村、華夏牡丹文化旅遊觀光園、絲綢之路文化遺產博覽城、冰溝山莊等重點旅遊項目22項, 完成投資達30億元。

臨澤縣多方籌措資金4000多萬元, 配套完善丹霞大景區和地質公園供水、供電等設施。 積極開發新型旅遊業態和文化旅遊商品, 開發推出動力三角翼、直升機、熱氣球、駝隊觀光等旅遊產品, 旅遊旺季丹霞大景區實現裕固族歌舞常態化演出, 開發銷售七彩瑪瑙等特色文化旅遊商品189種, 進一步豐富了旅遊消費項目, 延伸了旅遊產業鏈條。

公園品牌形象明顯提升。 結合舉辦第四屆敦煌行·絲綢之路國際旅遊節開幕式及年度分項活動、濕地之夏·金張掖旅遊文化藝術節、張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張掖戶外運動節、絲綢之路(張掖)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等節會賽事活動, 集中力量宣傳推介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和丹霞大景區。 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 在中央電視臺、《讀者》等主流媒體投放宣傳廣告;開通運營以丹霞為主要目的地的旅遊包機275班、旅遊專列500多趟, 冠名開行“張掖丹霞號”“冰溝丹霞號”品牌列車;先後邀請2300多家境內外旅行團商考察踩線, 邀請80多家境內外媒體拍攝製作專題宣傳節目, 聯合組團旅行社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00多個城市舉辦宣傳活動,與攜程網、騰訊網、去哪兒網等20多家知名網站開展線上宣傳合作;借助張藝謀導演的好萊塢大片《長城》電影首播之際在100個大城市的3000多個影院投放廣告,舉辦2017世界旅遊小姐年度皇后張掖七彩丹霞直選賽,全年開設了6個免費開放日,廣開管道開展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及丹霞宣傳推介,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

助農增收致富成效明顯。積極開發適合群眾參與的駝隊觀光、餐飲、住宿等旅遊服務專案,丹霞大景區帶動群眾就業4000多人,為群眾增收致富搭建了良好平臺。丹霞大景區現有賓館55家、農家樂60家,住宿單位接待床位達到5489張,臨澤縣倪家營鎮農村經濟總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三年增長幅度同比均超過12%。(張掖丹霞大景區管理委員會/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 馬潔供稿)

聯合組團旅行社先後在北京、上海、廣州等100多個城市舉辦宣傳活動,與攜程網、騰訊網、去哪兒網等20多家知名網站開展線上宣傳合作;借助張藝謀導演的好萊塢大片《長城》電影首播之際在100個大城市的3000多個影院投放廣告,舉辦2017世界旅遊小姐年度皇后張掖七彩丹霞直選賽,全年開設了6個免費開放日,廣開管道開展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及丹霞宣傳推介,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明顯提升。

助農增收致富成效明顯。積極開發適合群眾參與的駝隊觀光、餐飲、住宿等旅遊服務專案,丹霞大景區帶動群眾就業4000多人,為群眾增收致富搭建了良好平臺。丹霞大景區現有賓館55家、農家樂60家,住宿單位接待床位達到5489張,臨澤縣倪家營鎮農村經濟總收入與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三年增長幅度同比均超過12%。(張掖丹霞大景區管理委員會/張掖國家地質公園管理局 馬潔供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