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讀二酉 說沅陵|難忘懷的家鄉年味

一年一度的春節過去了, 人們盡情地享受著家人團聚的歡快, 品嘗“春晚”的趣味。 那是因為, 過年對於普通百姓人家來說過的就是一種情結;回家過年, 是每個離鄉在外遊子的共同心聲;回家過年, 是每個留守空巢老人的真切祈盼。 它過的就是家人的熱鬧團聚, 過的就是子女對父母的親熱親情, 過的更是一種傳統文化的演繹和傳承。

但隨著社會的發展, 人們生活水準的改善, 許多過年的傳統習俗漸行漸遠, 快節奏的生活沖淡了許多傳統的年味氣息, 兒時過年的民俗風情不時勾起我心中難以忘懷的回味。

記得那時, 每到過年, 家家戶戶忙著買年貨、貼春聯, 大人小孩都穿新衣、放鞭炮。 在我們家鄉, 過年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過年熏臘肉是湘西沅陵人特有的一種習慣, 每年臨近年關, 家家戶戶殺了年豬, 將豬肉切成三至五斤一塊, 擦上鹽和各種香料後醃三至五天, 待鹽及香料浸進肉內, 再用竹條或藤條穿串掛到火坑上, 以煙火慢慢熏幹。 薰制得比較好的臘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 如用橘子皮熏烘, 臘肉油中透紅, 紅中透亮, 不見煙灰, 顏色更顯好看。 臘肉做菜前須洗淨, 煮、蒸、翻炒均可, 香味獨特, 菜色亦佳。

糍粑是我們沅陵人過春節、敬谷神、新年送小孩、結婚、白喜事等必做的食物。 尤以春節時最為突出, 素有“二十八, 打粑粑”的說法,

每逢春節來臨, 農曆臘月末, 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 小糍粑做完後, 由心靈手巧最會做糍粑的婦女, 再做幾個大糍粑, 小則三五斤, 大則十多斤。 這叫“破籠粑”, 象徵“五穀豐登”。 打糯米糍粑是一項勞動強度較大的體力活, 一般都是男人打, 女人粘水揉翻, 兩個人對站, 先揉後打, 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 做糍粑也很講究, 手粘蜂蠟或茶油, 先搓坨, 後用手壓平, 要做得渾圓、光滑、美觀。

我們湘西土家族人興過“趕年”, 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九日, 提前一天過年。 據說在明代嘉靖年間, 倭寇侵擾東南沿海一帶, 土家土司奉召, 特令組織士兵出征抗倭, 限定臘月三十日登程, 不得誤期。 土家族先民為了按期出發, 奔赴前線, 打擊倭寇, 故提前一天過年。

繼因祖先抗倭立功, 其後代子孫為了紀念祖先的功績, 繼承發揚祖先愛國精神, 依舊提前一天過年, 以示紀念。 這個習俗在土家族中較為普遍, 一直沿襲至今。

大年三十, 土家族人仍然按照習俗一家人再次聚著團年, 先給祖先供上祭品, 才開始團年放鞭炮。 一串串鞭炮響出對紅紅火火生活的希冀, 還比著看誰家的鞭炮放得早、放得多、放得響、放得長, 鞭炮聲一直不停歇, 喜氣洋洋地迎慶新年, 年味兒十足。

那時, 湘西人在農曆大年三十晚上是不睡覺的, 要“守歲”。 年三十晚上, 家家燒著一盆旺盛的炭火, 一家人圍坐在火盆邊擺龍門陣。 傳說這一天是老鼠嫁姑娘的日子, 老鼠們都忙著辦喜事。 大人們告誡小孩:“今天夜頭要坐三十夜,

不許睡覺, 要看老鼠娶親。 ”晚上十二點整, 家家戶戶門口又燃放鞭炮“關財門”。 玩累了的孩子們終沒等到看“老鼠娶親”, 就酣然入睡了。

大年初一清晨, 各家各戶大門前再次鞭炮轟鳴, 又在比賽誰家先“開財門”, 帶來一年的好運氣。 從初一到十五, 開始了給婆家、娘家老人的拜年和迴圈大串連式的走訪親戚, 孩子們則高興地拿著大人們給的紅包歡笑:“拜年!拜年!不是粑粑就是錢。 ”

整個春節期間, 沅陵縣城街頭巷尾及鄉鎮到處鑼鼓喧天, 鞭炮震天, 四處可見跳擺手舞、扭秧歌、踩高蹺、打點子、打九子鞭的隊伍, 到處都是追逐舞龍燈、舞獅子、劃彩龍船、拍漁鼓、敲三棒鼓、唱山歌號子、辰河高腔、辰州儺戲等街頭劇的歡樂人群,

還有玩蚌殼、大腦殼、小腦殼及魚蝦等花燈逗孩子們開心, 這些過年時的各種娛樂活動, 曾經陪伴我們度過了童年許多幸福歡樂的春節。 至今, 那些兒時過年的樂事使我們難忘難棄。

而如今, 這些年味越來越淡了。 正像有人說, 如今的春節已經從一個節日變成了一個節目, 但不管怎樣, 春節依然是我們心中最盛大的節日。 我們希望民間春節在不斷增長現代化氣息的同時, 保留和發展那些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風民俗, 使我們的生活更甜蜜。 (向顯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