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劉建新:“老民行”有了新目標|奮鬥者

4月23日, 雨後的桃源縣城, 有些微涼。 上午8點, 縣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檢察科科長劉建新, 就帶著幹警們出發了。

這位56歲的老檢察官幹了15年民行工作, 去年領著寇里的幹警, 在常德市民行檢察工作考核中取得了第1名, 桃源縣人民檢察院也因此被評為全省“基層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推進年”專項活動先進單位。

劉建新(左一)督促桃源縣食品藥品工商品質監督管理局到縣實驗學校食堂檢查。

劉建新到縣人大彙報工作。

一上午都在趕往下一站

劉建新當天的第一站, 是向縣人大彙報院裡的民行檢察工作情況。 分管民行檢察的副檢察長佘建軍也一同前往。

“今年2月, 最高檢下發了《全國檢察機關民事行政非訴執行監督專項活動實施方案》, 就該項工作, 我們希望得到人大的支持, 並請人大監督。 ”劉建新告訴記者。

8點40分, 彙報結束, 劉建新和幹警們馬上趕往下一站, 就一起涉嫌非法傾倒建築垃圾案件進行取證。

車子拐進一條小道, 下車再穿過一片樹林, 記者看到了藏身在居民房附近大約4-5畝的建築垃圾。 劉建新介紹, 他們是在4月初的“三聯四大”走訪活動中發現這一線索的, 目前, 他們已聯繫街道辦, 聯繫評估垃圾數量,

發出了檢察建議, 不排除提起公益訴訟。

9點30分左右, 劉建新和幹警們同縣食品藥品工商品質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一起, 又去了縣實驗學校, 督促該局對學校的食堂及周邊小賣部、餐飲店, 進行食品安全檢查。

“全省開展了中小學食堂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護苗行動, 我們經常督促縣食品藥品工商品質監督管理局執法檢查, 關心、關注未成年人的食品安全。 若有家長反映情況, 我們還會監督他們進行突擊檢查。 去年, 我們督促履職的食品安全案件就有10多件。 ”劉建新說。

現場, 有一家小賣部沒有按規定懸掛食品經營許可證。 執法人員指出後, 老闆娘馬上將證件掛在了醒目的位置。

從實驗學校回到院裡,

已經到11點。 剛一進院, 劉建新就被一位元當事人拉住反映情況。 耐心接待完當事人後, 他又忙不迭組織寇里的幹警們開了個會, 安排好一周的工作。 午飯前, 街道辦的負責人又找了過來, 反映上述涉嫌非法傾倒建築垃圾案的相關情況。 一上午的時間, 劉建新甚至沒來及去一趟洗手間。

劉建新與同事一起到傾倒建築垃圾的地方查看現場。

在校外商店檢查。

接待上訪群眾。

“從等案來到走出去”

“科長都這麼努力,我們年輕人就更不敢鬆懈了。”檢察官助理、90後湘西姑娘嚴玉告訴記者,他們科長懂技術會辦案又有經驗,亦師亦友。

“雖然科長是60後,我是90後,但是並沒有代溝。”嚴玉說,科長唱歌很好聽,還喜歡攝影,“我們女同事搞活動,都喜歡喊上科長拍照,他是我們的‘男神’。”

劉建新告訴記者,他1986年就來了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今年是第32個年頭了。有財務專業背景的他,曾主修過司法會計鑒定專業,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司法會計鑒定權。常德市第一例經濟犯罪的死刑案件,就是經他手鑒定的。

“我幹過反貪工作,幹過控告申訴工作,但在民行呆的時間最長。”劉建新說,以前民行工作很單一,僅僅是對於不服法院的民事行政裁判申請監督、提請抗訴。但自《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修改後,特別是去年7月1日以後,民行工作成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比如督促行政履職、非訴執行、公益訴訟等等。

“原來是等案上門,現在要走出去主動發現案源。”劉建新說,“儘管我快退休了,但是作為員額檢察官,我還是覺得民行工作責任重大,前途光明。”

劉建新介紹,去年縣人民檢察院共受理、立案各類民事行政檢察案件79件,辦結76件;執行監督案件18件;督促履職案件48件;公益訴訟案件立案8件,已經辦結5件,通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3711萬元。

“民行工作不存在案源枯竭的問題,只存在人手不夠的問題。”劉建新坦言,他覺得今年壓力更大,但對民行工作,他仍然充滿信心。

記者:庹妮妮/文 伏志勇/圖

通訊員:李智勇

接待上訪群眾。

“從等案來到走出去”

“科長都這麼努力,我們年輕人就更不敢鬆懈了。”檢察官助理、90後湘西姑娘嚴玉告訴記者,他們科長懂技術會辦案又有經驗,亦師亦友。

“雖然科長是60後,我是90後,但是並沒有代溝。”嚴玉說,科長唱歌很好聽,還喜歡攝影,“我們女同事搞活動,都喜歡喊上科長拍照,他是我們的‘男神’。”

劉建新告訴記者,他1986年就來了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今年是第32個年頭了。有財務專業背景的他,曾主修過司法會計鑒定專業,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司法會計鑒定權。常德市第一例經濟犯罪的死刑案件,就是經他手鑒定的。

“我幹過反貪工作,幹過控告申訴工作,但在民行呆的時間最長。”劉建新說,以前民行工作很單一,僅僅是對於不服法院的民事行政裁判申請監督、提請抗訴。但自《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修改後,特別是去年7月1日以後,民行工作成了一個全新的領域,比如督促行政履職、非訴執行、公益訴訟等等。

“原來是等案上門,現在要走出去主動發現案源。”劉建新說,“儘管我快退休了,但是作為員額檢察官,我還是覺得民行工作責任重大,前途光明。”

劉建新介紹,去年縣人民檢察院共受理、立案各類民事行政檢察案件79件,辦結76件;執行監督案件18件;督促履職案件48件;公益訴訟案件立案8件,已經辦結5件,通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3711萬元。

“民行工作不存在案源枯竭的問題,只存在人手不夠的問題。”劉建新坦言,他覺得今年壓力更大,但對民行工作,他仍然充滿信心。

記者:庹妮妮/文 伏志勇/圖

通訊員:李智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